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级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提纲

省级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提纲

附件1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前言简要介绍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的目标任务、重要意义和主要成果。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工作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概述项目来源、目的、任务、组织领导、分工部署等基本情况,以及人员培训、调查表的发放与审核,正常生产矿山和非正常生产矿山的基本情况,实地核查、数据库建设、“三率”评价等工作的情况。

表1-1 “三率”调查评价基本工作情况表注:调查矿山数、实地核查矿山数应填写规定调查矿种对应的矿山数。

第二节调查结果质量评述从调查矿山数是否做到全覆盖,调查表数据填报容是否齐全,实地核查矿山数、实地核查报告、实地核查记录表的填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调查数据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等方面评述调查结果的质量。

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第一节资源储量、分布及特点简述本次调查工作所涉及矿种的主要特点,分布情况,2011年动用资源储量和查明资源储量(调查评价报告中的资源储量数据均为本次调查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等。

表2-1 矿产资源储量情况第二节开发利用情况简述各矿种的生产建设规模,采、选设计产能、实际产能,产值等。

表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注:正常生产矿山是指2009—2011年中至少有一年生产,且有生产数据的矿山。

第三章“三率”调查与评价结果第一节“三率”调查结果简述各矿种“三率”指标的概况,包括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以及不同规模、不同开采方式等“三率”指标的情况。

表3-1 各矿种“三率”指标情况注:1.煤炭资源的开采回采率为采区回采率;煤炭资源的选矿回收率填入选率。

2.没有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的矿种可不填。

第二节“三率”评价结果分矿种、行政区、开采方式和生产规模等情况对“三率”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并分别与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或核定的指标,以及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炭、攀西钒钛磁铁矿、高岭土、金矿和磷矿“三率”指标要求公告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节技术工艺调查与评价结果阐述矿山开采、选矿、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主流的、先进的和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等。

第四节废石尾矿等调查与评价概况简述低品位、难选冶资源储量,开发利用量,采选技术工艺、水平等。

矿山废水、废渣、尾矿等资源的保有量,开发利用情况,综合利用工艺技术等。

第四章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经验对矿山企业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以及利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矿山废弃物等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

第五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分析总结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要求问题查找准确,分析深入、透彻,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篇分矿类调查评价结果第六章煤煤炭“三率”调查评价总体情况,主要包括调查矿山数、实地核查矿山数、质量评述、主要结论等。

第一节资源情况本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分布、开采条件,共伴生资源情况等。

表6-1 煤炭资源储量情况(单位:万吨)表6-2 煤炭资源共伴生矿产储量情况第二节开发利用情况本省(区、市)煤炭矿山数量(采矿权、参与调查矿山数、实地核查矿山数)、规模结构及分布。

包括露天煤矿、地下煤矿的数量,企业经济类型,设计采、选能力,实际采、选能力,2011年原煤产量、开采方式,原煤入选量,以及煤矸石、(疏)排水、瓦斯、高岭土、硫铁矿等煤系共伴生资源的开采利用情况。

表6-3 调查煤矿数量和生产能力表6-4 煤矿资源开采利用概况(单位:万吨)表6-5 选煤厂数量和生产能力表6-6 煤矿共伴生矿产资源利用情况注:利用率为利用的共伴生矿产与动用的资源储量的百分数。

第三节“三率”调查与评价结果按行政区、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等详细汇总分析回采率,按生产规模统计分析原煤入选率,分析煤系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情况及利用率,与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值、“三率”指标要求公告等对比分析情况。

分析煤矸石、矿井水等综合利用情况。

表6-7 煤矿开采回采率情况表6-8 不同矿山规模的原煤入选率第四节技术工艺调查与评价结果介绍在用的采、选、综合利用技术,工艺装备和典型应用矿山;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鼓励、推广技术,限制、禁止技术。

主要采煤技术应用的矿山数、产能和产量等。

第五节典型矿山“三率”调查与评价选择本地区代表性矿山,对矿山的基本情况、开发利用条件、生产工艺技术、“三率”调查评价情况、提高“三率”的主要措施、方法和经验等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第六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分析总结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要求问题查找准确,分析深入、透彻,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七章黑色金属第一节铁矿铁矿“三率”调查评价总体情况,主要包括调查矿山数、实地核查矿山数、正常生产与非正常生产矿山数、质量评述和主要结论等。

一、资源情况分析本省(区、市)铁矿资源储量、规模结构及分布,赋存条件(或开采条件),共伴生资源情况等。

表7-1 铁矿资源储量情况表7-2 各铁矿矿石工业类型储量情况表7-3 铁矿资源共伴生矿产储量情况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本省(区、市)铁矿矿山数量、规模结构及分布。

包括铁矿矿山数量,企业经济类型,设计采、选能力,实际采、选能力,生产建设规模,2009-2011年原矿产量、精矿产量,开采方式等。

表7-4 铁矿生产建设规模和能力表7-5 铁矿选矿规模和生产能力表7-6 铁矿入选原矿品位及精矿品位(%)表7-7 铁矿共伴生矿产资源利用情况三、“三率”调查与评价结果按行政区、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等详细汇总分析开采回采率,按规模统计分析选矿回收率,分析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情况及利用率,与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值、“三率”指标要求公告等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石,废石、尾矿废弃物等综合利用情况。

表7-8 铁矿资源开采回采率概况(%)表7-9 不同铁矿选矿厂规模的选矿回收率(%)表7-10 不同铁矿石工业类型的选矿回收率(%)表7-11 铁矿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概况(%)四、技术工艺调查与评价结果介绍各矿山在用的采矿、选矿及综合利用技术工艺装备,应用的矿山数、产能和产量。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鼓励推荐适用技术,落后淘汰技术等。

五、典型矿山“三率”调查与评价选择本地区代表性矿山,对矿山的基本情况、开发利用条件、生产工艺技术、“三率”调查评价情况、提高“三率”的主要措施、方法和经验等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分析总结铁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要求问题查找准确,分析深入、透彻,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节锰矿参考第一节铁矿的编写要求。

第八章有色金属铜、铅、锌、铝土矿、镍、钨、锡、锑、钼参考第二篇第七章第一节铁矿的编写要求。

第九章贵金属和稀土金属金矿、稀土参考第二篇第七章第一节铁矿的编写要求。

第十章非金属硫铁矿、钾盐、石墨、高铝粘土、萤石参考第二篇第七章第一节铁矿的编写要求。

第十一章增加的调查评价矿种详细介绍各省(区、市)增加矿种的调查评价情况,容参考同类矿种,一个矿种一节。

附件2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格式要求一、封面及扉页(一)封面的容包括报告标题、提交单位和提交日期。

标题为:XX省(区、市)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格式为:华文中宋字体,一号,居中,加粗。

提交单位为:XX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格式为:华文中宋字体,三号,居中,加粗。

提交时间截至到月,数字大写(○、一、二、……),格式同提交单位。

(二)扉页主要是项目组成情况,包括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和项目组三部分,项目组成四个字的格式为黑体,三号,居中;其他部分的容格式均为仿宋,小三,缩进2个字符;每个部分之间空一行。

二、报告目录目录为正文的文字目录,包括篇、章和节。

篇目录为黑体字体,四号,居中,之前空一行,不标页码。

章目录为黑体字体,四号,顶格。

节目录为仿宋字体,四号,缩进2个字符。

三、报告正文格式(一)一级标题(篇标题)要单独排在一页并排在奇数页,其后的偶数页为空白页。

篇标题的格式为华文中宋字体,二号,居中。

序号为大写一、二、……。

(二)二级标题(章标题)的格式为华文中宋字体,居中,小二号,段落1.5倍行距,段前段后1行。

每章标题要另起一页,章的顺序按大写数字(一、二、……)排序,每篇中的章接续前一篇的章顺序排列。

(三)三级标题(节标题)的格式为黑体字体,居中,小三号,段落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

节的顺序按大写数字(一、二、……)排序,每章中的节均从第一节开始排序。

(四)四级标题的样式为“序号”+“、”+“标题名称”,格式为黑体字体,四号,缩进2个字符,段落1.5倍行距,段前0.3行。

标题顺序按大写数字(一、二……)排序。

(五)五级至七级标题的样式分别为:“(一)”、“1.”、“(1)”,每级标题缩进2个字符,单独成行,格式与正文格式相同。

(六)正文:中文字体为仿宋,四号,段落1.5倍行距。

西文(数字)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四号。

(七)正文中表标题在对应的表格之前,格式为黑体字体,五号,居中。

表的编号采用章序号加表序号的排序方法,连接符为“-”,章序号为表所在章对应的阿拉伯数字,表序号为表在本章的排序。

表格容要注释的,在表格后以仿宋字体,五号,顶格的格式编写。

(八)正文中图标题在对应的图之后,格式为黑体字体,五号,居中。

图的编号方法与表相同。

(九)标点符号使用全角,数字和西文使用半角。

(十)报告要双面排版印刷,加注页码。

四、报告封面样式(封面样式)XX省(区、市)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XX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XXXX年XX月(大写)附件3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成果验收要求为规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成果验收工作,保证成果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一、验收对象和依据(一)验收对象。

1.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含“三率”调查表、实地核查报告及实地核查记录表);2.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数据库。

(二)验收依据。

1.《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5号);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评价实地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2〕50号);3.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4.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格式要求;5.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成果验收提交材料目录。

二、验收方式与程序(一)验收方式。

成果验收分为初审验收和终审验收,均采用会议验收方式。

验收专家组成员不少于7人,专业应涵盖地质、采矿、选矿和计算机数据库等。

数据库以预审、初审和终审的方式进行验收,以软件验收为主,并抽取一定比例的数据进行人工核查,核对电子数据与纸质数据的一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