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乔布斯与苹果的故事

乔布斯与苹果的故事

乔布斯与苹果的故事
班级:12国商(海本)
童年时期
1956年,史蒂夫乔布斯被史蒂夫保罗和克拉拉收养。
乔布斯是养子,父母经常对他说,"你是一个非常特别的 孩子,是我们精心挑选的." 因此,植根于乔布斯的理念就 是,他是独一无二的, 特别的.让孩子有一种欣赏自我的信 念,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特别重要。 小乔布斯有一股叛逆的劲,他讨厌向权威低头.刚上小 学时,他讨厌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联合另外一个男孩一 起捣蛋,他们一手捏造了"学校宠物日"活动。又把同学的 自行车秘密锁互换,害得同学解密到夜深才归家;还在老 师的凳子地下放炸药......然而父亲爱儿子,并且确信小 乔布斯绝非庸才,他很清楚地要求学校也能像他一样看 待他的儿子。他对老师说,"这不是他的错。如果你们 不能够使他对学习感兴趣,这是你们的错。"
蓝盒子
第一个苹果公司车库
乔布斯家的车库,AppleⅠ和AppleⅡ就是在 这里问世
1971年,16岁的斯蒂夫· 乔布斯和21岁的 斯蒂夫· 沃兹尼亚克经朋友介绍而结识。 1976年,乔布斯成功说服沃兹装配机器之 余更拿去推销,他们另一位朋友,罗· 韦恩 (Ron Wayne)也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日 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
完美产品Macintash—IMAC前身
麦金塔电脑(Macintosh),香港俗称Mac机,内 地也称作苹果机或麦金托什机 ,是对苹果PC中一系 列产品的称谓。首款Mac于1984年1月24日发布,是 苹果公司继Lisa后第二款具备图形界面的PC产品。
2013-11-26
Macintash销售业绩
这种结构使公司运输成本降低。苹果也可 以利用其技能(例如在营销或领域硬件/软件/ 应用开发)在所有最核心的功能上。不过, 这并不代表是一个纯粹的地理结构,因为零 售经营部门不构成一个地理区域。因此有可 能协调或沟通方面会出现两者间的细分市场, 美国和日本在零售经营部分以及在美洲和日 本经营部门。
乔布斯离职后的苹果
在离开乔布斯的历史中,苹果公司大部分时候面临 的问题并不是他们的产品叫好不叫座。实际上,那个阶 段,由于在管理上缺乏重点,苹果根本无法制造出好的 产品。
另一个大问题是CEO们分化了苹果的品牌,并将与 其他公司的合作看作是在PC领域竞争的主要方式。在 1990年代初期,苹果试图同时将Apple II和Macintosh两 款电脑推向两类不同的用户;即便在Apple II退休之后, 苹果仍旧开始生产许多型号不同却非常相似的 Macintosh电脑,这使消费者感到迷惑。与此同时,微 软让Windows变得对普通用户更加友好,并最终将IE浏 览器捆绑到各个版本的Windows中,这使得Windows处 于领先地位。 2013-11-26
经营结构:苹果公司主要是使用地理结构管理其
业务。其经营部门主要是在美洲,欧洲,日本,零售。 美洲部分包括北美和南美。欧洲部分包括欧洲国家以及 中东和非洲。日本部分只包括日本。苹果公司在美国经 营零售商店,也在日本东京开设了国际商店。其它经营 领域包括亚太地区,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和亚洲,以及子 公司。
青年时期
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
蓝盒子(英语:Blue Box)是用来破解
电话系统的工具,内建电子零件,可模仿电 信营运商的拨话控制讯号。蓝盒子常被用来
拨打免费电话,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共同制
造蓝盒子并出售,差点被警察抓到。
乔布斯后来回想道:“我百分之 百确定,没有蓝盒子就没有苹果公司。 沃兹和我学会怎样一起工作,我们也 在解决技术难题和将发明投入生产的 过程中获得了自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新造就了苹果的成功
苹果电脑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的技 术和外形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 是很多人无法实现的。苹果从不因循守 旧,总是用于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 断推出更时尚更具魅力的新产品。 在信息时代,苹果是炫、酷的代名词。
2013-11-26
IMac—看起来像是外星来的
1998乔布斯推出了苹果标志性的新产品,也是一个新纪 元的开端。它履行了“非同凡想”的承诺。计算机不再是 米色的方形主机和显示器、缠得一团糟的电线和厚厚的安 装手册;在你面前的是一部友好的、生气蓬勃的装置,手 感顺滑、赏心悦目,就像一只知更鸟的蛋。
1996年,苹果公司重新雇佣乔布斯作为其营销顾问, 并于1997年收购乔布斯的Next公司,自此乔布斯终于实 现回归。 在回归苹果的第一年,乔布斯并没有急于证明自己, 而是先担任临时CEO,年薪仅有1美元 受命于危难之际,乔布斯果敢地发挥了首席执行官的 权威,对奄奄一息的苹果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乔 布斯首先改组了董事会,然后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 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营运费用。 他仔细研究苹果公司衰败的Ô因之后,意识到苹果必须抓 住互联网发展的浪潮,现在苹果公司必须要生产出一种 更加实用的电脑。
这种设备、软件和在线商店的完美有效结合,很快 颠覆了音乐产业,并给苹果带来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然而苹果不是第一家推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公司。 竞争对手如帝盟多媒体公司(Diamond Multimedia) 的 Rio品牌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曾经在市场上同样成功, 直到它们被苹果超越。
2013-11-26
苹果电脑的销售“大旋涡”不停地变大。乔布斯仍 旧生活在他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他认为这只是夏季经 济委靡不振的反映。斯卡利再也不能任凭乔布斯摆布 了,瞒着乔布斯向董事会递交了申请,觉得乔布斯不 具备经营公司的能力,是时候让他离开了。
1985年4月11日,面对着这么多辞呈,面对着积压 在公司仓库里数量庞大的苹果二号电脑和“麦金塔” 电脑,面对着“麦金塔”电脑的销量一直低于预计销 量的1/10的情况,苹果公司董事会最终作出了重大决 定:乔布斯不再担任“麦金塔”电脑研发组的负责人, 他的职位由加塞接替,而实权牢牢地被斯卡利抓在了 手中。
2013-11-26
苹果公司的第一款产品AppleⅠ
AppleⅠ的设计理念很简单:显示屏用 电视屏幕代替。主机比同等级零件用得少 圆滑线;易用性和对环境的关注。
2013-11-26
苹果的主打产品 AppleⅡ
AppleⅡ的设计理念:
第一次有塑料外壳; 第一次自带电源装置而无需风扇; 第一次装有英特尔动态RAM; 第一次在主板上带有48K 容量; 第一次可玩彩色游戏; 第一次设内置扬声器接口; 第一次装上游戏控制键; 第一次具有高分辨率图形功能; 第一次实现CPU和主板共享RAM。
乔布斯离职期间苹果的股市价格
2013-11-26
离开苹果后的乔布斯
1985年,乔布斯离开Apple 1986年,创建Next电脑公司,收购Pixar电脑动画 工作室 1995年,皮克斯( Pixar )股票上市
1995年,《玩具总动员》在全美上映乔布斯坐拥 10亿美金的身价
2013-11-26
苹果新的起点—乔布斯的回归
四格战略法
2013-11-26
Think different理念,筑就不凡的设计
Think different是苹果公司的口号,也是每个 人的权利,它是苹果公司为所有的个人提供的生 活理念。
杰夫曾嘲笑乔布斯:“不懂界面,只知道包装, 把苹果变成了一个盒子很漂亮的玩意”。然而包 装却将苹果推向了成功的宝座。
2013-11-26
IPod与ITunes
三年之后,2001年,苹果发布了其标志性的便携式 媒体播放器iPod。这款播放器需要与iTunes软件结合, 这样用户可以将音乐和其他内容从iPod同步到电脑中。 同时,iTunes软件还提供了与苹果在线商店的无缝连 接,用户可以从这个商店里购买和下载所需要的内容。
2013-11-26
销售业绩
拉斯维加斯的展会上,凭借着别具一格的设计, 创新的配置Apple II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作为当时最 好的电脑,Apple II很快吸引到了无数软件开发者。 苹果Ⅱ的销售大幅度上升,苹果的销售量在1979 年上升到7000万美元,1980年达到1.17亿美元, 1982年达到3.35亿美元。到1983年,苹果Ⅱ每月销 售超过33000台,当年销售额近6亿美元,进入了 《财富》杂志全球500家企业的行列。当时苹果公司 刚创立5年,是500家企业中最年轻的公司。
2013-11-26
在其创办初期,公司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向世 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然而正是这种价值观 造就了苹果的成功。
1.苹果公司原有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 值观。 2.公司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 3.公司一直以这种独创精神为傲。
2013-11-26
乔布斯性格很孤僻,经常待在自己 的“工作室”里研究他老爸的工具。
保罗传授给儿子的,不仅是不仅是
他对电子产品的痴迷,还有他对工
艺精致的完美追求。
史蒂夫曾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他可以修 好任何东西,让它们重新变得有用,还能将任何 机器拆开,再重新组装起来。这可以说是我在制 造业方面的启蒙。发现我开始对电子设备感兴趣 后,他就总给我带回来一些东西,让我练习拆开 和再组装。”
在麦金塔发布百日之后,定价九千万美元的 麦金 塔电脑销售量达到7万台;到1984年底,累计卖出的 数量是27万台。但随后却直线下降。
Macintash研发小组
2013-11-26
Macintash的弊端
竞争对手微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微软也 模仿苹果的Macintosh图形操作系统做出了 Windows图形操作系统。虽然当时Windows操作 系统比在苹果Macintosh操作系统测试效果差, 但消费者可以用。 由于当时苹果系统不开放,微软操作系统开放。 Windows3.0在1989的应用软件数量只有1000个, 到了1996年,数量就超过了3万个。正是因为拥 有如此之多的应用软件,才最终保证了绝大部分 用户选择了Windows。
2013-11-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