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鼻腔、鼻窦炎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鼻腔、鼻窦炎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杆菌以及厌氧菌。 症状:鼻塞、脓涕、嗅觉减退、头痛。
慢性额窦炎:前 额部痛,周期性 发作,晨起,渐 重,午后渐轻, 晚间消失。
慢性筛窦炎: 较轻。
急性、慢性蝶窦炎: 早晨轻,午后重。
慢性蝶窦炎:早 晨轻,午后重。
急性上颌窦炎: 晨起轻,午后重
不同鼻窦炎头痛的鉴别(部位、时间、性质)
合并症
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 眶内气肿或感染; 翼腭窝感染; 气栓。
外侧壁
(3)上鼻甲及上鼻道
上鼻甲是三个鼻甲中体积最小的,属筛骨结构。 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3.顶壁
前段:鼻骨、额骨鼻突构成 中段:筛骨水平板 后段:蝶窦前壁
4.底壁 硬腭的鼻腔面
前3/4:上颌骨腭突 后1/4:腭骨水平部
5.前、后鼻孔
前鼻孔:鼻小柱、鼻翼及上唇共同组成。 后鼻孔:蝶骨体、蝶骨翼突内侧板、腭骨水平部 后缘。
Ⅱ型:鼻窦炎伴有鼻息肉 Ⅰ期:局限性单个鼻窦慢性炎症伴单发息肉; Ⅱ期:前组鼻窦炎和/或波及部分后组筛窦伴多发息肉 Ⅲ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息肉
Ⅲ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息肉和/或窦壁骨质增生
CT对鼻窦炎分型分期的价值
对病变程度和范围的了解必须依靠鼻窦 CT扫描
鼻窦CT扫描所见是鼻窦炎、鼻息肉分型 分期的基础
鼻窦炎并发症
眶内并发症
眶内炎性水肿 眶壁骨膜下脓肿 眶内蜂窝织炎 球后视神经炎
颅外并发症-眶内炎性水肿
急性鼻窦炎继发 眶骨膜下脓肿
颅内并发症
硬膜外脓肿 硬膜内脓肿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脓肿
鼻息肉
形成与慢性感染、变态反应、血管运动性鼻炎和 囊性纤维化有关,也与阿司匹林不耐受有关。
分类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急性或爆发性 慢性或无痛性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球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 早期:发热,乏力,面部疼痛和视力减退; 若播散到眶内,出现复视和视力丧失; 进一步侵犯到中枢神经,出现头痛,乏力
甚至昏迷。某些神经体征出现(如偏瘫,面部坏 死或鼻部畸形等)提示预后较差 ;可于数小时 至数天内发生死亡 。
CT:早期:鼻窦黏膜增厚,通常没有气-液平 面(与非侵袭性相似);
晚期:鼻腔、鼻窦、眼眶及颅底广泛骨 质破坏。
MRI:对评价重要血管(包括颈动脉、 海绵窦)的早期改变和颅内侵犯有意义 。
筛
骨
前
筛骨模式图
面
观
筛顶与筛板的联接方式
倾斜式
筛顶与筛板的联接方式
筛板
鸡冠
筛顶
中鼻甲
水平式
筛顶与筛板的连接方式
倾 斜 式 连 接
高 台 式 连 接
高台式连接与手术
筛凹内侧壁
筛凹
薄而脆,易 损伤。
脑脊液漏
额窦
前壁:即额骨外骨板 后壁:即额骨内骨板→与颅 前窝相邻 底 壁 : 外 侧 3/4 为 眼 眶 顶 壁 ;内侧为前组筛窦的顶部 内侧壁:额窦中隔
化脓性鼻窦炎
是指鼻窦黏膜的化脓性 炎症。
包括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临床上以慢性化脓性鼻 窦炎居多。 慢性化脓性上颌 窦炎、筛窦炎发病率最高。
鼻窦炎的易患因素
•解剖变异(鼻
中隔偏曲、气化 中鼻甲等)
•鼻外伤 •异物或肿物 •鼻息肉
鼻窦炎易患因素
吸烟
粘液分泌↑ 纤毛运动↓
粘液纤毛功能↓
筛甲气房
筛甲气房感染
中鼻甲解剖变异 中鼻甲反向弯曲(向内翻)
中鼻甲解剖变异与鼻窦炎
中鼻甲过度气化、反向弯曲 中鼻道狭窄、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
鼻窦炎发生
钩突
中鼻道外侧壁的最 前部的结构
上缘--半月裂 尾端--参与构成鼻囟 门和自然口
钩突解剖变异
钩突内偏、肥大, 导致中鼻道狭窄, 引流障碍
钩突外偏引起筛漏斗 狭窄,上颌窦引流不 畅
儿童鼻窦炎患病率↑
鼻窦炎易患因素
游泳
遗传因素及全身性疾病
原发和继发免疫缺陷及免疫球蛋白缺陷
(IgG)亚群缺陷 囊性纤维病(Cystic fibrosis, CF) 原发纤毛功能不良综合征
R
鼻窦炎病理
急性期:主要病理变化为粘膜充血水肿, 炎细胞浸润,同时分泌大量分泌物(浆液性 ,粘液性及脓性),少部分还可并发骨髓炎 或眶内及颅内炎症。
三、MRI
鼻:气道呈低信号,鼻甲粘膜T1WI等信号, T2WI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冠状面显示鼻 甲与鼻道的关系最好。
鼻窦:窦腔内气体及窦壁骨皮质均呈黑色, 二者很难区分。鼻窦主要由中等信号的粘膜 层衬托显示。冠状面显示眶底、筛窦及上颌 窦底清楚。
上颌窦
窦腔内气体及窦壁骨皮质均 呈黑色,二者很难区分。鼻 窦主要由中等信号的粘膜层 衬托显示。
正常鼻及鼻窦(冠状面)
冠状面显示鼻 甲与鼻道的关 系、眶底、筛 窦及上颌窦底 较清楚。
正常MRI 额窦
蝶窦冠状位
鼻腔及鼻窦常见疾病
炎性病变: 化脓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 鼻息肉
良性肿瘤肿 鼻窦粘液囊肿 牙源性囊肿
恶性肿瘤: 上颌窦癌 腺样囊性癌 腺癌 淋巴瘤 嗅神经母细胞瘤 横纹肌肉瘤 转移瘤
轻度增厚: 2~5mm 中度增厚: 5~10mm 重度增厚: 超过10mm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儿童期致鼻窦发育不良和窦腔狭小 骨炎的范围与感染的次数和病史的长短有关 分为硬化和肥厚
硬化是骨的细密化,多见于蝶窦和上颌窦 肥厚是骨壁的增厚
颅底骨质硬化
骨质增生、肥厚
骨髓炎:骨质吸收、变薄、 破坏
2、鼻窦:可见光滑完整骨壁及分隔,粘膜菲薄而 不显影,窦腔内充满气体。窦腔大小及 形态变化较大。
3、鼻甲及鼻窦粘膜:为等密度,增强后强化明显。
鼻及鼻窦正常CT
上颌窦
鼻泪管
翼腭窝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1{ 2
3 4
1、前组筛窦 2、鸡冠(筛骨垂直板)
3、后组筛窦 4、蝶窦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冠状位
由于粘膜水肿和增生形成,伴有粘膜下液体聚集 最常见是中鼻道和筛窦 可分为水肿型、腺泡型和纤维型 临床表现:持续性鼻阻、脓涕、复发鼻窦炎和/或
头痛
平片:无特征,可有鼻腔、鼻窦透光度下降 CT:单侧或双侧鼻腔、鼻窦软组织团块影,
呈软组织密度 息肉生长处骨壁吸收 少数骨壁增生硬化 病变轻度增强
顶壁 底壁 前鼻孔 后鼻孔
固有鼻腔
1.内侧壁→鼻中隔
鼻中隔软骨 黏膜 筛骨垂直板 黏膜
犁骨
鼻 中 隔 偏 曲
鼻中隔偏曲
高位弯曲压迫中鼻甲 同侧中鼻道、嗅沟引流障碍 阻塞性鼻窦炎 对侧中、下鼻甲增生肥大 阻塞性鼻窦炎
2.外侧壁
其主要部分为筛窦
和上颌窦的内侧壁。
由诸多骨骼组成,从
前向后:上颌骨、泪
即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 钩突、筛泡、半月裂、中鼻甲、中鼻道、前组 筛窦、额窦开口、上颌窦自然开口等解剖结构 。
额窦
筛漏斗 筛泡
后组筛窦
蝶窦
中鼻甲基板
窦口鼻道复合体模式图
额窦 筛漏斗筛泡
最后筛房
半月裂 中鼻甲基板
窦口鼻道复合体(标本)
窦口鼻道复合体(冠状位)
筛漏斗 中鼻甲
筛泡 钩突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五大症状)
脓涕 鼻塞 头痛 不一定有,若有也不如急性者严重 嗅觉减退或消失 视力障碍 急性发作时与急性鼻窦炎相似
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
Ⅰ型:单纯型鼻窦炎 Ⅰ期:局限性单个鼻窦慢性炎症 Ⅱ期:前组鼻窦炎和/或波及部分后组筛窦 Ⅲ期:全组鼻窦炎
骨、下鼻甲骨、筛骨
迷路的内侧板、腭骨 垂直板及蝶骨翼突。
蝶骨翼突
腭骨垂直板
筛骨迷路的内侧板 下鼻甲骨
鼻 腔 外 侧 壁
外侧壁
(1)下鼻甲及下鼻道
下鼻甲体积最大,下鼻甲肿胀及肥厚 是多种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外侧壁 (2)中鼻甲及中鼻道
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
意义
病理生理学意义:OMC 区域局限的阻塞即可导致 相邻鼻窦广泛而严重的病变。
临床意义: OMC 区域的引流和通气障碍是鼻窦 炎发生的最重要机制,以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功 能性内镜鼻窦外科。
中鼻甲解剖变异: 泡状中鼻甲
中鼻甲解剖变异: 泡状中鼻甲
泡状中鼻甲感染及引起上颌窦口阻塞
中鼻甲解剖变异
鼻腔、鼻窦炎性病 变的影像诊断
黄静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放射科
主要内容
➢ 鼻腔、鼻窦的解剖及变异 ➢ 常见炎性疾病的影像表现
鼻腔、鼻窦的解剖及解剖变异
鼻腔
鼻前庭 鼻翼内侧面部分
鼻腔
位于筛窦和上颌窦 之间,鼻中隔将其
固有鼻腔 分成左右两半,前
通鼻前庭,后达鼻 咽腔,呈顶窄底宽 的狭长腔隙。
内侧壁 外侧壁
机体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抗肿瘤药物、放疗 长期应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 器官移植 HIV病人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因(3):
■ 环境因素 外界环境: 湿热气候,长期接触土壤,花盆,家禽
局部环境: • 鼻腔,鼻窦通气受阻 • 窦腔分泌物潴留,局部慢性炎症 • 同侧上列牙有病变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慢性期:主要有粘膜肥厚或息肉样变;也 可能发生粘膜萎缩。
检查
鼻内镜检查(清楚、准确)
CT扫描(必要手段)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从时间上定义为:鼻窦炎症状,如头痛、鼻塞、脓鼻 涕等持续存在,成人8周以内,儿童12周以内。
多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多数为混合感染,化脓性球菌多见, 其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