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教案
讲授新课
一、抢 答 环 节
(3min)
二、播放视频,老师
补充讲解(23min)
通过视频大概
了解到中国古代计
数方式、中国对于数
字含义的理解、“后
宫”的几何级数问
题、方程问题、中国
剩余定理、秦九昭等
问题。同时老师在黑
板上大致板书主要
通过视频播放了
内容并讲解。
解历史,讲述历
三、大 致 讲 解 数 学 史上的三次危机 (5min) 1.无理数的发现
2017 年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数学史
科目 课时
数学史 1
初一初二学
邓婉慧、邓颖
教学对象
提供者
生
琪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数学史不仅是单纯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揭示数学的奥秘, 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本课主要选取了中国数学发展历史视频、数学史上的三 次危机为主要内容,采取课堂互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展示的方式进行教 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视频了解中国历史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 面。 2.通过了解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进而提高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创新意识。 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数学史,培养同学们对数学和数学史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互动学习,上台展示,提高同学们的合作意识以及敢于展现自己的自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课程学习者为初一初二学生,关于数学史了解甚少,仅仅停留在数学课本、 题目之中,所以通过数学史的课程来加强同学们对于数学的认识,提高学习热 情。 2.考虑到同学们的知识面的问题,在选择数学史课程内容上,尽量选择比较接近 课本,接近生活,简单易懂的知识点。 3.因为同学们比较厌烦传统的枯燥授课方式,所以选择视频播放、问题讨论、 上台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通过播放视频,了解中国历史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视频简单易懂, 幽默搞笑,丰富课堂的气氛。 2.通过讲述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进而提出第三次危机——悖论的产生,提出 悖论的相关问题,供同学们讨论。 3.通过提问互动以及课堂讨论、上台展示的方式提高课堂的积极性。
所有不自己刮脸的
人刮脸”。那谁来给
他刮脸?
巩固练习 无
归纳小结
小结课堂所学内容
学生自主归纳所学内 容
作业安排 自主学习视频中所提到的问题
教学流程图
介绍课程安排,提出问题
学生抢答
视频播放学生讨 论Fra bibliotek展示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归纳
设计一份评价表供其余老师家长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1.留下视频,让有兴趣的学生观看,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2.学习数学史能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 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 。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习环境:课室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将全班同学大致均 分为三个小组。 2.提出两个问题进行 学生进行抢答 抢答,按照抢答先 后,确定上台展示环 节的顺序。
设计意图及资源 准备
通过抢答形式的 小组竞赛,提高 同学们的兴趣, 调动课堂氛围。
学生自主讨论教师提 出的问题,并且上台展 示。
史上的三次数学 危机进一步打开 数学史的大门, 同时通过讨论展
2.无 穷 小 是 零 吗 ?
示提高同学们自
(只提到不详细讲
主学习的能力。
解)
3.悖论的产生
四、提 出 一 道 悖 论
问题,供学生们讨论
上台展示(15min)
悖论问题是:小
城里的理发师放出
豪言:“我只帮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