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
2.关于正确解释词语
2.1对译式释词的局限 2.2利用词义与语素义关系更加准确地解释词语
例如:成绩=成+绩(学习或工作方面)
成就=成+就(事业方面)
思考题
1.在下面这些词中,哪些词的意义是语素义的组合?哪些 是词的意义同组成语素的意义相同相近? 民俗 苛待 奉命 建筑 渺小
2.试说明“吊桶”“大饼”这两个词中语素所表示的意义, 这两个词的语素的意义同词义是什么关系? 吊桶:桶梁上栓着绳子或竹竿的桶,用来从井中打 水,或从高处向河中、坑中打水。 大饼:用白面烙成的大张的饼。
其他:主席、总统、总理。
(2)构词语素表示动作行为,词义引申指 动作行为所关涉的事物
学问:知识,学识。 Z=C1学习+C2提问(的引申) 交通: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引申 Z=C1往来+C2通达(的引申) (3)其他
老百姓: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3.在下面这些词中,哪些词的意义是语素 义的借代用法?哪些词的意义是语素义 的比喻用法?
耳目 搁浅 笔墨 蚕食 虎口
4.请根据词典释义分析下列词语词义与语 素义的关系类型。(15分)
1.顺访:顺道访问;顺便访问。 (语素义直接完全表示词义) 2.精深:(学问或理论)精密深奥;精湛高深。 (语素义部分表示词义) 3.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辞和态度。 (词义是语素的借代意义) 4.人物: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部分语素义失落) 5.东西: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语素义完全失落)
5. 构成词的所有语素的意义已完全失落, 语素的现有意义同词义没有联系。
东西: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冬烘:思想迂腐,知识浅陋。
二百五: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
(三)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特点分析
1.从语义角度看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的特点 总词数1532个
(1)语素义直接完全的表示词义:计1011,占66%. (2)语素义部分地表示词义: 计409, 占26.7%. (3)语素义曲折地表示词义: 计42 , 占2.7%. (4)词义中部分语素义失落原义: 计63 , 占4.1%. (5)所有语素的意义完全失落: 计7, 占0.5%.
3.语素义曲折地表示词义
3.1词义是语素义的引申用法 3.1.1名词
(1)构词语素表示动作行为,词义引申指动作行为的主体。
教授:教育传授的人,指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 教师。 Z=C1教育+C2传授(的引申)。
经理:经营管理的人,即某些企业的负责人。 Z=C1经营+C2管理(的引申)。
邻居:邻近居住的的人或人家。 Z=C1邻近+C2居住(的引申)。 书记:书写记录的人,后引申为党、团等 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Z=C1书写+C2记录(的引申)
Z=C1做祭品毛色纯的牲畜+C2古 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的引申。
3.1.3形容词
开明:思想开通,不顽固守旧。 Z=C1开化+C2文明(的引申)
3.2词义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
3.2.1两个语素都同时以比喻的方式反映 客观对象(全喻指)
例如:风雨:风和雨,比喻艰难困苦。
前途:比喻将来的光景。 Z = C1前面的+C2路程(的比喻)
3.从构词角度看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的特点
名词:偏正 联合 动宾 补充 主谓; 动形:联合 偏正 动宾 补充 主谓
(四)“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分析 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1.关于扩大词汇量
1.1确定能产性强结合面宽或有类化倾向的语素
“电”—— 甲级词:电车 电灯 电话 电视 电影;
——乙级词:电报 电冰箱 电风扇 电梯 1.2从若干含有相同语素的合成词中归纳语素的不同义项 安:安稳——安宁 安心 安闲 安详 平安——安好 安康 保安 晚安
2.语素义部分地表示词义
2.1词义是语素义的组合,但部分地表示词 义的内容Z=C1+C2+A+(B)+(S)
下野:执政的人被迫下台。 Z=A执政的人被迫+C1+C2 戒除:改掉(不良嗜好)。 Z=C1改正+C2去掉+A (不良嗜好)。
2.2同义近义语素共同部分地表示词义的内容
Z=C1+A=C2+A+(B)+(S)
2.2动词与形容词
(1)语素义直接完全地表示词义:分别占 53%(动);69.4%(形) (2)语素义部分地表示词义:分别占 45%(动);24.5%(形) (3)语素义曲折地表示词义:分别占 0.7%(动);1.3%(形) (4)词义中部分语素义失落原义:分别占 1.3%(动); 3.9%(形) (5)所有语素的意义完全失落:分别占 0 0.9%.(形)
坚决:(态度、主张、行动等)坚定不 移;不犹豫。
Z=A (态度、主张、行动等) +C1确定 不移=C2确定
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
Z=A+C1种类多=C2种类多
Z=A (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 +C1优
美 =C2优美
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昌盛。 Z=A (经济或事业) +C1蓬勃发展 =C2蓬勃发展
1.语素义直接完全地表示词义
1.1词义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Z=C1+C2+(B) 平分:平均分配。 Z=C1平均+C2分配 尘垢:灰尘和污垢。Z=C1灰尘+C2污垢 安静:安稳平静。 Z=C1安稳+C2平静 1.2词义与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相近Z=C1=C2+(B) 洗涤:洗。 Z=C1洗=C2洗 怪诞:奇怪;古怪。Z=C1奇观=C2荒唐 狡黠:狡诈。 Z=C1狡猾=C2聪明而狡猾。
(二)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类型研究
符淮青先生所提出的几个基本概念 (1)词义(Z) 例如:观赏:观看欣赏。 (2)语素义(C) (3)词的暗含内容(A):侵入:(敌人)进入侵略。 (4)补充内容(B) 情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或 不愉快的感情。 (5)知识性附加内容(S) 日用品:日常应用的物品。如毛巾,肥皂,暖水 瓶等。
2.从词性角度看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的特点
2.1名词(803) (1)语素义直接完全的表示词义:计580,占72.2%. (2)语素义部分地表示词义: 计146,占18.2%. (3)语素义曲折地表示词义: 计31, 占3.9%. (4)词义中部分语素义失落原义: 计41, 占5.1%. (5)所有语素的意义完全失落: 计5, 占0.6%.
4.2.1集合名词 = 普通名词性语素 + 量词性语素。
例如:事件 文件 人口 人家 房间
4.2.2词义 = 模糊的C1 + 表类属的C2 例如:啤酒 卡车 ;白菜 黄瓜
4.2.3 其他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奚”原义“何”。 斯文:文雅。“斯”原义“这”。 麻利:敏捷。(“麻”模糊) 淡菜:贻贝,软体动物,壳很厚,三角形,生 活在浅海岩石上。 其他:老实 准备 实际 晚上 麻烦
3.3 词义是语素义的借代用法 3.3.1全部借代
细软:指首饰、贵重衣物等便于携带的东西。 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辞和态度。 铁窗:安上铁栅的窗户,借指监狱。 3.3.2部分借代 水酒:很淡薄的酒。 踏青: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叫踏青。
4.词义中部分语素失落原义或变得模糊
4.1偏义复词:窗户 人物 舟楫 忘记 质量 4.2部分语素义模糊
五.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类型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程娟
目的要求:
1.掌握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类型。 2.明确研究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类型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的作用。
(一)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直接探讨词义与语素义关系问题的研究 1.1本体研究角度 1.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角度 2.间接探讨词义与语素义关系问题的研究
6.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直接完全) 7.关照:关心照顾。 (直接完全) 8.风波:风浪,常比喻纠纷或乱子。 (词义是语素的比喻意义) 9.裁缝:做衣服的工人。 (词义是语素的引申意义) 10.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语素义部分表示词义)
3.2.2两个语素一个是喻指的,另一个直接 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半喻指) 鼠窜: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走。语素“鼠” 是比 喻用法。
玉米: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比黄豆稍 大,颜色像玉石,可供食用。 Z = C1玉石的比喻+C2米
山脉:成行列的群山,山势起伏,向一 定方向延展,好像脉络似的。 Z = C1山+C2脉络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