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是各族人民举国同庆共享喜悦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历史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中国的生产力总量从公元170年(东汉)到1820年间(清朝中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一直占1/4到1/3以上。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领先长达14个世纪以上。
只是由于封建制度延续时间太长,在16—18世纪,西欧各国相继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中国仍停滞在封建社会,才逐步落伍了。
在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法国、沙俄、日本、美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国家,就处心积虑地向中国扩张,侵略中国。
1840年前的40年,西方列强就从中国掠去26000多万两银元以上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8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
历史惨不忍睹,记忆难以逝去。
还是用事实说话吧。
从鸦片战争到清朝覆灭的71年间,在帝国主义的炮舰威逼下,中国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从清朝覆灭到全国解放前夕的38年间,中国又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合计1000多个。
被迫割让占领瓜分中国领土3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到1/3以上。
下面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简要地概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方式、手段、罪行和特点。
(1)军事侵略。
首先,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
它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近代百年,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致使国都三次沦陷。
其中,大规模的战争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0—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
仅从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10多次。
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列强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外国侵略者还屠杀了大批中国人,如旅顺大屠杀等。
这些自称为“西方文明传播者”的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
其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每一次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此割占中国领土,强占中国租界,强租中国港湾,并且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仅俄国在19世纪后半叶就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通过战争和武力威胁,列强割走香港、台湾,“租借”澳门,侵夺、蚕食了大片国土。
仅仅百年,便有18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侵占,分别相当于3个法国、5个德国、7个英国的面积。
其间,中国与外国先后签订了1100多项条约、章程,其中大部分是帝国主义迫使中国接受的不平等条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司法、文化教育各个方面。
正像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全权专使额尔金谈到《天津条约》时说的那样,这些条约是“用手枪抵在咽喉上逼勒而成的”。
俄国控制了长城以北,英国控制了长江流域,法国控制了两广和云南,德国控制了山东半岛,日本控制了辽东、台湾和福建,祖国的大好河山,就这样任人宰割,四分五裂。
谭嗣同声泪俱下地高呼:“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第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来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
如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朝地方政府缴纳广州赎城费600万元(银元),通过《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100万元(银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各得800万两白银的赔款。
甲午战争后,日本共从中国获得2.315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日本年收入的4.5倍。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额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以及各省的地方赔款,本息合计达近10亿两之巨。
至少相当于清政府12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遭受过如此频繁、惨重的战争伤害?又有哪个国家在支付了自己年收入3倍乃至12倍的赔款后,还能指望得到发展?“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邹容:《有感》)国家一旦失去主权,人民的生命与尊严也就没有了保障。
不仅如此,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和珍宝,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侵略者自己承认,他们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这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践踏文明的野蛮本性。
(2)政治控制。
首先,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当然这种对中国的政治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在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侵略者还只是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投降派贵族大臣,如琦善等人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法,在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同时,表示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才终于使清政府基本屈服。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这就是说,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列强的公使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驻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一步步成为了清政府的“太上皇”。
其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帝国主义列强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为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他们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对义和团运动更是进行了残酷镇压。
英军血洗定海、镇江,日军对旅顺屠城,俄军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赶尽杀绝,沙基惨案、五卅惨案、济南惨案,以及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可以说,为摧毁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侵略者进行了最为野蛮的持续杀戮。
“东亚病夫”,这就是洋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猪仔”,这就是对被骗卖到海外华侨的蔑称!爱国诗人丘逢甲曾经愤怒地指出:“英之在香港,以狗与华人并论;俄之在旅大,则人与牛马同税”。
在旧上海外滩公园,则设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
在殖民者眼中,中国人就是牛马猪狗,甚至不如,否则,怎么可能使出扫射、枪刺、挖心等高达170余种的虐杀手法?第三,扶植并收买代理人。
为了控制中国政治,把中国政府变成自己的驯服工具,资本——帝国主义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
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
到清末民初又支持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并扶植各派系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和进行混战。
这些人曾都是列强扶植的对象。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系、皖系、奉系和若干小派系,各自投靠帝国主义,充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走狗,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3)经济掠夺。
首先,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在那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
通商口岸大多成了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其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
列强通过《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和《天津条约》逐步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到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1898年,中国海关关税作为外国借款抵押担保,用于赔款。
甲午战争后,税收抵押由海关关税扩大到内地的消费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全部关税和盐税。
第三,实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产阶级凭借种种特权,对中国开展了以商品输出为中心的经济侵略,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来源地。
甲午战争后,随着世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大量工厂,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炮舰掩盖下疯狂掠夺。
帝国主义在华的资本疯狂地增长,由20世纪初的1509.3百万美元,发展到1930年的3487.6百万美元,1936年的4285.4百万美元,1941年的9161.8百万美元,27年中增长了5.07倍。
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收入是它投资的10.6倍,换句话说,利润高达2120%。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投资,不只是一种资本输入制度,而且是一种资本掠取制度,具有双重的超经济剥削性质。
第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列强在中国设立银行,开采煤矿,控制交通运输,强迫清政府举借外债偿付战争赔款,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形成了垄断地位,帝国主义的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也造成严重破坏,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并被纳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比如,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拥有雄厚的实力,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中国设立了上万家洋行和贸易公司(1930年为8297家),控制了中国90%的进出口贸易。
把持的铁路达到92%。
“以借贷形式控制中国,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一种重要手段”。
1898—1911年间,清政府借外债110项,外债累计超过12亿银两。
借贷附有极其苛刻的条件,具有极大的掠夺性和奴役性。
利息很高,折扣很大,以关盐税作担保。
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关税和盐税,等于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借贷成为帝国主义操纵中国内政和束缚中国人民的锁链。
(4)文化渗透。
首先,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
19世纪60—90年代,各地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并不是偶然的。
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他们在中国创办报刊,反映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
此外,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企图美化侵略,麻醉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