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低收入群体的设计

为低收入群体的设计

我的论文(七)为低收入群体的设计(2009-05-14 12:43:00)转载▼标签:杂谈为城市低收入群体设计:以拾荒者为例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主要任务,一切的事物的展开都要以它为基础。

从微观的从层面来看,就是大众的生活领域——衣、食、住、行、用、喜、乐、悲、哀等。

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低收入群体占据的人口的大部分比例,因此他们的生活应当受到重视。

拾荒者食低收入群体中典型的一类群体,这里将就以他们为例进行研究和设计。

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不高,因此在消费社会中往往被忽视,这也正造就了迫切的需求和巨大的设计空间。

设计师应当唤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这些低收入者设计。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责任低收入拾荒者“和谐社会”这个词并不陌生,这是中国当前主要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所遇到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生活方式。

工业设计所扮演的角色是生活方式这个问题的解决者,也就是依靠创新设计提供新的生活方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说文》这样解释:和,相应也。

也就是要适合,适应。

谐的意思也是要配合得当。

和谐,以就是要各组成部分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社会系统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组成和谐社会的各个组成成分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都必须得到重视。

但是不难发现,中国的设计师们更倾向于为那些买能力和消费能力较强的高收入群体设计,那些娱乐休闲类、动保健类和一些高档的电子类产品和奢侈品的设计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某些产品例如手机、mp3、小饰品、服装等产品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过渡设计现象。

而购买能力相对较弱的低收入群体往往被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要求都的不到满足,生活也及其的不便。

城市都会由存在街头的地摊、小吃摊、报刊零售点等违章经营等现象。

城管开着车来驱赶这些违章的经营的摊点,小摊小贩推着车四处逃窜也是我们常见的场景。

城市中会有所谓的“贫民窟”,那里也是城市要重点规划和重新建设的地方,但是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

这些都是由于忽视了低收入群体所造成的。

这一部分人由于收入较低,生活水平有限,又合适的产品来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因此才会出于这种很差的环境当中。

他们要改善现有的条件的愿望非常的强烈,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和设计空间。

作为一名设计师应当担当起责任,为这样的一群人解决他们生活和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和谐城市建设与城市低收入群体不可否认,和谐城市建设中最为突出的“不和谐”因素是低收入群体,城市低收入群体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研究对象。

城市化进程的“跨越式突进”,城市外来人口剧增,农民工现象、“清欠风暴”都凸显出农民工的命运;与此同时,城市产业转向和市场转型,导致了大量工厂倒闭、工人下岗。

低收入人群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城市最不和谐的社会现象。

以廉价出租屋为核心的“城中村”、“城边村”为例:用地功能混乱,违章建筑林立,电力、电讯、供水、煤气管道等市政建设和公共设施缺乏,垃圾成灾,安全隐患大;人口结构复杂,社会治安、教育问题严重。

现有社会学、经济学研究多偏重于通过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创新进行宏观调控,鲜有针对具体问题的改善和应对措施。

因此,从低收入群体的衣、食、住、行、用、乐等生活状态入手,通过资源重组并以系统的、具体的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缓解甚至解决现有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促进城市低收入群体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隐藏在“脏、乱、差”的表面问题背后的是,低收入人群对自己生活价值的彻底否定及失落。

摩天大楼与破屋危房一街之隔,现代生活与生存状态天壤之别,促使低收入人群对自身生活价值的认识的迷失。

最为典型的是,低收入人群对高科技有恐惧感,接受能力极差,其生活方式随时代的变化明显迟缓,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社会对低收入群体的人格尊严缺乏关注,造成其身心极度不平衡,增加了其犯罪可能性,给社会的不安定性埋下了定时炸弹。

从设计艺术学的视角,不仅要创造适合于他们的生活状态的生存环境,更要体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对个人价值的肯定;这就需要以资源重组为指导思想、以系统设计为解决路径、以设计艺术为具体手段,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属于城市生活的一员,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的主人。

要设计出适合低收入群体的产品首先就必须对产品的用户——低收入群体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研究其衣、食、住、行、用、乐等生活状态并将其纳入到低收入群体所存在的客观环境、条件、时间、经济等这个城市系统中进行分类、比较、归纳,从而将低收入群体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进行“资源重组”,进而实现城市低收入群体和中高收入群体“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这里是进行的研究的主要方法:以系统论为指导,从政治、经济、社会、地理、文化等多层次、多时空的网络交叉结构认识、分析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方式,以整体、动态、联系的资源重组和系统设计缓解或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问题。

以民族学调查、分析和研究,采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二手资料、观察法、深度访谈、影像故事、视觉日记等方法,着重观察群体并总结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群体行为、生活方式、阶层文化和本地观点。

将以上所得的观点运用符号学分析、归纳和创造出适合的产品。

二、为的收入群体设计这里采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借用了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用户研究。

以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以探索用户价值为目的,以实地考察为重要方法,以活动焦点为研究中心;重点在于通过对日常最普通的生活研究,通过重新关注对设计有意义的日常生活细节,揭示用户“未满足”(Unmet )的需求。

该设计信息框架如图1。

在进行设计前期阶段,最初二手信息入手。

将网络上的信息和报刊杂志上的有关的信息资料信息进行分类,然后从不同类别的信息中获取关键词,然后分析这些关键词的原因。

与此同时,根据低收入这个群体的衣食住行用和娱乐等生活方面制作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获得用户的基本资料,然后对问卷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关键词。

然后利用二手资料的分析和问卷的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进行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主要是要确定典型的用户角色、个人的生活场景和设计的关键词语。

最后根据用户研究的结论进行目标定位开发出适合的产 品。

图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设计的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市场为目标,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销售而设计产品;另外一类是以社会为目标的设计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是,我们并不提倡把设计分为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即“市场模式”和“社会模式”,我们应该把它们看作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支柱。

区别在于设计的目的而不是制造或分配的方式。

为市场设计的产品同样满足社会需求,社会中的一部分成员并不是市场意义上的消费者。

这里指的是低收入的人群,或者因为年龄、健康状况和残疾而产生特殊需求的人群。

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以社会目标为主。

从低收入群体的衣、食、住、行、健康、工作、娱乐等生活最基本的几个环节入手,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找出解决方法,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来解决问题。

在技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里,生产的更高要求上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从纯粹的产品转到知识密集的系统解决方法上来。

这种解决方法常常存在于产品和服务的系统中,它通过注入一些战略上的中肯的商业建议,已经被正确广泛地在管理和市场经营等方面展开了。

在为这些低收入群体设计的时候,同样也可以运用到这种服务系统。

并尽可能的发挥各种闲置的资源的作用,使城市中的各个阶层和群体相互联系和谐的相处。

这种方式主要是将所有的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充分发挥整体中各个部分的作用,从而提高系统运作的效率,使个部分和谐的发展。

针对低收入群体采用这种方法比设计产品更为有效。

例如,可以将为城市中退休的老人设置某种合适的社会工作,既可以为老人丰富生活,又可以为这些低收入群体提供方便且低价的公共服务。

还可以充分的利用在校的学生,组织义务的活动或者实习的岗位,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的能力,又能解决这些低收入群体生活中的问题。

表1 低收入群体生活形态研究低收入群体现状 存在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衣 以干净、整洁、简朴为主要要求,注重服装的使用功能,虽然经济收入教低,但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追求美。

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衣服经常清洗由于工作环以体力劳动为主,衣服必须要耐用耐脏设计工作服食 比较注意身体健康,消费能力较低,要求简单快捷能吃饱,燃料使用煤气为主。

改善生活的频平均每周以一次,生活水平低。

起早贪黑,休息时间少,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膳食 方便快捷经济的早餐服务;简单营养的饮食服务,方便的烹饪工具住 大部分来自城市周边地区,家庭居住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与配偶同居,或独自租房,孩子在老家,对未来生活不大展望,小部分人希望住房水平能有所提高,水电消费不超过50元,有简单电器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电器使用频率低。

对日常生活用品基本没有很高的要求居住面积小,居住环境恶劣,电器设备简陋 适合小居住空间的家具,廉价实用的洗浴设备和家用电器 行 主要以步行、自行车、公交车为主 由工作决定外出方式,不方便携带较多的物品方便运输的工具 健康 生活条件决定了他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多数人加重没有准备药品。

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好,一旦生病都是自己解决或去小诊所,医疗问题没有保障。

身体状况较好,但是生病后一般承担不起看病的费用 疾病的预防工具 健康咨询系统 医疗保障系统工作 日工作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工作时间和收入基本成正比,活动范围以人群聚集多的地方为中心,工作强度较大 ,多为体力劳动疲劳、枯燥工作环境普遍不好 义务的学习服务系统、改善工具 娱乐 由于工作时间长、收入娱乐的时间很少且方式很少,以消费低的方式为主 娱乐很少、生活单调或没有时间娱乐 娱乐服务系统、公共娱乐设施 三、为拾荒者的设计以武汉市的拾荒者这个典型的低收入群体为例进行设计。

根据从网络和报刊杂志上得二手资料分析,得出拾荒者对社会得影响和本身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自卑、贫穷、脏、奔波、压力、疲劳。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拾荒者这个群体在衣食住行用、健康、工作和娱乐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极其不和谐,调查的结果如图2所示。

最后,将这些问题提炼成一些词语,它们分别是:工作强度大、疲劳、简陋、没营养、贫穷、拥挤。

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的结果,在进行用户研究,进行典型的用户的描述。

其中包括个人的生活概述、生活的时间表、生活情景的描述、相关的事项的资料,从而对典型的用户进行透彻的分析。

最后总根据典型用户的分析得出设计的关键词:居住简陋、工作强度大、分类频繁、贫穷、讲究个人卫生。

在以上进行用户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展开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