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处理课件(201310)解读

25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处理课件(201310)解读


-17-
故障现象2:相邻两区段无车占用同时点亮红光带(其中一个区段为一送 双受)。
•分析判断:在分线盘测量两区段无电压, 确定为室外故障。立即赶往室外处理,发 现该相邻区段的一送双受电压分别是DGJ1 电压 9.7V,DGJ2 电压 7.8V, 另一区段受端 电压为7.6V,检查发现一个股绝缘接头处 有1.7A电流,确认该绝缘短路,认真检查 发现该接头上下端有轨缝,中部连在一起。 通知工务处理,对其中一个区段的送电端 钢轨进行切割处理,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9-
(1)必须区分是开路还是短路故障 而测量送电端限流电阻上的电压值是迅速 准确判断轨道电路是开路还是短路故障最有效 的方法。当测得的数值比正常值低或为零,则 为断线故障;当测得数值比正常值高或与送端 轨道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大致相等时可判断为短 路故障。
-10-
(2)25Hz轨道电路开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开路点前的电压升高,开路点后电压降低 或为零,而此时轨面电压则是区分是送电端、 受电端还是通道开路故障的关键;若测得送电 端轨面为零,则为送电端及其电源线有开路故 障;若正常值高可再测受电端处轨面电压,若 还高,则可判断受电端部分及其电源线开路, 若为电压很低或为零则为通道部分开路,此时
-13-
(4)间歇性故障的处理方法。
时好时坏故障的查找,必须通过观察找准故障发生的 时机,观察控制台面列车运行情况及通过微机监测回放去找 有价值的信息。重点看与故障区段相关区段列车运行况(是 否电力机车、是否接近区段占用)。 *a、电力机车通过时,出现红光带重点看故障区段回流部分, 如扼流变箱引线绝缘、中性连接板螺栓及导线部分。 *b、接近区段有车时轨道出现红光带多数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分区绝缘不好,在车接近时受到冲击。二是故障区段有 虚混处,在接近区段有车时受预发码电压的冲击,造成轨道 电路短路。
要想真正压缩轨道电路故障,必须从基础抓起, 掌握维修标准、加强设备的维护、善于发现问题、及 时克服缺点。
-16-
故障现象1:某站某区段无车占用红光带。
•分析判断:在进行故障处理时,信号维 修人员在分线盘测试轨道电压为0,到 室外送电端测试轨面电压为0,开箱测 试电压已经送到箱子,经测试发现变压 器一次侧有电压,二次测无电压,经仔 细检查变压器一次侧3号端子下面线头 插头片断,更换变压器故障恢复。
可分段查找。
-11-
附:判断故障小结表
限 流电 阻
故障点至 送电端
故障点至 受电端
有压无流处所路时调整状态不 受影响
半断路
明显降低
比正常略高
显著降低
全短路
显著增高
没有或很低
没有或极低
没有或极低
半短路
明显升高
显著降低
很低
没有或很低
-12-
(3)25Hz轨道电路短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当发生短路故障时,处理方法为先送端后受端, 通过测试送端电源电压、限流电阻电压、轨面电压 来判断故障点。室外混线故障,主要包括器材内部 混线(轨道变压器、扼流变压器、扼流箱)、钢轨 绝缘混线、轨距杆混线、道岔安装装置绝缘混线、 轨道电路引接线混线、电缆混线、道岔跳线混线等 故障。室外混线故障查找方法可运用“电压比较 法”、“震动法”、“甩线法”和使用25Hz轨道电 路故障查找器进行查找。
-14-
3、处理故障时要头脑清醒 (1)充分考虑轨道电路的区别(有无电码化叠加、 一送一受还是一送多受)。一送多受区段各受端电压 应调平衡,电压值相差不大于1V。有电码化叠加区段 在测试时必须用频率表测试或将电码化关掉查找(叠 加区段为股道)。 (2)如确认为结合部故障,找到原因也不要自行 处理,应立即通知车站,要求管内有关单位赶往现场 进行处理,电务积极准备抢修材料和工具进行配合, 尽快处理恢复设备使用。如设备发生被砸被盗,应立 即通知车站,通知铁派取证,并报车间及段调度。
-19-
故障现象4:某区段连续出现无车占用点亮红光带故障,然后自动恢复。
•分析判断:某次货物列车通过后,510道岔区段红光 带未消失,信号维修人员赶到控制台前确认故障现象 存在后,在室内测试510DG区段电压为0V,判断为室 外故障,在查找过程中,510DG区段红光带自动消失, 室内测试19.4V, 电压恢复正常值。时隔不久,510D G区段再一次出现红光带,经检查测试,发现510DG 区段送电端轨面无电压,轨道电源电压正常,限流电 阻无电压,扼流变压器电缆测(4、5端子)电压6.24 V,数字型钳流表测量扼流变压器线包引线无电流 ,经 检查确认为扼流变压器线包引线根部断。更换备用扼 流变压器后,故障现象消失,设备恢复使用。
-2-
轨道电路故障抢修程序图
到达现场签认并停用,询问故障 发生具体现象进行初步判定
接到故障通知后汇报并立 即赶赴故障现场
是否多区段故障?

检查测试设备共用部分是否良 好,比如电源是否正常、熔断器 是否完好、送端电缆配线是否存 在短路或断路可能、相邻区段绝 缘是否良好等等

分线盘测试送端电压是否正 常?

检查测试送端设备是否良好,配 线存在短路或断路可能
检查测试电源相位、继电器状态 及插接是否良好,配线存在短路 或断路可能


分线盘测试受端电压是否正 常?

测试比较轨继端电压是否正 常?

测试比较轨道局部电压是否 正常?



断开室内设备后分线盘测试 受端电压是否正常?

检查测试室内配线、设备及各种 元器件是否完好存在短路或断路 可能
-20-
故障现象5: 某站VI道电力机车开车时,多次发生列车进路前方 区段55DG瞬间闪红光带,造成SVI信号非正常关 闭,如图SC4-1。在非电力机车下行开车时,55D G未出现瞬间闪红光带现象。
•根据上述故障现象判断动车瞬间启动的大牵 引电流是 55DG 造成红光带的原因,经对扼 流变压器及周边设备、连接线等全面检查, 发现55DG受端轨道变压器II次侧与扼流变压 器 II 次侧之间的连接电缆线间绝缘为 0 MΩ, 如图SC4-2,更换电缆后,设备恢复正常。

断开受端设备后,受端轨面 电压测试比较是否正常?

断开至室内电缆后,受端轨 面电压测试比较是否正常?



检查分解各部绝缘、连接线、钢 轨是否完好或存在短路及断路可 能
检查箱连线、箱盒内部配线、设 备及各种元器件是否完好或存在 短路可能
-3-
•一、询问有关情况 •二、登记停用 •三、汇报(时间、设备名称、可能故障原因) •四、处理 •五、试验 (对涉及故障有关的设备,必须试验彻底, 并填写好故障设备联锁试验资料 ) •六、销记开通 •七、汇报 (如实向上级报告 ) •八、吸取教训(开分析会总结,制定防范措施 )
(1)、室内短路:25Hz相敏轨道电路室内设备较少, 只有二元二位继电器、防护盒及防雷元件。可用排除 法处理,即更换继电器,若故障消失说明继电器故障, 若故障不消失说明继电器良好;然后再去掉防护盒或 防雷元件,故障消失说明防护盒或防雷元件故障,更 换防护盒或防雷元件。 (2)、室内断路:在二元二位继电器3~4线圈上测 试电压为0(或很低)而在分线盘测试为19V左右, 说明从分线盘到继电器线圈间断线。
-24-
谢谢!
-4-
-5-
-6-
1、首先必须区分是室内还是室外故障 :
在分线盘接收端上测量有无电压,
(1)若电压正常或较高(30V以上),则为 室内故障; (2)若无电压或电压低则应甩开电缆测电 缆上的电压,
* 若无电压或电压低则为室外故障;
*若电压正常或稍高则为室内故障且多半 为短路故障。
-7-
2、室内故障处理 :
-18-
故障现象3:某区段无车占用点亮红光带。
•分析判断:在进行故障处理时,到机械室观 察故障区段的二元二位继电器落下,测量分线 盘电压为9V左右,判断室外故障。测量送端 变压器II次侧电压为4V,限流电阻电压位2.3 V左右,扼流变电缆侧电压为1.6V左右,轨道 侧电压为0.5V,测量扼流变电缆侧的电流为1 3A左右,轨道侧电流为15A左右(正常电流 为扼流变电缆侧的电流为11A左右,轨道侧电 流为25A左右),判断扼流变内部不良,更换 后恢复。
检查测试局部电源配线、设备及 各种元器件是否完好存在短路或 断路可能

送端轨面电压测试比较是否 正常?

测试比较I次侧电压是否正 常?



检查测试箱连线、箱盒内部配 线、设备及各种元器件是否完好 或存在断路可能

受端轨面电压测试比较是否 正常?

测试比较I次侧电压是否正 常?

检查电缆线路和各个箱盒存在断 路或短路可能
-21-
某站VI道电力机车开车进路
-22-
55DG受端设备结构图
-23-
•分析认为,该电缆线间绝缘不良是导致故障 的关键原因。该电缆线间绝缘为0 MΩ,但由于 未直接短路,因而基本不影响轨道电路特性。 在动车启动开行时,大的牵引电流流经钢轨, 其瞬间存在的不平衡电流在扼流变压器 I 次侧 产生电压差,电压差的谐波成分感应到扼流变 压器II次侧,加之电缆绝缘特性的不良,使得 轨道电路电特性急剧变化,体现在轨道端压瞬 间下降,造成轨道继电器励磁电压不够,最终 导致轨道区段红光带。
-8-
3、室外故障处理 :
对于25Hz相敏轨道电路室外故障的处理,首先 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路。由于25Hz相敏轨道电路送 至钢轨的轨面电压一般在0.5—1V左右,电压较低, 当发生开路或短路故障时轨面电压都可能降至零值。 (1)必须区分是开路还是短路故障; (2)25Hz轨道电路开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3)25Hz轨道电路短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4) 间歇性故障的处理方法。
-15-
•1、要掌握基础数据,以便在故障处理时作为参考。 •2、要认真测试,充分利用微机监测系统查询轨道曲 线,发现轨道电压有变化或轨道曲线波动时,要认真 分析查找。 •3、要加强对相角(55°~125 °之间)的测试,通过 相角的变化可以判断轨道参数的变化,如绝缘不良、 防护盒不好等。 •4、加强日常巡视检查,积极及时处理结合部等设备 隐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