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2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 海洋污染问题 ( marine pollution ) – 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Transboundary Movements of Hazardous Wastes) – 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 臭氧层破坏 (Ozone depletion) – 酸沉降(Acid Deposition)
• 随着种植、养殖和渔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第 一次劳动大分工。
人类 完全依赖大自然 自觉利用自然资源
⑴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现象】 人类生活资料有了更多、更稳定的来源,人类的种 群开始迅速扩大; 人类社会需要更多资源来扩大物质生产规模,利用 和改造环境的力量日益强大; 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砍伐森林、 破坏草原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土壤盐 渍化或沼泽化等。
(2)、环境污染的分类
• • 根据其起因、机制和特点的不同,又可分: 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排出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作用于环境而产生 的不良影响) 【特点】污染源停止排出污染物以后,污染并不马上消 失,还会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 环境干扰 (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特点】干扰源停止排出能量以后,干扰立即或很快消 失。
近代环境问题 影响的范围 和性质 人们关心的 重点 重视问题的 国家不同 解决问题的 难易程度 小范围的环境 污染 环境污染对健 康的影响 经济发达国家 一个工厂,一 个地区,一个 国家就可以解 决 当代环境问题 大范围的、乃至全球性 环境问题 对人类健康的关心,更 重视生态破坏对经济持 续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 中国家 需众多的国家,甚至全 球的努力,需要新型的 治理技术
第二章 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前 言
• 人类社会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但同时又带 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 随着人口的激增、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急切 改变本国贫穷落后状态,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治理刚刚 取得某种进展的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 染却更为严重与突出,反过来又强烈制约和影响着经济 的发展。 • 特别是80年代中期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它与地 球变暖和酸沉降问题构成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明显地 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使当今的世界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人数(人)
年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 3 9092 413.27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915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10 14348 652.18 日本水俣病事件 1953年 5529 日本富山骨痛病 1931-1972年 日本四日市哮喘 , 21854.3 1955年 139887 58 458946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0.025 5.3
0.027 5.0
0.026 4.7
0.027 4.2
0.026 3.7
0.028 3.3
0.028 3.2
0.027 2.9
0.026 2.9
0.025 2.6
②水体变清(日本、美国、英国、德国)
0.30
%
⑵ 近代环境问题阶段
• 新技术使英国、欧美等地在不到1个世纪的时间里先后 进入工业化社会,并蔓延到全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形 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
• 工业化社会:高度城市化。环境问题与工业和城市同 步发展。 人口激增 工业密集 燃煤量 燃油量剧增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固废污染
⑵ 近代环境问题阶段
人 体 健 康 环 境 水 质 标 准 不 合 格 率
日本健康环境水质标准不合格率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1972 1974
日 本 人 体 健 康 环 境 水 质 达 标 情 况
1976
1978
1980
1982
年份
日本人体健康环境水质达标情况
(2) 发达国家当前国内的环境问题
• ⑥植被的破坏引起水土流失
3、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 段: ⑴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人类出现以后至产业革命阶段 ⑵近代环境问题阶段 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 (3) 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⑴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阶段描述】
• 原始社会: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主要是 利用环境,当时的环境问题容易被自然生态系统自身 的调节能力所抵消。 •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
(3) 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 【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破 坏、一些国家的贫困化愈演愈烈, 水资源短缺 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其他资源(包括能源) 也相继出现将要耗竭的信号。 • 【分析】生物圈这一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社会 的支撑已接近它的极限。这还表明环境问题的 复杂性和长远性。
(4) 对 策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
大会,讨论和签署了四个文件,成为该时代特征的集 中体现。
《地球宪章》(规定国际环境行动准则)
《21世纪行动议程》(确定21世纪39项战略计划)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止地球变暖)
《保护生物多样化公约》(制止动植物濒危与灭绝)
(5) 近代环境问题与当代环境问题比较
• •
(3)环境破坏——严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如
• ①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
(3)环境破坏——严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如
• ②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
(3)环境破坏——严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如
• ③大面积开荒引起的沙漠化
【广义】环境问题就是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 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 在的问题。 【狭义】环境问题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 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 (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破坏
⑴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 【分析】此时的人类还意识不到其长远后果,一些 地区因而发生了严重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退化。
• 【例子】古代经济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由于不合 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变成了不毛之地;
⑴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 【例子】中国的黄河流域,曾经森林广布,土地肥 沃,是文明的发源地; 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两次大规模开垦,虽然促进了 当时的农业发展,可是由于森林骤减,水源得不到 涵养,造成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 横,土地日益贫瘠,给后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 【小结】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 部的,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 性,随后又发展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是引起全球 范围内生态退化的问题。包括:
– 人口问题 (population) – 城市化问题(urbanization) – 淡水资源短缺问题(shortage of fresh water)
– 植被破坏—物种灭绝(即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biodiversity)
• 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和农业污染发展;
• 点源污染向面源(江河污染)发展;
• 局部污染向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发展,构成了 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
1909-1973年世界公害的情况
期别、年份 公害 事故 次数 公害病患者 公害病死亡
年平均人数 人数(人)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 (人/年)
前期 22年 1909-1930 中期 22年 1931-1952 后期 21年 1953-1973 共计
• 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人类问题,是自觉的建 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 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森 林的破坏、水土流失的加剧和资源的枯竭,都是人 类经济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
• 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控制,必须有相当的经济 的实力。
二、当前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
1、全球环境问题
主要内容
一、环境问题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 三、我国的环境问题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环境问题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 2 3 4 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的性质
1、什么是环境问题
• • • 二三十年代,人们局限于对环境污染或公害的认识: 环境污染 = 环境问题 地震、水、旱、风灾等则认为全属自然灾害。 近几十年经济的迅猛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如
④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
(3)环境破坏——严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如
• ⑤危及地球物种多样性
据估计,目前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率是 有人类活动之前的100―1000倍。
(3)环境破坏——严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如
人口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具有独立的性质
2、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
⑴ 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所改善 ① 空气比以前新鲜,天空变蓝(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和
法国) 1973-1982年日本大气环境监测结果
浓度ppm 年 1973 项目 SO2 NO2 CO
0.030 0.024 0.021 0.020 0.018 0/017 0.016 0.016 0.014 0.013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 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1)、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的化学组成或 物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 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 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