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瓶胚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图及流程描述

瓶胚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图及流程描述

磁棒
吸附切片中的铁屑,每周清洁
料仓
一次抽料时间到后,小料斗里的切片靠自重压开小料斗下料口挡板落入料仓内。
烘料
在生产前PET原料烘料的时间需在4-6小时,烘料温度在160-180℃。露点-65℃到-30℃,干燥机持续开机时间4~6小时,切片干燥时间至少4~6小时,干燥温度160~180℃,干燥机滤网需每周清洗。同时干燥机报警能正常使用。需每6个月取下露点检测仪,换上经供应商校准的露点检测仪,换下的露点检测仪送供应商处校准后作为备件。干燥机的分子筛再生5000次就需更换,最长不超过4年。
(一般机筒加热温度是在285-300℃之间)。
注塑
螺杆把塑化好的熔融切片输送到注塑室内通过注塑枪把熔融切片注塑到模具内,模具温度大概在280℃-295℃之间检查熔体温度是否适宜,以保证瓶胚的透明度,同时又能控制乙醛的产生。提高注射速率、降低机筒温度有利于成型出透明度高、乙醛含量低的瓶胚。
空气过滤
模具除湿机吸入空气,经过过滤器把空气中的尘埃过滤掉
模具除湿机
过滤后的空气经过模具除湿机热交换器、分子筛送出干燥凉爽风到注塑机模具内,防止模具结露。送风露点为-6°C
冷却水塔
采用锅炉软化水(锅炉软化用食品级食盐),通过循环泵把冷却水塔中冷却水打入冰水机热交换器内
冷却制冷剂
冰水机组
冰水机压缩机压缩制冷剂成液体在变气体时与冰水罐中的RO水在热交换器中热交换把RO水变为冰水
色油验收
采购集团认可的色油,外包装标识及型号与要求一致。
色油储存
必须存放专用区域,并保持清洁。
色油添加
在生产有色瓶坯时,把色油用自动色油机打入搅拌器里,颜色比例按可乐要求设定。
磁棒
吸附切片与色油中的铁屑。每周清洁
色油与切片搅拌器
确保色油与切片搅拌均匀,防止出现色斑与色差
塑化
切片进入注塑机机筒螺杆内通过机筒加热与螺杆转动背压摩擦剪切热来塑化切片
顶出
由注塑机的液压油缸顶出脱模板带动瓶胚自动脱模
取出板
把模具上瓶胚顶出吸入取出板内存放冷却
COOLPIK
把取出板上瓶胚取下放到输送带上
不合格品处理
遵循“不合格产品处理SOP”
瓶胚输送
由传送带将合格的瓶胚传送至包装机
计数
由计数器记录成品数量
内衬袋验收
各项尺寸大小合适、无破损、清洁无污染
防尘袋验收
各项尺寸大小合适、无破损、清洁无污染
PET切片储存
切片必须存放专用区域,并保持清洁。
真空泵
真空产生设备,连接真空管、小料斗、吸料管
粉尘过滤器
切片中的粉尘经过粉尘过滤器吸入真空泵粉尘过滤桶中(过滤芯及沉淀桶每周清洁一次)。
抽料
把切片包里的切片通过吸料管把切片抽到小料斗内
切片过滤网
防止切片被吸入粉尘过滤器及真空泵粉尘过滤桶中。
小料斗
每次抽上的切片缓冲存在小料斗内
瓶胚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图及流程描述
文 件 修 订 信 息
修订次数
修改日期
修改内容纪要
修订人
1
2010-5-10
根据实际情况,回顾更新相应的内容。
杜举
2
2012-3-25
本次换版内容未修改
杜举
流程图
——RO水B——锅炉软化水
过程描述:
流程
描述
PET切片接收
采购集团认可的切片,每批切片必须有对应的COA,ID号码必须记录在袋子的标鉴上。
发运
不与有毒的化学品混装,常温贮存、装运中有遮盖保护,避免日晒雨淋
温度为7—10度
冰水罐
储存RO冰水通过循环泵把RO冰水打入模具内冷却瓶胚与模具
冰水在模具内循环
根据瓶坯克重与成型温度情况而定冷却时间。冰水每3个月清洗、更换一次
成型
注塑枪把注塑室内熔融切片通过注塑速度、注塑位置,保压压力、保压时间控制注塑到模具冷却成型。
压缩空气
供给注塑机所需的压缩空气动力,压缩机产生8~9bar干净的压缩空气吹动成型的瓶胚,辅助顶出装置将瓶胚顶出。
铁笼验收
各项尺寸大小合适、无破损、清洁无污染
编织袋验收
各项尺寸大小合适、无破损、清洁无污染
织袋、塑料袋,检查其质量及卫生,用包装绳系口,铁笼外再盖上一层塑料膜,贴上产品说明标识
入库/储存
由操作工用手推车对应品种标识整齐有序入库;储存在通风、阴凉、干燥、无化学品及有毒物品污染的仓库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