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1、确立:通过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和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建立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2、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

3、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4、维护工具:国际联盟(英、法操纵)。

5、影响:
(1)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

6、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7、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给人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共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
1、背景: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苏联成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正式形成: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4、结束标志: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5、主要内容:处置德、日等战败国;重新确立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6、维护工具:联合国
7、评价:两极格局以美苏实力均势为基础,实质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出现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称霸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

4、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5、发展趋势: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

四、重要国际组织
1、国际性政治军事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华约和北约等。

2、经济合作和其他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五、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认识
1、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

期中,前两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第三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

2、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下,体现了强权政治色彩。

在当今条件
下,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但也面临危机和挑战,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