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
王喆 全真养性 敬天爱民
.
三、元代文学的基本特点:
1.俗文学与雅文学的分化得到加强。 2.正统文学内部的复古,成为风尚。
.
第二节 元散曲
.
一.几个概念:
1. 元曲:元代的流行歌曲,包括散曲和 剧曲(杂剧)。
2.散曲: (诗歌)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 包括小令和套数。
3.杂剧:(戏曲)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2.后期作家:张可久、睢景臣、贯云石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 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 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
.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哨遍〕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 推故。这差事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 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 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 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刷来的 头巾,恰糨来的袖衫,畅好是粧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 蹬吹笛擂鼓。见一飚人马到庄门,匹头 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 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 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 缠葫芦。
元明清文学(1271-1840)
.
.
一.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
1.作品繁富,体裁完备 2.正统文学渐衰落,通俗文学逐渐崛
起。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 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 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 能继焉者也。”
《宋元戏曲史》
.
3. 文学理论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清时期--高棅《唐诗品汇》
.
[越调·凭栏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
[越调·小桃红]〈别忆〉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伤心事,事到头 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 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
[双调·清江引]〈惜别〉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 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 英雄汉。一篇世情天地间。白,也 是眼;青,也是眼。
.
[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 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 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
.
B 男女风情类
姚燧[越调·凭栏人]〈寄征衣〉 无名氏[越调·小桃红]〈别忆〉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
3.小令:“叶儿”,独立的只曲,调短字 少。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对 神前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 冷清清湿透凌波袜,恰相逢和我意儿差。 不剌,你不来时还我香罗帕!
无名氏 《寄生草》
4.带过曲: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散 曲体式。由同一宫调的两只或三只不同 曲牌组成,曲调间的音律必须衔接。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王世贞《艺苑卮言》
.
二.元明清文人的一般特点:
1.处于封建社会的中晚期,缺乏汉魏盛唐 统治之下,极具压抑感和 忧
患意识 3.处于日渐严密的集权专制统治之下,安
全感缺乏。 4.处于商品经济的萌芽时期,人性觉醒和
人性解放的思潮比较明显
.
元代文学
第一节 概 说
.
一.元代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1.始终奉行民族压迫和 民族分化政策
2.理学被定为官方哲学 3.大力推行全真道教 4.对外交往频繁
“北逾阴山,西及流 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
二.元代的文人心态与文学
1.天崩地解的遭遇和夷夏观念的折磨。
“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无也”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2.科举废除的尴尬和全真道教的影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 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 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 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 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嘱咐你个顽童记者:“便百海探吾来, 道东篱醉了也!”
.
乔吉[中吕·山坡羊]《寓兴》
.
〔二〕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 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躭 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 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 扶锄。
〔一〕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 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 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明标 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 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叫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 良夜。富家儿更做到你心似铁,争辜负 了锦堂风月 。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类似下坡车。 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莫 笑巢鸠计拙,葫芦提. 一向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 惹,绿树偏宜屋脚遮,青山正补墙头缺。 更那堪竹篱茅舍
.
〔五煞〕红添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 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鞍枪尖上挑,白雪 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 不曾见的器杖,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 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 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 着,一样粧梳。
〔三〕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 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屈脚舒腰拜, 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 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双调【雁儿落】. 带【得胜令】
5.套数:又称“套曲”、“散套” ,是 由同 一宫调的若干首曲子相联而成的 组曲,一般都有尾声,而且一韵 到底。
.
二.散曲兴起发展的原因:
1.民间娱乐的需要 2.金元异代音乐的变化
.
三.赏析:
1.前期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
你揪摔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
做汉高祖。
.
3.其他作品
A 叹世颂隐类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乔吉[中吕·山坡羊]《寓兴》 无名氏[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
•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 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 辨龙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