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课件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作为一个症状, 喘症可出现在多种急、 慢性疾病过程中。当 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 阶段的主症时,称作 喘证。
6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别名:
上气 喘呼 喘喝 肩息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7
关于喘证,首见于《内经》。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灵枢· 五阅五使》云:“故肺病者,喘息鼻张。” 《灵枢 · 本脏》:肺高者上气,肩息咳。-喘以呼吸急促、 鼻煽、抬肩为特征。 《素问 · 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 汗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 身重。”--喘证以肺、肾二脏病变为主 《灵枢 · 经脉》:肺手太阴之脉, ……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 膨而喘咳;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咳唾则 有血,喝喝而喘”。 《素问 · 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 上气而喘。” 《素问 · 经脉别论》:“有所坠恐,喘出于肝。”--喘 虽以肺、肾为主,亦涉及他脏。 《灵枢 · 五邪》指出:“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 8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气喘,汗出,喘动肩背。”《素问 · 举痛论》云:“劳则
《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之“上气”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即指喘息不能平卧,其中包括“喉中作水鸡声”的哮病和 “咳而上气”的肺胀等病,并列射干麻黄汤、葶苈大枣泻 肺汤等方治疗。 《丹溪心法·喘》云:“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 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 体弱之人,皆能发喘。”认识到六淫、七情、饮食所伤、 体质虚弱皆为喘证的病因。 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证,作为喘证的辨证纲领, 《景岳全书·喘促》云:“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 者无邪,元气虚也。” 清代叶天士明确指出实喘、虚喘之病位所在,《临证指南 医案·喘》云:“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当然,在肺者 亦有虚证。 《类证治裁·喘症》则进一步提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 9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但也不尽然,内伤治肺者亦不 少。这些观点至今对喘证的临床辨治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6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七.病因病机
关键:肺气壅塞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7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伤肺
风热
邪热壅肺
热蒸液聚成痰
外邪入侵
化 热
肺失 清肃
肺失宣降
壅遏肺气 郁闭皮毛
风寒
素有肺热
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
肥甘、生冷、酒食 中焦不运, 干肺 生痰
关 键 : 肺 气 壅 塞
逐步加重的四组症状: 呼吸困难,气急,有痰或无痰;或 鼻翼煽动,张口抬肩; 甚则呼多吸少,气不接续,不能平卧, 严重者可致喘脱。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1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三.病位
病位在肺,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2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四.病类
喘证分虚喘、实喘两类。
21
九.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1.辨虚实 《景岳全书·喘促》云:“气喘之病, 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 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日实喘,一曰虚喘也。”足 见辨虚实之重要性。实喘由外邪侵袭,内伤饮食、情 志所致,症见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 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因于外感者,发病急骤, 病程短,多有表证;因于内伤者,病程多久,反复发 作,外无表证。虚喘多由久病迁延、或劳欲损伤所致, 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症见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 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 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肺虚者操劳后则喘, 肾虚者静息时亦苦气息喘促,动则尤甚,若心气虚衰, 可见喘息持续不已。
喘 证
1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大家对本病的认识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2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3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内容提要
本病的学习分为教学十二部分: 1. 概述 2. 病象 3. 病位 4. 病类 5. 病性 6. 病程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4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肝气不疏
失于疏泄 肺气郁闭
郁怒伤肝
久病肺弱,咳伤肺气
肝气上逆
气失所主
气失摄纳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久病劳欲 肺虚及肾,劳欲伤肾
肺气出而 少纳,气逆
18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 外感、情志刺激及劳累而诱发。以喘促气短,呼吸困难, 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或口唇青紫为典型 临床表现。 2.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哕音。 3.血常规、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 有助于诊断。
20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肺胀 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 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由肺脾肾 三脏虚损,痰瘀相结,致肺气壅滞,肺 体胀满,肺不敛降而成,以喘促、咳嗽、 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等为临床特 征,喘促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但喘证 日久可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发展为肺胀。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3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五.病性
有虚,有实,也有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之证。 有邪为实,邪壅于肺; 无邪为虚,肾失摄纳为主。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4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六.病程
一般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可达数年、 数十年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5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7.病因病机 8.诊断与鉴别诊断 9.辩证论治
10.转归与预后
11.预防与调护 12.小结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5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一.概述 1、病名
喘证是由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 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 呼吸困难,甚至 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 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 可发生喘脱。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9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鉴别:
1.气短 喘证与气短同为呼吸异常,但气 短即少气,呼吸微弱而喘促,或短气不 足以息,似喘而无声,尚可平卧。如 《证治汇补·喘病》云:“若夫少气不足 以息,呼吸不相接续,出多入少,名曰 气短,气短者,气微力弱,非若喘症之 气粗奔迫也。”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相关疾病:
西医学的喘息型支气管炎、各型肺炎、慢 性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重症肺 结核、肺不张、矽肺、成人呼吸窘迫综 合征、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癔症 等疾病出现以喘症为主的临床表现时, 可参考喘证进行辨证论治。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10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二.病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