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_图文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_图文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参加跳绳和踢毽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9+8 -3=14(人)
小试牛刀
①⑤⑥
②⑧
③ ⑦
⑩④
⑨
小试牛刀
5+7-4=8(种)
四、巩固应用 建构模型
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9人参加跳绳,8人参加踢毽 子比赛,你觉得三(3)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
判断:
1.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7人。( ) 2.参赛的同学最少有 9人。 ( )
集合!
脑筋急转弯 有两对父子,却只有3个人,这是为什么?
第
一
组
同
学
第一排同学的集合
的 集
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5 =
第一排同学
第一组同学
既是第一组的又是第一排的
6+5-1 = 10
你知道吗?
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 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 为维恩图(也叫文氏图),是由英国数学家叫维 恩发明创造的,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 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
二、善用例题 情境引入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跳绳 踢毽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参加踢毽的学生有8人
三、合作探究 体验过程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学生有3人
三、合作探究 体验过程
跳绳的学生
三(3)班报名情况之一
提醒:每个“ “表示一位同学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三(3)班报名情况之二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三(3)班报名情况之三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三(3)班报名情况之四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三(3)班报名情况之五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三(3)班报名情况之六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参加跳绳的学生有9人
三、合作探究 体验过程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只参加跳绳的学生有6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只参加踢毽的学生有5人
跳绳的学生(9) 踢毽的学生(8)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三(3)班报名情况之七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三(3)班报名情况之八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三(3)班报名情况之九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三(3)班报名情况之九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
谈谈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