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2届宏观经济学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学生姓名:马俊星杜静雯崔方云廖可佳李红唐泰杨乾龙指导教师:刘恩栋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村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当今的世界经济已经实现的了经济一体化。

中国经济以超过10%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快过的经济发展速度掩盖了我国中小企业科研缺乏、主要集中在初级加工业、过度依靠国外市场等不足,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面临产品订单减少、税后利润下降、原料成本上涨,经营困难。

正是基于这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我们将侧重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小企业产业结构2 / 24目录摘要 (2)一、人民币升值概述 (4)二、人民币升值的基本状况 (4)三、人民币升值对过出口型中小企业的消极影响 (5)(一)人民币升值没有大范围的降低原料成本 (5)(二)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小出口型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 (8)(三)人民币升值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

(10)三、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积极影响 (11)(一)推动中国企业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11)(二)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11)(三)有利于出口型中小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四、出口型中小企业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环境下的应对措施 (12)(一)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 (12)(二)利用金融工具避险 (13)1、利用贸易合同条款内容来管理汇率风险 (13)2、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锁定和规避汇率风险 (14)3、走差异化、品牌化运作之路 (16)4、合理选择计价货币 (17)5、市场转移 (17)6、推广使用人民币本币结算 (20)六、政府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环境下针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应对措施 (21)参考文献 (24)3 / 24一、人民币升值概述外汇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升值,是一种表现形式。

人民币升值表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增强。

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单位人民币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会增加。

人民币升值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从本质上讲就是汇率变化带给中小企业的风险。

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人民币升值的风险直接的表现为交易风险,明显的表现为外汇折算风险,很大程度上从经济风险影响企业利润。

二、人民币升值的基本状况4 / 24(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在到2008年1月截止2013年10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722.82元兑换100美元升为612、67元兑换100美元,累计升值15.23%。

人民币升值程度一直没有放缓。

三、人民币升值对过出口型中小企业的消极影响(一)人民币升值没有大范围的降低原料成本88.20%的出口企业原料来源于国内,10.51%的出口企业原料来源于国外。

对于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以及服装、纺织、鞋、帽制造业来说,原料来自国内的占有比率分别为91.62%、92.78%、90.4%,说明了我国出口企业原料主要来源于国内,因此,国内资源等原料的供给决定了我国大部分中小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88.20%出口企业原料是来自于国内;10.51%的企业原料而来自于国外。

而对于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以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来说,其生产所用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占比分别高达91.62%、92.78%、90.46%。

说明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国5 / 24内,因此,国内资源等原材料的供给决定了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我国多数企业都处于高投入式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随着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各种资源能源消耗巨大,强劲的需求推动了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成本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开始出现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据调研过程中所了解,绝大部分出口企业是采用长期合同定价的模式,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生产成本的上升不能立即传递到产品价格,因而风险只能由自身承担。

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规模小,没有自主品牌,因此与国外大型进口商进行谈判时议价能力也较弱,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对方提出的价格,所以成本的上升也很难通过提高出口价格来进行转嫁;另外,由于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状态,而我国出口企业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美元结算的方式,因此,出口企业在面对生产成本上升不能转嫁风险的压力下又要面对汇兑损失。

而对于原材料在国外的出口企业来说,虽然从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其进口成本,但是国际资源大多垄断于大型的公司企业手中,而我国单个出口企业本身由于规模小,在与国外资源出口商谈判价格时又往往不能价格统一,导致国外资源出口商操控价格,在自身规模太小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国外资源出口商的高价。

另外,由于国际商品市场的投机因素的存在,很多资源能源价格虚高,大部分资源价格上涨的幅度都超过了正常的需求增长的幅度,例如2007年一年间国际铁矿石、石油价格以及粮食价格等等上涨幅度超过50%。

综合以上因素,对于原材料在国外的出口企业,即使人民币一直6 / 247 / 24处于升值状态,但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小于国际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幅度,人民币升值所减少的原材料成本不能完全覆盖掉其出口成本压力。

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并未大范围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

同时,出口企业的成本增长率主要集中在5%-7%,这部分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35.8%,其次最多的依次是7%-9%(占19.7%)、5%以下(占17.0%)、11%以上(占13.4%)、9%-11%(12.4%)。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有83%的出口企业成本增长率都在5%以上。

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随着08年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以后,出口企业需要更多有关企业员工的支出,劳动力成本将大大上升。

另外,国家出于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考虑,对于高能耗、高污染型出口企业来说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

可见,出口企业的成本势必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水平,出口企业生存压力剧增。

(二)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小出口型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税后利润率。

企业的税后利润率分成五个档次,即3%以下、3%-5%、5%-10%、10%-15%和15%以上。

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税后利润率主要集中在3%以及3%-5%这两个区间段,占到了企业总数的57.0%,而税后利润率3%以下的企业总企业数量的30.4%,低利润率仍然是目前我国出口企业的一大特征。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我国出口产品仍然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等问题,大部分出口企业属于简单加工贸易类型,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

第二,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面。

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存在着总体数量大但单个规模小的特征,相互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价格协调机制,因此,出口议价能力并未随总量不断增大而提高,成本的上升很难通过价格的提高来进行转嫁。

8 / 249 / 24第三,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印度、印尼以及越南等国鼓励本国的加工贸易,国内出口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加工贸易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低的特征只能迫使出口企业采用“以价取胜”的策略,从而造成各出口企业竞相低价抢占份额。

(数据引用于 《韩春艳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影响和对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 北京 100872)第四,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对美出口出现下降的趋势,另外,欧元区经济也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不断利用技术、关税等壁垒大大增加了我国出口成本。

第五,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导致了出口企业的利润被吞噬。

以上充分说明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出现普遍偏低的现象,而人民币快速升值无疑又对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冲击5。

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长率水平较低。

出口企业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主要集中在4%以下以及4%-6%这两个区间段,其中利润增长率在4%以下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5.14%,其次最多的依次是4%-6%(占23.80%)、6%-8%(占15.21%)、8%-10%(占10.42%)、12%以上(占9.15%)、10%-12%(占6.18%)。

由此可见,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大部分处于6%以下,这与我国GDP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不相匹配,出口企业利润增长遭遇瓶颈。

(三)人民币升值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

随着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变革,人民币对外币价格将更富弹性,这意味着汇率管理零成本的时代已经结束。

但近期人民币任然有升值的可能,而且将长期处于浮动状态,为了防治风险,企业将会采取多种方式,这样势必不同程度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企业安排人员研究、分析汇率的变化,力将汇率风险控制在最低阶段,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在对汇率的涨幅不确定的时候,企业将可能会以期套保值的方式锁定汇价,这样就会增加运用成本。

如:按照目前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费率和出口平均结汇1个半月来计算,每美元需要支付0.04美元。

10 / 24三、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积极影响(一)推动中国企业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人民币升值,降低了企业向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成本。

也就是,意味着进口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最为便捷的一步。

现有生产设施和生产场所,节省了资产转化为利润的时间,获得了较为优越的生产的工艺,和海外强大的分销及服务网络,以及现有产品研发机构和其相应的科研人员。

如今在频频出现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壁垒事件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海外并购可以绕过各国的反倾销关税政策,增加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

从2007年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的20%股份,到2010年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的美金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份,和近期的中石油收购天然气公司。

海外并购的金额度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和金融危机2把利器的帮助下,海外并购资金2011年的424亿美元增至2012年652亿美元,上升幅度达54%。

(二)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告诉增长,但是其主要表现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这种外贸方式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很不合理,且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在欧美日;而随着人民币汇率增幅的加大,广11 / 24大传统低水平出口导向型企业生存压力剧增,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外贸增长方式,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扩大自有品牌的出口;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升级已成为中小出口企业外贸增长方式的一个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外贸方式的转型升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