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医院扩建工程监理细则14335

[江西]医院扩建工程监理细则14335

第一部份、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医学院xx分院(xx卫校)迁扩工程;建设地点:xxxx;建设单位:xx医学院xx分院(xx卫校)施工进度:按合同要求2、建筑总面积:140328.97㎡,各单体建筑结构情况见如下表:1) 本工程使用年限均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均为6度;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2) 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3) 本工程建筑无抗震设防,场地土类别属Ⅱ类。

4)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室内为(一)类,基础及卫生间为(二ɑ)类。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取B级。

5) 结构材料:<1>混凝土除施工图及标准图注明外,强度等级按下列采用:基础:C25;基础垫层:素砼C10;柱、梁、板13.570标高以下均采用:C25;柱,梁,板13.570标高以上均采用:C20;过梁等非主体砼结构:C20;<2>钢材和焊条钢筋:Φ——HPB235钢,ф——HRB335钢,型钢及钢板:Q235钢。

焊条:HPB235钢及Q235钢为E43型,HRB335钢为E43型,HPB235与HRB335焊接为E43型。

<3>室外地面以下采用MU10级混凝土多孔砖,M10级水泥砂浆。

以上采用M10混凝土多孔砖,M5级混合砂浆。

砌体构造可参:烧结多孔砖及烧结空心砖房屋建筑构造(注:墙厚240、180或120。

)第二部分、编制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3、国家或地方的强制性条文、法律、法规4、设计文件5、监理合同6、建筑施工合同7、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第三部分、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监理第一章、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的工艺流程测量仪器检定、检校—校测起始依据—场地平整测量—场地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竖向控制—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

(二)施工测量监理检查监督的内容1、承包商必须有专业测量人员,并将资格证书送监理部报验;2、检查测量仪器。

钢尺、经纬仪、水准仪等是否合格,以保证其观测精度;3、校测水准点。

一般建设单位至少提供两个水准点,监理工程师要求承包商用往返法测定其高差。

若使用Ⅰ等水准仪所测高差平均值与已知高差值小与正负根号n(mm)时(n为站数),可认定所给水准点正确,准予使用;4、校测红线桩.由城市规划部门测定并批准的规划红线,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在法律上起着建设用地四周边界作用.首先要核算设计总图上各红线桩的坐标X,Y与其边长和左右夹角是否对应;5、检验施工控制网(平面和高程)。

包括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是整个场地内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平面、标高定位及高层建筑竖向控制的基本依据。

其设置原则要便于全面控制又能长期保留,必须有场地的定位起始点和起始边、建筑物的对称轴和主轴线、圆心点等。

量距精度:建筑物定位放线的相对误差为mg=1/6000~1/12000,相对测角精度为±20〞和±10〞。

长度L≤30m,允许偏差±5mm;30m﹤L≤60m为±10mm;60m﹤L≤90m为±15mm;90m﹤L为±20mm。

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建筑物全高不应超过3H/10000,且不超过:30m﹤H为±10mm,60m﹤H≤90m为±15mm,90m﹤H为±20mm;6、检验施工轴线控制位置7、查验施工轴线位置,高程控制标志,核查垂直度控制;8、签认施工单位的《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9、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的对照点不得少于3个,采用闭合法则,测量精度采用Ⅱ级水准,首层施工完观测一次,以后每层观测一次,竣工后每半年观测一次。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承包商布设沉降观测点应准确设置,在建筑物上观测点应坚固,结构合理,利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监理人员认真核查沉降观测点各阶段的原始记录,记录应注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荷载变化,及时向业主提供沉降观测的结果。

(三)、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要点1、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监理1)检查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数据,平面控制坐标和高程控制的准确性。

2)审查复核施工轴线定位及灰线签证。

3)根据规划红线坐标,审核检查施工单位测设的建筑物。

周边位置是否符合规划部门的要求。

4)检查护桩、位置是否符合要求,高程引测数据是否正确,高程引测控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测量监理1) 检查施工轴线。

既要依据施工测量规范检查每层轴线控制线的位置和准确性,又要抽查墙边线的准确性。

2)核查基坑、土方开挖标高的准确性,控制偏差在2.5mm以内。

3)检查每层钢筋上测设的500线标高,检查墙体,墙柱上1m或500线准确性,同时检查钢筋位置准确性。

4)控制每层楼板浇注后混凝土面结构标高,电梯井内壁的垂直及内口尺寸,建筑物沉降、竖向倾斜、位移测量情况,控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装饰施工阶段测量监理在装修施工中,对各主要控制部位,监理也都要亲自去复核抽查,以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

主要核查:1)检查每层各户进户门的放线;2)检查外墙体及电梯井的垂直度;3)检查每层楼板面的结构标高和墙控制线标高;4)检查窗户中心位置线是否准确;5)检查抹灰后,走廊、房间内净空间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装修工作第二章、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一、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和调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

施工勘察要点详见现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A。

2、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专业资质。

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

3、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见证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4、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

第一节、地基1、建筑物地基的施工应具备下述资料:1)、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

2、砂、石子、水泥、钢材、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设计确定。

第二节、土方工程(一)、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1、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轴线引测控制,督促承包商对现场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进行一次全面的严格检查,并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永久性测点,引至施工现场的龙门板桩上,一般进行三次复核,同时,现场监理人员亦对此工作进行复核,确保绝对准确;2、严格审查挖土方案,重点是审查该挖土方案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勘探资料揭示的土质要求;3、审查挖土单位的分包资质及人员、设备情况和质保体系,督促承包商做好班组技术交底;4、检查进场人员与进场设备是否符合施工方案;5、监督、检查挖土中的施工情况,严格按挖土方案施工;6、对与深基坑,督促检测单位及时提供位移、沉降等资料,以便各方心中有数;7、对于需井点降水的开挖,督促承包商准备双路电源或发电设备,确保连续供电,确保开挖顺利进行,井点正常运转,避免产生涌砂、塌方、人身伤亡等事故;8、挖土时,严禁扰动地基土,对于机械挖土,应有20~30cm的余量,在挖土完成后,进行人工修土;9、挖土时,严禁用水浸泡地基,以免造成不均匀沉降。

(二)、监理工作及措施现场监理人员对土方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边坡土方开挖的边坡值必须符合表10—2—2的规定①对基底的土质类别及状态进行鉴别,判断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②检查基底是否有不良土质存在,如淤泥、暗河流沙、松土坑、洞穴等。

③检查基底土质是否扰动。

④基槽验收应由承包商、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五方代表共同参与进行,并请质量监督站抽查。

对土质有争议的,可到法定检验部门检验鉴定,经检验符合要求后,填写验收意见及签证。

地基验槽尚应检查下列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基础工程施工图及有关设计变更;施工组织设计的土方施工部分;地基不良土记录及处理方案和验收资料。

3、填方的基底处理填方的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当填方基底遇树木、草皮、河滨、池塘、水田、耕植土、淤泥、杂填土、洞穴、坟墓坑及地下障碍物时,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4、回填土料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土方回填后,一般涉及地坪、道路、设备基础、散水坡等后续工程,回填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这些工程的安全和使用,严重的可能会因为填土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断裂破坏。

因此,凡是压实要求的填方,监理人员必须对填土工程的土料进行检验。

5、回填土的夯实基坑回填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其检查标准见表10—2—3。

表10—2—3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填方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其检查标准见表10—2—4表10—2—4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①基坑土扰动;②填土使用有机质垃圾土,基坑内有杂物或积水,有的在雨天施工;③由于采用机械或车辆直接将土料倾卸在基坑内,不辅以人工将土层铺平,每层虚铺厚度过厚或厚度不一;④填土夯实遍数不足,干土质量、密度达不到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⑤填土后不分层夯实,而随意直接充水,使土下降,致使填土含水率过高;⑥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没有资料。

第三节、桩基和承台工程(一)、监理工作要点1、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时必须严格按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

审核重点是按地质条件制定可靠的安全和技术措施。

2、安全防范措施的重点是孔内防触电、防涌水、塌方、高空坠物以及孔内有害气体的排除等措施,评估降水对周围建筑物的危害程度。

本工程地下水位高、存在较厚的粉砂、细砂软土层。

3、施工质量的重点是桩底终孔时岩性的鉴定,以及浇灌砼时孔内渗水的处理。

4、施工监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其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和验收允许偏差均照此规定。

5、在桩施工过程中宜先施工桩顶标高较低的桩,然后施工桩顶标高较高的桩。

6、在桩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岩土工程报告》描述不符,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请及时与设计和其他有关单位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7、成桩之后必须进行桩位轴线偏差复核验收,并经验收合格后才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成孔1、复核桩位轴线尺寸和桩孔定位的精度,只允许个别桩位(指1~3根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和桩径误差接近5c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孔径允许偏差+100mm、-40mm,人工挖孔桩的桩身、桩扩大头与柱中心必须重合,不得有偏头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