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瓜类蔬菜病害防治技术(蔬菜种子之瓜种子类)

瓜类蔬菜病害防治技术(蔬菜种子之瓜种子类)

瓜类蔬菜病害防治技术(蔬菜种子之瓜种子类)
瓜类蔬菜的病害有多种,防治方法如下。

1、霜霉病
霜霊病是瓜类的重要病害,可侵染黄瓜种子、节瓜种子、丝瓜种子、冬瓜种子、苦瓜种子、白瓜种子、南瓜种子、甜瓜种子等瓜类作物。

英病原为霜霍菌科多种真菌,主要为害叶片。

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被感染发病。

初期病斑是水渍状淡黄色小圆点,无明显边缘,持续较长时间后,叶背病部湿度大或有露水时长岀白色至灰白色签层。

病斑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严重时病斑连成片,病叶呈火烧状。

如不及时防治,会导致植株早衰,严重影响产戢。

霜靈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特别是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气温稍低(15-20-0而又忽寒忽暧或昼夜温差大、多雨髙湿的春季,或秋季从白露开始容易发生流行。

定植后浇水过多或上地粘重、植地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喷药防治,喷药要均匀,着重保护中下部叶片。

防治霜霉病的化学药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氧氯化铜、代森锌、代森帝锌、百菌淸等,这类杀菌剂主要作用为杀死表而病菌防止病菌的侵入,但对已侵入植株的病菌效果很
差;
另一类是内吸性杀菌剂如金雷多M尔、杀毒矶等,这类杀菌剂能被植物体吸收,是有防病和治病的双重效果,对已侵入植株的病菌起到抑制和杀火作用。

因此,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喷施保护性杀菌剂75%达科宁(百菌淸)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发病初期起,喷施内吸性杀菌剂58%雷多M尔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金雷多M尔600-800倍液: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阿W1西达悬浮剂2000倍液,以上农药交替使用,每7-10天喷施1次,连续2-3次。

2、疫病
瓜类疫病又称死藤,从苗期开始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不但为害叶片、茎干,而且为害果实,是毁火性病害,其病原为瓜疫霍。

苗期感病多从嫩梢发生,茎、叶、叶柄及生长点呈水渍状,暗绿色,最后干枯、秃顶、死亡。

成株感病多从嫩茎或节部发生,初在节间岀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病部失水缢缩,叶片由下而上失水萎焉:叶片受害是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为近圆形大病斑,呈艳红状,边缘不明显,阴湿时易腐烂并着生白色赛状物,干燥时易破裂:果实感病病斑初呈水渍状,后病部凹陷,溢出胶状物,病斑扩大引致果实腐烂,表面生白霉。

疫病病原菌最适温度为28—32°C,潜伏期一般2-3天,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连作、降雨量大、雨次多、空气湿度大,大暴雨后易发生流行。

防治描施:
选用抗病品种如2青黄瓜、七量节瓜等:实行3-4年的耕作,初发病时摘除脚叶,使植株通风减湿,及时拔除病株烧毁。

化学防治方法是发病前用杀菌剂58%•雷多M尔600-800倍液或金雷多M尔600-
800倍液;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阿M西达悬浮剂
2000倍液等,以上农药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白粉病
瓜类白粉病由一种称瓜类单丝壳菌的真菌引起,可侵染黄瓜、丝瓜、冬瓜、节瓜、苦瓜、南瓜、甜瓜等多种瓜类植物。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苴次是茎和叶柄上,一般不为害瓜。

初发病时,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大呈圆形白色粉状斑,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大蔓延,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区,并可布满整个叶片,后呈灰白色,有时病斑表而产生许多小黑点,叶片变黄,质脆,失去光合作用功能,一般不落叶。

叶柄、嫩茎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只是白色粉斑较小,粉状物较少。

病菌随残体病株留在上壤或保护地的瓜类寄主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病菌靠风雨、气流、水溅传播蔓延。

病菌抱子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强,相对湿度25%条件下也能萌发,往往在寄主受到干旱影响的情况下发病重。

病菌泡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C, 30°C以上,一1°C以下,抱子很快失去活力。

保护地瓜类白粉病重于爾地,施肥不足,上壤缺水,或氮肥过量,灌水过多,出间通风不良、湿度增髙也有利于白粉病发生。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及早喷药控病。

一般要求在发现田间有零星小粉斑时立即喷药防治,不要延误,每5-6天喷一次。

白粉菌对硫制剂较敏感,发病初期可选用无机或有机硫制剂交替喷施3-4次,视病情和药种隔7-15天1次,前密后疏,喷匀喷足,可收到较好防治效果,但有些瓜类(如黄瓜、甜瓜)的品种
对硫制剂也敏感,要注意喷施浓度,苗期慎用及避免高温下使用。

药剂可选25%粉锈宁可湿粉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75%的百菌淸可湿粉(1:1)1000倍液,或农抗120或BO10水剂200倍液,或40%多硫悬乳剂6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40%三哇铜多菌灵可湿粉650-850倍液,或50%三呼铜硫磺悬浮剂1000-1500倍液。

4、枯萎病
此病又称萎薦病、蔓割病,属真菌性病害,从幼苗到成株均可为害,以结瓜期发病最盛,其典型症状是植株萎搏。

发病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从下而上逐渐萎鳶,似缺水状,以中午最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则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复常态。

纵切病茎还可见维管朿变褐。

病株易拔起,根部亦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种子消毒:60%防殆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1:1)1000倍液浸种1 小时,或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浸种半小时,或用45-55°C热水浸种1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催芽播种。

冇苗地宜换新地或换新丄,并进行床丄消毒。

可用30%上菌消水剂1000倍液于播前和播后1-2周按3升/平方M淋灌床丄,或用50%多菌灵可湿粉按1:500 的比例配成药上,制成营养土块或装入冇苗袋后播种,或按8-10克/平方M多菌灵可湿粉与苗床土拌匀后播种。

加强栽培管理,多施磷钾肥,深沟髙畦,雨后及时淸沟排水,注
意田间卫生。

药剂预防控病:
可于左植时、左植后1-2周、结瓜初期或发病始期根据实际采用穴施、沟施毒丄或淋灌、结合基部喷施等办法施药预防控病。

药剂可选用30%上菌消水剂1000倍液,或14%双效灵水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75%百菌淸可湿粉(1:1)800-1000倍液,或高镭酸钾600 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5.9%络氨铜锌水剂(抗枯宁)400-600倍液,或15%混合氨基酸铜镭锌镁水剂200-400倍液,或30%TY乳油1000倍液,或50%甲福可湿粉800 倍液,或65%疫技敌可湿粉600-800倍液(冬瓜枯萎病),左植时作左根水或移植后定期灌根(200-500亳升药液/株),结合茎基部喷施3-4,隔5-15天1次,前密后疏,瓜果采收前20天停止施药。

注意多菌灵对冬瓜有一泄药害,上述各药第一次施药前宜先作实验。

5、炭疽病
此病为真菌性病害,从瓜类苗期到成株皆可发生,幼苗受害子叶呈半圆形或圆形稍凹陷褐斑,幼茎缢缩倒折成猝倒。

成株叶片、叶柄、茎蔓、幼果及成果受害病斑圆形、长圆形(茎蔓及柄)、椭圆形,褐色、深褐色以至黑褐色(西瓜)。

病斑稍凹陷,于潮湿时岀现朱红色针尖大小点为其特征。

防治方法:
加强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雨季加强排水,淸沟排渍,降低田间温度,注意田间卫生:西瓜座瓜时可铺草垫瓜,防治土壤接触传病。

药剂防
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喷药保护,可隔7-10天交替喷施。

共喷3-4次,药剂可选用:
50%炭疽福美双可湿粉400倍液,或70%代森镭锌可湿粉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75%百菌淸可湿粉(1:1)10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汕800-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25%澳菌睛乳油(炭特灵)500倍液,或24%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

6、病毒病
此病又称花叶病,表现为右间缩短,或缩节丛生植株逐小:不结瓜或结畸形瓜,味苦,不堪食用:叶片变色、畸形、叶质硬脆,变色大体有花叶、黄化及花叶黃化两者混合型三类,畸形有皱缩、病斑、蕨叶、扇叶、卷叶、叶变等。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种子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水洗催芽播种或用55°C热水浸种,并立即转入冷水中冷却催芽播种。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提早冇苗、种植和收获,以避开盼虫及髙温发病盛期:铲除田边杂草减少浸染来源,合理施肥和用水,做好田间卫生工作。

治虫防治:要及时喷药消火妍虫,用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或20%杀火菊酯2000倍液,50%灭妍乳油1000-1500倍液,或4.5%高效氯鼠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 或25%卩坐蛛威(火蜗灵)乳油1000倍液,或20%浪火菊酯乳油4000倍液。

苗期、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汕1000倍液,连续喷2-3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