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 扬州篆刻名家——吴熙载

01 扬州篆刻名家——吴熙载

《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利用》课题研究案例设计
扬州篆刻名家——吴熙载
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吉沐成 fzjimucheng@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吴熙载的生平介绍,了解吴熙载的主要艺术成就。

能力目标:观察吴熙载的书画作品,使学生懂得篆刻艺术水平的提高来自多方面的营养。

情感目标:学生在作品的欣赏中,激发对家乡艺术名家的崇拜之情。

教学重点:
吴熙载的主要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吴熙载篆刻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图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一个篆刻艺术形式的“京”字,因为篆刻艺术是典型的中国元素之一,那么有谁知道我们扬州非常有名的篆刻名家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入课题。

二、吴熙载的生平
吴熙载(1799~1870),清代篆刻家、书画家。

原名廷飏,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方竹丈人,江苏仪征人。

工四体书,尤精篆、隶、温婉圆健,展促有姿。

师事邓石如学生包世臣,为完白山人再传弟子。

篆刻初学汉印,30岁后见邓石如作品,遂倾心效法,得其神理精义。

前人对其篆书有“怀宁蝉蜕安吴逝,篆势苍茫孰与论”之赞语,对邓派艺术的发扬光大,其功至巨。

刻印于遒劲凝练中见流畅,用刀如笔,大气磅礴。

邓石如存世资料较少,后世学邓多借径于吴,吴昌硕称:“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在近代影响深远。

也擅花贲,曾作《兰桂芬芳图》、《垂柳芙蓉图》等。

著有《师慎轩印谱》、《吴让之印谱》。

三、作品欣赏
展示相关作品,学生说说自身感受。

教师阐述:
1、吴熙载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吴熙载工四体书。

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

书法功力虽深,但受邓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缚太深,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

3、篆刻得邓石如精髓,而又能上追汉印。

晚年运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习气充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中的邓派推向新的境界,对清末印坛的影响很大。

吴熙载一生刻印数以万计,但多不刻边款,以致流传甚少。

四、尝试实践
学生以橡皮等材料为媒介,临摹吴熙载的篆刻作品。

五、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