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十二条经络图

人体十二条经络图


脾和脾经的作用: 脾主肌肉,司运化,其功能在于运化食物的营养和协助肾运化人体水湿 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具有益气统血,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肌肉的作用 脾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它是免疫细胞的活动中心,脾功能减弱就会使人体更易受到感染,为什么糖尿 病往往死于并发证就是这个道理 脾经的相关器官: 脾,胰,胃,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 脾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脾经不畅,容易湿重疲倦,全身困重,四肢无力,并沿经络所过大腿 膝足趾肿胀麻痹,怕冷 脏腑症:脾经功能下降,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嗳气,便溏,食难消化,脾气绝则肌肉松软,消瘦 萎缩。 亢进热症时症状:消谷善肌,呕吐,排气,足膝关节疼痛,第一脚拇趾活动困难,失眠 衰弱寒症时症状:消化不良吗,胃胀气,排泄物囤积,上腹部疼痛,呕吐,肌倦乏力麻木,腿部静脉曲 张,嗜睡,皮肤易损伤。 脾经的循行: 起于足大趾内侧甲角旁的隐白穴: 从足走胸,经足内侧内脚踝前方,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在腹部行于任脉旁开四寸,胸部行于任脉旁六寸 ,止于腋下6寸大包穴 上午9-11点是脾经当值的时候,此时拍打刺激脾经就是对脾最好的保养 脾经主要穴位: 隐白――隐白止血第一穴 大白――健脾化湿取太白 公孙――心胃气痛找公孙 三阴交――妇科首选三阴交 地机――糖尿关键按地机 血海――皮肤瘙痒找血海 大包――身尽痛揉大包
• •
• • • • •
• •
肺和肺经的作用 肺主气,司呼吸,其功能为调节呼吸,助心行血,促进水液 输布和排泄,外 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肺气活动的特征是“宣发”和‘肃降’主 要体现在吸入外界的新鲜空气置入血中,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 至体表外合皮毛, 起到防御外邪的卫气的作用,肺外合皮毛,皮肤需要肺经 经气的宣发作为充养 肺经的相关器官 鼻子,咽喉,皮肤,支气管,肺 肺经的警告信号 肺经不畅时,人体就会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来提示我们要对肺经进行保养 1:经络症;怕风,容易出汗,容易伤风感冒,鼻塞,流涕,喉咙痛,及沿肺 经所过部位的肿痛,麻痹,厥冷,异常感觉。 2:脏腑症:肺经本身异常会出现咳嗽气喘,短气上气,胸部胀痛,肺气衰弱 不能行气布津温养皮毛,则见皮肤干皱,无光泽,毛发脱落 3:亢进热症时症状:体热,汗出,气喘咳嗽痰多,支气管哮喘,血液充于头 部,背肩部酸痛紧绷 4:衰弱寒症时症状:恶寒,出冷汗,鼻塞,咽干口淡,咳嗽嘶哑,锁骨,胸 部疼痛,四肢末端麻木或发冷,皮肤异常失眠,面色苍白
凌晨3-5点是肺经运作的时候,大部分的咳嗽,发烧,出汗都会法 则厉害些,实际这是肺经出来奋起反抗进行自我治疗。 早晨5-7点大肠经蠕动最旺盛。早上 7点起来,最好就是大便排毒。 上午7-9点,是胃最活跃的时间,是吃早餐的时间。 上午9-11点,是脾脏活跃的时间,也是最好的吸收时间, 中午11-下午13点是心经运行的时间,也是一天中阴阳最不平衡的 时候,这时候人最容易疲倦,好好的休息,就不容易生病。 13-15点,是小肠活跃的时间,也是小肠泌别吸收的时间,故午餐 最好在下午13点前吃完 15-17点,是膀胱活跃的时间,这段时间要多喝水,是重要的喝水 时间,效果也最显著 17-19点,是肾脏活跃的时间,肾脏和膀胱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 时间穴位按摩,放开心情,放松身体的时间 19-21点,是心包经运作,是心脏与脑神经系统活跃的时间 21.23点,是三焦经运作的时间 ,是人体内分泌系统活跃的时间, 不想内分泌失调的人这时候就要准备好休息 23-01点,是胆经运作的时间,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经运作的时间, 肝胆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排泄器官和免疫器官,人体所有的经 络的通畅废物的排泄,免疫力的提升,关键是在这个时间,由肝胆 来共同完成,所以晚上11点到三点是人体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谁 在熬夜,占用了它一定会影响健康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肠受盛之官,吸收不好找小肠经 小肠和小肠经的作用: 小肠的两大功能是: 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小肠经的相关器官: 耳,腮腺,扁桃腺,牙,眼,小肠 小肠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耳聋,目黄,口疮,咽痛,下颌和颈部肿痛,以及沿经脉所过的手臂疼痛 脏腑症:绕脐而痛,心闷心烦,头顶痛坠,腰脊痛引,睾丸疝气,小便赤涩,尿闭,尿血,小肠气 绝则自汗不止 亢进热症时症状:颈,后脑,太阳穴,至耳疼痛,肚脐与下腹部疼痛,便秘,后肩胛之臂外后兼疼 痛 衰弱症状时症: 颈浮肿,耳鸣,听力减退,呕吐,腹泻,手足怕冷,身体虚弱症 小肠经的循行: 起于小指甲尺侧甲角旁一分少泽穴 从手走头行于上肢外侧后缘经肘内两骨之间,上绕肩胛经面颊止于耳屏前方的听宫穴 小肠经主要穴位: 少泽――乳汁不通少泽穴 后溪――颈椎腰痛后溪取 养老――美容祛斑好 天宗――肩膀酸痛找天宗 听宫――耳鸣耳聋按听宫
• •
• • • • • • • • • • • • • • • •
膀胱经的循行: 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行于头项,后项背部,在背部分为两行下行,第一行行于距督脉1.5寸, 第二行行于距督脉三寸至下肢,行下肢后侧正中线,自外踝后至足外侧,止于足小趾外侧甲角旁的 至阴穴 膀胱经的主要穴位: 睛明穴――视力模糊找睛明 肺俞――肺病哮喘找肺俞 心俞――心动胸翳心俞知 肝俞――清肝明目泻肝俞 脾俞――不思饮食找脾俞 胃俞――胃痛胃胀用胃俞 肾俞――腰肌劳损找肾俞 肾为人体“先天之本”,故本穴主要用于男女生殖方面的功能治疗。 大肠俞风――湿腰痛大肠俞 八髎――痛经神效擦八髎 委中――腰背下肢委中求 承筋—――容易抽筋拍承筋 飞扬――行走无力靠飞扬 申脉――伸展筋脉找申脉 至阴――急性腰痛找至阴
• • • • • • •
• •
• •
• •
• • • • • • •
膀胱者洲都之官,颈肩腰背膀胱经: 膀胱与肾一起主管人的一切骨关节问题,水湿不能通过肾的气化和膀胱的排泄,停留在骨关节之间, 日久湿毒就容易所谓的风湿关节疼 人体五脏六腑的“后门”背愉穴都在背部膀胱经上开窍,故此它于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系 统和治疗都有重大的关系 膀胱和膀胱经的作用;太阳膀胱经是抗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寒伤阳,热伤阴,防感冒发热有畏寒 怕风多是着凉引起的风寒入侵太阳膀胱经感冒了,如果感冒发热不怕寒只怕热,则多是风热,伤了 太阴肺经了 委中乃人体泄毒废气之出口,犹如汽车的尾气口,可泄不可补,可针不可灸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喜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较熟悉在后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 膀 胱经都分布着五脏六腑的背俞穴,相当于脏腑的后面,可以说身体内任何疾病都与膀胱经有直接或 间接的关系,所以膀胱经治疗的范围及其广泛,背部刮痧,其主要就是刮膀胱经,当背部膀胱经一 怕寒,感冒病毒就来了,首先入侵膀胱经,马上症见伤风,流鼻水,怕风,然后严重时会转入肺经, 故此民间一有风寒不适马上刮背捏莎就好的很快,就是这个人道理 膀胱经的相关器官: 头,鼻,眼,脑,脊椎关节,膀胱 膀胱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本经虚寒则容易怕风怕冷,流鼻涕,喷嚏,并沿经脉循行所经过的项,背,腰 ,小腿疼痛及运动障碍 脏腑症:小便不利,遗尿,尿浊,尿血,膀胱气绝则遗尿,目反直视,(三白眼)。 亢进热症时症状:尿频,泌尿生殖器疾病,前列腺炎,后背肌肉强直酸痛,脊椎部酸痛,下肢痉挛 疼痛,四肢倦重无力,眩晕腰背无力。
• • • • • • • • • • •
肺经的循环 起于胸部中府穴 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内側前缘。 凌晨3—5点,是肺经当值的时间 肺经的主要穴位: 中府---胸闷咳嗽中府收 尺泽---肺热尺泽泻 孔最---孔最治咳嗽最好 列缺----颈项寻列缺 太渊—肺虚咳嗽太渊首选 少商---少商喉咙第一穴
大肠传导之官,人要无病,肠要干净 大肠与大肠经的作用:许多人面上长暗疮,清理下大肠暗疮就能泻下去,因为手阳明 大肠经从手 走头,于脸牙齿鼻子头面五官有关。 通大便也能退高烧,这一招叫釜底抽薪 大肠经的相关器官:口齿,肩,皮肤,鼻,咽喉,大肠 大肠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大肠经不畅,会出现因津液失调而导致牙疼,咽喉肿痛,流鼻血,流鼻涕, 颈颊肿痛,暗疮及肩痛上肢疼痛等 脏腑症:肠鸣腹疼,便秘,泄泻,脱肛等,大肠气绝则泄泻无度,大便失禁 亢进热症时症状:便秘,腹胀疼,头疼,肩与前臂部疼痛,手指疼,体热,口干。 衰弱寒症时症状:便溏,腹泻,腹疼,晕眩,上肢无力,手足怕冷 大肠经的循环 起于食指,桡侧指甲旁的商阳穴,从手走头,行于上肢外侧前缘及面前部,止于鼻旁 的迎香穴,早上5-7点是大肠经的当值时候 大肠经主要穴位 合谷---合谷痛症第一穴 治病四总穴决:头面合谷收 合谷配内关,称为“四关穴” 阳溪---腱鞘炎阳溪配合谷 手三里---肩周炎首选三里 曲池---大肠有热泻曲池 肩髃---肩周痛,肩髃臂臑痛 迎香---鼻炎鼻塞按迎香
脾胃者仓 之官,求生必须通胃经 中医很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认为胃气就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真气)无 气经络就不能通畅,无胃气人就没有生命力。 养儿有句话:“若要小儿安,常以三分饥和寒。 肾是人的“天生之本”,而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所以求生必须先同胃经。 胃和胃经的作用: 胃主受纳,腐食,消化食物,司管理升清降浊,胃与脾互为表里,是脾脏转化气血的前提 胃经的相关器官: 口腔,鼻,乳腺,膝,胃, 胃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本经从头走足,如有不畅,久积化火,容易发高烧,出汗,前头疼,喉咙疼,牙疼,下肢风 湿关节疼等沿经络所过的疾病 腑脏症:胃经功能下降,胃痛胃胀,易食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呕吐吞酸,肠鸣腹胀,胃气绝则胃口全无,不能饮食 亢进热症时症:体热腹胀,打嗝 ,便秘,食欲增加,胃痉挛性疼痛,胃酸过多,唇干裂, 衰弱寒症时症:餐后腹疼或腹泻呕吐,消化力减弱,胃酸不足,忧郁,清涎多,下肢倦怠,胃经的循 环,起于眼眶下的承泣穴 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在胸部,行于任脉旁四寸,在腹部行于脐旁两寸,下肢行外侧前沿 止于足次趾的外侧甲角旁的厉兑穴 胃经的主要穴位” 四白――养颜祛斑找四白 颊车――下牙痛颊车松 下关――上牙疼下关通 缺盆――咽喉肿痛拍缺盆 天枢――大便不好找天枢 归来,气冲――归来与气冲妇科一起通 梁丘――顽固胃疼取梁丘 足三里――若要人平安,三里经常按 上巨墟――大肠疾患专用穴 下巨墟――小肠疾患专用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