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潘安湖湿地PPT(6次修改YE)
潘安湖湿地PPT(6次修改YE)
本次修改成果
概念规划总平面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建筑高度控制图
开发容量控制图
建筑密度控制图
旅游路线规划图
水系规划图
水体净化流程图
电力工程规划图
雨水工程规划图
污水工程规划图
开发时序图
旅游服务中心总平面
旅游服务中心鸟瞰图
旅游服务中心透视图
马庄总平面
马庄旅游路线规划图
4、进一步明确横穿徐贾快速通道的水路交通及陆路交通通道,提出具体高度、宽度等指标,以便于施工时预留。
5、在岸线的设计上进行深化,增加了景观小品,岛屿与岛屿之间增加了木栈道、木桥的连 接,加强了岸线的亲水功能,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的特色。 6、深化马庄民俗村规划,打通与潘安湖水系、交通、景观的联系,保留马庄村落中景观较 好的民居建筑,对其加以整合形成绿色生态民居,使湿地景观到民俗景观的过渡自然。
2、规划在西北部布置以研发创业、贸易咨询、商业服务功能为主的用地,形成商贸研发综合区, 规划在沿西城大道两侧布置以创意产业园、总部办公、贸易咨询、商业服务功能为主的用地,形成商 务办公综合区,规划在临徐高速以南布置以居住为主的用地,形成配套功能设施完备的城市综合区。 借助潘安湖的生态优势、交通优势,打造成以潘安湖生态经济区。
概念规划总平面
9、增加电力工程规划图,明确电源主要来自马庄西面35KV变电所,配置10KV开闭所四处。
四、关于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的审查意见(2010年9月17日,地点:徐州市政府)
1、进一步优化潘安湖的水质进化流程和水的进出口位置。 2、增加污水收集及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设计内容。 3、为保证核心景区的近期开放和使用,在310国道北侧增加9米左 右的辅道以保证旅游车辆的通行。 4、进一步优化游船线路的旅游路线,保证旅游线路的曲径通幽性及 与景点间的关联性。 5、进一步细化马庄片区的规划设计,加强与其它片区之间的交通、 水系、景观的相互衔接。 6、应进一步论证嘉年华主题公园实施的可行性,西部风情园位置太 靠近核心湿地景区,为保证湿地景区的静谧性建议将其迁至马庄农家乐 区。 7、进一步细化核心区的近期建设计划和投资计划。 8、进一步细化核心区近期用地计划。
概念规划总平面
二、曹新平书记来贾汪潘安湖调研时的讲话(2010年8月26日,地点:贾汪区潘安湖) 1、搞好绿化景观、岸线景观、湿地景观等。 2、以潘安湖为中心,形成生态经济区,布置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功能区块。 3、对马庄农家乐要进行细化分解。 相应修改: 1、优化岛屿岸线,增加了绿地景观、岸线景观和湿地景观设计。
马庄鸟瞰图
马庄农居改造效果图一
马庄农居改造效果图二
潘安文化创意产业园总平面
潘安文化创意产业园总体鸟瞰图
潘安文化创意产业园单体鸟瞰图
汇报完毕
谢谢观赏……
概念规划总平面
7、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近期(核心区):2010—2013年; 远期(控制区):2014—2020年。 近期规划建设范围为核心区的范围,规划建设目标是提高潘安湖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创立潘安湖湿地公园 旅游品牌。具体措施是通过完善湿地生态系统、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景观观赏价值,重点放在 核心区的景点建设上;游览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对马庄的改造与在利用及入口服务区等的建设,同时明确了 各个阶段的建设目标及内容。 远期规划建设范围为控制区范围。规划建设目标是将潘安湖湿地公园打造生态和谐、产业结构优良、经济 高效的生态经济区。具体措施是对控制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生态居住 环境,提高总体环境质量。 8、对马庄农家乐区块、核心游览区块、核心游览区外围区块三个区块分别进行近期三年内的建设内容进 行详细估算。
5、进一步深化马庄民俗村规划,优化内部水系和道路网络,结合水系和游步道增加部分景点, 完善各类配套设施,突出马庄的“历史文化、水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四大文化特色。
6、考虑到嘉年华公园的建筑形态会与湿地公园整体风格不协调,因此取消将嘉年华布置在湿地公园内的设想; 考虑到湿地景区的静谧性,西部风情公园移至马庄北侧,与马庄进行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7、通过与相关部门的衔接,确定北线和南线两条引水路线和排水路线。引水路线:北线为 日常主要引水路线,引屯头河西端水入潘安湖;当北线引水不能满足湿地正常景观水位时,将 通过南线进行引水,南线主要是根据现状水系引不老河水入潘安湖。 排水路线:采用自排与强排相结合的方式将潘安湖的水排入屯头河东端。
8、降低北部的办公、研发用地面积,增加居住用地面积。考虑到实际情况、实施难度和土地利用效率, 将临徐高速南移,权台、瓦店等村庄土地得以统一利用,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应修改: 1、进一步优化潘安湖的水质进化流程,通过种植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逐步净化。同时明确水系的进 出口位置,并在屯头河、不老河及310国道以北的进、排水口设置河流水闸,用来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共5 处。 2、增加雨水、污水工程等专项规划内容。
3、在310国道以北新建一条9 米宽的辅道,通过辅道缓解310国 道等道路的交通压力,同时经辅 道可直达景区主入口,提高了景 区的可达性。 4、根据湿地开发时序,将水 上游船路线分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游船路线:以湿地中心水 域的水上观光路线为主,结合车 行道及步行道路构成了完善的交 通系统。 远期游船路线:由湿地中心区 块向外部延伸,北部延伸至生态 休闲区、农耕体验区;南部延伸 至生态水上游乐园,东部延伸至 徐贾快速路以东的广阔水域、西 部延伸至马庄内部形成通达的水 上观光
概念规划总平面
三、关于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的审查意见(2010年9月7日,地点:贾汪区政府) 1、规划要借鉴原清华、 天津设计单位规划设计方案 的优点,在水体净化,功能 分区和景点设置方面进一步 优化。 2、进一步优化交通体系, 人行道、车行道、旅游线路 要相互协调, 并与景点设置 相互衔接,满足交通、游览、 观景的需要;结合核心区的 开发调整游船交通换乘站的 位置;要充分考虑乡村俱乐 部的出行问题。 3、考虑到实施步骤, 提出近期、远期换乘中心概 念 近期换乘中心:主要换乘 中心,位于景区主入口处; 次要换乘中心位于景区次入 口处。 远期换乘中心:主要换乘 中心,位于西城大道与观光 铁路的交叉处;次要换乘中 心位于四环路与青大路的交 叉处。
历次成果
投标成果
概念规划总平面
一、关于《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设计》的意见和建议(2010年8月评标后) 1、景区功能安排太多,凌乱,湿地功能不凸显。 2、核心景区内的道路交通系统应再优化(步行道、游船线路),缺少环形车行道。 3、景区入口处建筑布局太密,限制了空间的拓展。 4、己实施的项目(乡村休闲俱乐部)没有在图中表现,没有很好结合实际。 相应修改: 1、吸收其他招标单位优点,扩大了规划范围。 2、简化景区功能,去除部分繁冗的功能,强化景区服务功能,充分体现“最美的乡村湿地” 这一主题。 3、优化景区道路交通系统,增加一条内部环形车道,方便景区内部车辆通行;增加了串联 重要景点的步行道和水上游船游览线路,并在景区内设置多处游船码头,作为水陆游览换乘的 枢纽。 4、景区入口减低建筑密度,适当增加了岛屿的面积,作为湿地公园风貌的展示窗口。 5、增加了己实施的项目(乡村休闲俱乐部),结合其布置与生态休闲、乡村休闲相关的项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