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测量平差第五章
函数 VTPV = min的V 值,在数学中就是求函数的
条件极值问题。
§5.1 条件平差原理
一、基础方程及其解
设有r个平差值线性条件方程: ab11 LLˆˆ11 ab22 LLˆˆ22 bann LLˆˆnn ba00 00
r1Lˆ1 r2 Lˆ2 rn Lˆn r0 0
§5.2 条件方程
三、以坐标为观测值的条件方程
1.直角与直线型的的条件方程
则有:
§5.2 条件方程
将其代入
2.距离型的条件方程 条件方程: 线性化: 常数项:
§5.3 精度评定
随机模型:
D
ˆ 02Q
ˆ
2 0
P
1
一、单位权方差的估值公式
— r为自由度(也是多余观测数
)
二、协因数阵的计算
ˆˆ PC
ˆˆ
ˆ0
Qˆˆ 6
§5.1 条件平差原理
解:n 4,t 2,r n t 2
§5.1 条件平差原理
§5.2 条件方程
一、测角网条件方程
圆周条件只有一个!
图形条件不只列 三个,但独立的 只有三个!
§5.2 条件方程
各边均与D有关,即以D为极,故称为极条件。 在中点多边形测角网中,ai、bi、ci通常按顺时针编号,且ci以 中点为顶点,称为圆周角或间隔角;ai称为求距角;bi称为传 距角。这样,在列极条件时规律性很强!
1
1
v1
AP1AT K W 0
1v2
9
0
4Ka 12 0
vv43
Ka 3
Lˆ1 Lˆ2
Lˆ3 Lˆ4
L1
L2
L3 L4
v1 v2 v3 v4
值 Lˆ L V 。
5.为了检查平差计算的正确性,常用平差值 重新 列出平差值条件方程式,看其是否满足方程。
§5.1 条件平差原理
三、例题
解:n 3,t 2,r n t 1
Lˆi Li Vi
§5.1 条件平差原理
§5.1 条件平差原理
解:n 4,t 2,r n t 2
ˆ Hˆ C HA hˆ1
一般地,设平差值函数为:
§5.3 精度评定
其矩阵形式为:
—— 称为权函数式!
§5.3 精度评定
§5.3 精度评定
A
1 0
1 0
1 0
0 1
0 1
0 1
§5.3 精度评定
例(补)已知:
L1 573216
Lˆ和ˆ 求: ˆ PC
精品课件!
§5.3 精度评定
2.求观测量平差值函数的中误差:
①求单位权中误差 1
3
V T PV 3 3 3 3
1
3 36
1 3
1 3
②求观测量平差值函数的协因数
ˆPC PA Lˆ1 Lˆ2 168058'39''
几何 多余
条件方程数
模 型 观 测 图形条件 圆周条件 极条件
三角形
1
1
0
0
大地四边形
4
3
中点多边形 n
n
0
1
1
1
§5.2 条件方程
二、测边网条件方程
几何模型
多余观测
条件方程数 (图 形 条 件)
三角形
0
0
大地四边形
1
1
中点多边形
1
1
列立测边网图形条件基本思想: 第一步:根据边长求出网中内角,列出角度间应满足的条件; 第二步:建立边长改正数与角度改正数的关系式; 第三步:以边长改正数代替角度改正数即可。
ˆ ˆPC [1 1 0
ˆ 0
V T PV r
36 6 1
0]
Lˆ1 Lˆ2 Lˆ3 Lˆ4
38
2321
f 1 1 0 0T
Qˆˆ f TQf (AQf )T Naa1AQf f TQf f TQAT Naa1AQf
2.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根据
2 i
Q2
0 ii
知:
要计算平差值函数的中误差,首先要求出
2 0
;
ˆ 然后,根据协因数传播律求出平差值函数 的协因数 Qˆˆ ;
最后,根据Qˆˆ 求得平差值函数的中误差 ˆ 。
§5.3 精度评定
如在例5-2中,为求C点平差高程可建立如下平差值函数式:
a1v1 a2v2 anvn wa 0
将Lˆi Li Vi代入上式,可得: b1v1 b2v2 bn vn wb 0
r1v1 r2v2 rnvn wr 0
式中常数项为:
wa a1L1 a2L2 an Ln a0 wbb1L1 b2L2 bnLn b0 wr r1L1 r2L2 rnLn r0
A)dSb
(Sc
Sb
cos
A)dSc ]
由图5-10知: SbSc sin A Sbhb (2倍三角形面积) Saha
Sb Sc cos A Sa cos C,Sc Sb cos A Sa cos B
代入上式,得:
dA
1 ha
(dSa
cos CdSb
cos
BdS c )
573213
73
0305
1265125
1023317
1 V P1AT K
1
1
1
3
1
3
3
1
3
11
3
精品课件!
2.角度改正数与边长改正数的关系式
在图5-10中:S
2 a
Sb2
Sc2
2SbSc
cos
A
微分得:2SadSa (2Sb 2Sc cos A)dSb (2Sc 2Sb cos A)dSc 2SbSc sin AdA
dA
1 SbSc sin
A [SadSa
(Sb
Sc
cos
令:
L EL
或:
Z
W K V
A
L
A0
N
W 1
aa
QAT K
Lˆ L V
L
§5.3 精度评定
条件平差基本向量的协因数阵
L
W
K
V
Lˆ
L
Q
QAT -QATNaa-1
-QVV
Q-QATNaa-1AQ
式中:
K
r1
[ka
kb
kr ]T
— 称为联系数向量
将对V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得: d 2V T P 2KT A 0
dV
即:V T P KT A
PTV AT K
PV AT K
或: V P1AT K QAT K
§5.1 条件平差原理
1.基础方程
AV W 0 — 条件方程(r个)
§5.2 条件方程
1.以角度改正数表示的图形条件方程 ˆ1 ˆ2 ˆ3 360 0 v1 v2 v3 w 0
w 1 2 3 360
ˆ1 ˆ2 ˆ3 0
v1 v2 v3 w 0
w 1 2 3
1.求观测量的平差值:
L
L2 LL43
730308
1265128
1023320
PA 382321
①列立条件方程式
Lˆ1 Lˆ2 Lˆ3 Lˆ4 360 0 P E
②组成并解算法方程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0
1
1[0.25][1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0
11
10
③求观测量平差值函数的中误差
或vA
ha (vSa
cos CvSb
cos BvSc )
§5.2 条件方程
3.以边长改正数表示的图形条件方程(以图5-8为例)
B
vA
ha (vSa
cos CvSb
cos BvSc
)
C
v1 h1 (vS5 cos ABCvS1 cos ACBvS2 )
§5.0 概 述
通过第四章的学习,我们知道条件平差的数学模型如下:
条件平差 数学模型
函数模型
随机模型 平差准则
A Lˆ
rn n1
A0
r1
0
r1
AV W 0
条件方程
(W AL A0 )
D
nn
2 0
Q
nn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