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第一章一、什么是景观?狭义的景观是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二、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如何理解景观要素和景观结构成分?景观要素:景观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称为景观要素。
景观结构成分:景观结构成分是生态学性质和自然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是对景观要素从空间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时的重新划分。
三、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1、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2、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3、景观动态(即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4、景观规划与管理(即根据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及其相互制约和影响机制,制定景观恢复、保护、建设和管理的计划和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措施和对策)。
四、景观生态学有哪些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第二章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1.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2.等级系统理论3.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4.时空尺度5.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6.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7.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8.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系统内部不断增加的熵达到并维持这种新的远离热力学平衡态,故称这种新的稳定结构为耗散结构,它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出现的有序结构,它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因而被看作是一个自组织过程。
等级结构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什么意义?特定的问题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去研究,也就是在一定的生态系统等级水平加以研究,还需要在起相邻的上下不同等级水平和尺度上去考察其效应和控制机制。
二、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有哪些?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景观生态研究的尺度性原理、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景观的文化性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第三章一、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二、全球气候变化对景观有哪些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会显著改变现在地球植被类型和比例,亚热带森林、极地沙漠、冻原和北方森林的面积将大幅度下降,而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会大面积增加;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改变沿海生态系统,造成一些物种的局部灭绝;全球气候变化还会对全球生物多样化、土地利用格局及降雨模式等产生间接影响,进而影响或改变人类的未来发展。
三、地球表面的植被有哪些类型?森林、草原、荒漠、冻原、隐域植被植被对景观的作用有哪些?1.植被类型与景观异质性。
植被类型的差异即是反映群落外貌等特征的差异,从而表现为不同的景观;2.植被的动态与景观变化。
植被季相变化和年际变化反映出景观的变化;3.植被对地貌过程的改变和控制作用;4.植被为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
四、什么是干扰和干扰状况?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干扰状况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如干扰发生的规模、强度、频率、分布和周期等)的综合。
干扰有哪些类型?干扰按其生产源可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按其发生的范围可分为小规模的细尺度干扰或小型干扰和大规模的粗尺度干扰或大型干扰;干扰按其功能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干扰按其性质可分为破坏性干扰和增益性干扰。
五、干扰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如何?①景观异质性与干扰频率呈负相关,中等干扰假说理论认为:在没有干扰存在时,景观水平趋向于均质性,强烈干扰则既可能增加异质性,有可能减少异质性。
②适度干扰常可带来更多的镶嵌体或走廊,使物种能对生境充分利用并引起生态位的分化,从而迅速增加景观异质性。
③一般认为低度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而中高度的干扰会降低景观异质性。
第四章一、什么是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景观结构:景观中景观要素的类型、分类属性及其数量关系特征。
景观格局:是景观空间结构特征有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景观模型结构主要有哪些?斑块-廊道-本底模型、网络-结点模型、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模型二、简述斑块-廊道-本底模型、网络-结点模型的要点斑块-廊道-本底模型:将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本底3种基本类型,来描述景观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并将景观规划和管理看成对着3类成分的调节和控制。
网络-结点模型:是描述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的重要模型,廊道、结点和网眼是基本结构成分。
三、斑块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环境资源斑块(相当稳定并与干扰无关;存留时间长,周转率较低)干扰斑块(消失得最快,平均年龄最短,周转速率最高)残存斑块(基质受到广泛干扰而本身未受干扰;残余斑块的周转率取决于环境恢复速率)引入斑块(人的管理,存留时间长,其分布面广、量大,遍及全球且影响深远。
)四、廊道有哪些基本结构特征?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曲度、宽度、连通性、间断区和结点、廊道宽度、廊道结构廊道有哪些景观生态功能?传输通道功能、过滤和屏障功能、生境功能、物种源-汇功能廊道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1、线性廊道:很窄,主要由边缘种组成。
2、带状廊道:廊道是较宽条带。
其宽度是可以造成一个内部环境,含有内部种,每个侧面都存在边缘效应。
3、河流廊道:是沿河流分布的,与周围基质不同的植被带。
包括水道、河床、河岸植被组成。
五、什么是网络?网络是由相互连接的廊道或者通过廊道在空间上联系起来的斑块构成的网络状结构。
六、什么是生态交错带?什么是边际效应?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渡带,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
边际效应也叫边缘效应,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七、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层次?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八、景观异质性的类型有哪些?空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九、景观异质性的来源有哪些?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生态演替、干扰十、如何理解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1、景观异质性导致生物多样性2、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互相促进3、森林破碎化导致生物多样化下降第五章一、什么是景观生态流?景观生态流是指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过程。
景观生态流有哪些类型? 景观生态流基本动力和媒介物各是什么?类型:空气流、水流、养分流、动物流、植物流基本动力:扩散、重力和运动媒介物:风、水、动物、重力和人。
二、什么是景观过程和景观功能?景观过程:本质是景观流的发生发展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
景观功能:景观内能量和物质的流动所引起景观要素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表现的生态效应。
三、动物在景观内的运动方式有哪些?巢区活动、散布和迁徙四、城市景观的生产功能有什么?生物生产(生物初、次级生产)、非生物生产(正、负物质生产;非物质生产)五、景观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景观的生态功能不同于生物生产功能,它主要表现为公益价值,如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物种和遗传资源,太阳能和二氧化碳的固定,区域气候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及保护,污染物的吸收及降解,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护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稳定,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第六章一、如何理解景观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态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景观的抗干扰能力;二是生态系统受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景观的恢复能力。
二、什么是景观变化?景观变化的驱动力有哪些?景观变化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也称景观动态。
自然因子:地质地貌的形成;气候的影响;动植物的定居;土壤的发育;自然干扰人为因子:城市建设、水利建设三、什么是景观破碎化?景观破碎化是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更多的用来描述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好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
四、景观破碎化的空间过程有哪些类型?穿孔、分割、破碎化、收缩、磨蚀五、人类对景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作用;2、人类对管理景观的改造作用;3、人类对人工景观的构建作用。
六、如何理解景观生态建设的定义、核心思想和内容。
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核心思想:指应用生态学规律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组织可更新自然资源的生产和生态系统管理,实行积极的生态平衡,创建适于人类生存的新环境。
这是景观生态建设思想的基础。
内容: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控制人类生活方式与强度,恢复景观生态功能;按生态学规律进行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生产活动;依据师法自然原理,建设与自然系统和谐协调的新型人工景观。
第七章一、什么是景观分类? 什么是景观评价?景观生态分类就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景观评价是对景观属性的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用方案进行综合判定的过程。
二、景观评价的步骤有哪些方面?1、确定待评价景观的空间地理及时间跨度;2、收集资料,构建景观信息系统,划分景观类型;3、构建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景观属性;4、景观健康或景观适宜性或景观价值评价及等级划分;5、报表及景观评价图的编制。
第八章什么是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协调发展。
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综合整体性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社会广泛参与原则、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