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 . 虔诚(qín)皱缬(xié)霪雨(yín)惺忪(xīng)B . 害臊(sào)迥然(jiǒng)憋闷(biē)犀锐(xī)C . 阴晦(huì)稠密(cóu)懊丧(sàng)挪步(nuó)D . 铿锵(qiāng)寥廓(kòu)擅自(shàn)跺脚(duò)2. (2分) (2016九上·临沂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郑重其是头晕目眩吹毛求疵红妆素裹B . 歇斯底里悠游自在精血诚聚家谕户晓C . 一代天骄不知所措正襟危坐不言而喻D . 有例可援润如油膏简明扼要重蹈复辙3.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杭州这条小弄堂里,他和他的老朋友萍水相逢,两人开心得拥抱在了一起。
B . 这个小镇接连发生了几起耸人听闻的凶杀案,凶手至今都没有抓获,居民们人心惶惶。
C . 学习是需要慢慢积累的,集腋成裘,积少成多,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在学习上取得很好的成绩。
D . 他是个很固执的人,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足为训。
4. (2分) (2017八上·宁河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烟花三月”旅游节已成为我市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广、成效性最强的旅游节庆品牌。
B . 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C .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 . 做好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完善市政规划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5. (2分)钟惺《浣花溪记》中所写的浣花溪位于现在的()A . 湖北武汉B . 贵州贵阳C . 四川成都D . 甘肃天水6. (2分)(2017·江西模拟) 下列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B . 我隐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清晰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C . 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的脸颊,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
D . 在村民们的愤怒谴责声中,惊慌失措的骗子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9八上·融安期中) 古诗文默写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②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________,将以遗所思。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⑤学习、生活中,我们可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⑥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⑦在《三峡》中写到“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蓉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星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段话可以用李白《朝发白帝城》的“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来概括。
三、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九上·江阴月考) 阅读《朝花夕拾》片段,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辩,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的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辨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 “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嗷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而忸怩”。
选文中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作者文中写“虫蛆和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9. (8分)(2016·呼和浩特) 名著阅读。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历时三年才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2)下列选项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其中两项有错误,请你找出来。
()A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 . 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 .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 . 在课本选取的一个精彩片段中,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保尔战胜软弱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 (12分) (2017七下·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士谦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
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家富于财,躬①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有兄弟分财不均,圣相阋②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③。
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望见盗刈④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令放之。
士谦性宽厚,皆此类也。
(选自《隋书•李士谦传》有删改)【注释】①躬:亲身,亲自实行。
②阋(xì):争吵。
③埒(liè):等同。
④刈:割。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卒为善士________ ②其家僮尝执盗粟者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3)李士谦以常人之身做非常之事,以“义”闻名,选文中哪些事件能够表现他的“义”举,找出两处加以概括。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2016·淮安)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12. (20分)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完成后面问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①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
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都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由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
这是一种情况。
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待责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
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
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
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
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
我还相信,A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B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卷,2014.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2)第②段加框处的“这一点”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文章结尾处A、B两句话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4)通读全文,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3. (2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捞月亮的母亲石兵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
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
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
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
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