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2
2 时空描述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2017年江苏卷第9题)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原因)是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高考命题人刘芃
返 首 页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8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16
17
18
19
(1) (2)(1) (2) (3) (1)(2)
得分率 55% 21% 70% 33% 41% 55% 62% 20%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基础 时空
知识 能力 素养
时空观念
概括
基础 识记
比较
问题 解读
空间地图
识记
基础 基础 基础 特点 时空
识记 识记 识记
观念
分析
比较 分析
问题 解读
分析
观念 评述
20
30% 分析说明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问题解读
返 首 页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9
掌握各种历史时空尺度,包括划分 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历史 地图中的时空信息等。
基本要求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 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
异【变化】(看数量、辨类型、晓空间布局)
4、结合所学(时代特征、历史考点)作答。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6
汪瀛:《对历史地图的理解与阐释》 ——中学政史地,2012年第4期
规律总结:
一般而言,阐释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包括把 握主题、弄清范围、辨别方位;搞清位置、注意图 例;看清标注、理解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调 动知识、合理解读等。
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或现实 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0
时空定位 时空描述
历史 地图
时空联系 时空解释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1
1 时空定位历史事件基本史实
(2018年天津卷第9题)“(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 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 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 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图中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
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
示例一
论证:
论证:
明朝的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多次打败侵犯中国
热点国体民现读史:可“知家:中国国情为人怀类”物“质文政明治做意识的”倭寇:,引维导护了学民生族树的权立益正和东确南的沿民海人族民观生命
出、贡国献家,如观中、国最文早化培观植了、粟历、史水稻观,,创造形了成民财族产认的安同全、;1国661家-1认662同年,、郑文成功化率认军同进攻,盘 丝国坚绸为定、人学瓷类器政生文治理明文,明想丰做信富出念了贡人 献,们 ,激的 如发物 创质 立民生 了族活 先; 进自中 的豪感踞 中、台 华自湾民的族信荷的力兰利殖益和民,爱者捍国,卫最了热终中情收国复主。了权台和湾领,土维的护完了整;
返 首 页
一、内涵阐释
目标 要求
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5
知道(观念、方法) 时空联系 划分方式
做到(运用) 建构历史史实 解释历史问题 考察现实问题
历史意识
返 首 页
二、备考指要
以时空为 基础感知 历史史实
以时空为 依据得出 历史结论
以时空相 结合认识 历史规律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7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 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 不分良莠的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的试题 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 、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 。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系列 聚焦时空观念,贴近高考宏观引领
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目录
CONTENTS
1 内涵阐释 2 备考指要 3 试题分析 4 应对策略
一、时空观念内涵阐释
4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 概念 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 界定 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 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 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 解。
返 首 页
三(2)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17 。
(2019·全国1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
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
答案:D
返 首

பைடு நூலகம்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4
4 时空解释分析、综合历史事件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通 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综合、比较,“学生能够 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史事做出合理的论述和解 释”。
——历史学科高阶素养的培养
返 首 页
17.(12分)图1、图2、图3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解读类
----据林小标等《两汉候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明确问题
2、描信息:提示语、图名图例、图中标志 (1)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分)
性事物。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
些变化。(4分)
3、定时空,看异同
(3)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
答案:A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3
3 时空联系历史事件发展变化
(2017年北京卷第17题).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 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宝岛回归”②“家园沦陷”③“血战台 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⑤“中 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④③⑤ B.④③⑤①②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
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
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