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人教第七版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人教第七版第四章血液循环

↓ 房室瓣开放
(动脉瓣处关闭状态)
↓ 挤血入心室
(占心室充盈量25%)
↓ 心房舒张
(75%由V经心房流入心 室)
(二)心室的泵血
1.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 ↓
室内压急剧↑ (左室内压↑近80mmHg)
↓ 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 继续收缩
↓ 快速射血期
(二)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心率=5~6L/min 变 异:随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运动、情 绪激动、怀孕时);女子较相同体重男子的心输出量 约低10%。
心 指 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
的每分心输出量。 =3.0~3.5L/min.m2
变 异:10岁心指数最大(4L/min.m2以上); 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渐降,到80岁时接近2L/min.m2。
意 义:评定不同个体心功能。
(三)心脏作功量
因心脏收缩不仅射出一定量的血液,而且使这部
分血液具有较高的压强能和较快的流速。
在动脉血压不同的个体,心脏要射出等量的血液,
动脉血压高者的心脏就必须加强收缩。
二、心脏泵血过程
心动周期中压力、 容积等变化
1=主A内压 2=左心室内压 3=左心房内压 4=心音 5=心室容积 ⑦=心房收缩期 ①=等容收缩期 ②=快速射血期 ③=缓慢射血期 ④=等容舒张期 ⑤=快速充盈期 ⑥=减慢充盈期
(一)心房的泵血
心房收缩 ↓
心房容积↓ ↓
房内压↑
(右房↑4-6mmHg) (左房↑6-7mmHg)
房缩 0.1s 房舒 0.7s
室缩 0.3s 室舒 0.5s
(三)特点:
①舒张期时间 > 收缩期时间
②全心舒张期0.4s → 利心肌休息和室充盈
③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
↑→心舒期↓→充盈↓+ 休息↓→心衰 ↓→心舒期↑
④心缩(舒)期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
动的指标。
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
40
特点:①用时长(≈收缩期 2/3),射血量少;②因外周血 管的阻力作用,血液的动能在 主动脉转变为压强能,使动脉 压略>室内压。
2.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

室内压迅速↓
(室内压=动脉压)

动脉瓣关闭

心室继续舒张

室内压急剧迅速↓
( ∵室内压仍>房内压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特点:①动脉瓣、房室瓣
义 房室瓣功能状 态

和心舒末

期压力高
四、心泵功能评定
(一)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出的血量(7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容积
=60~80ml/120~130ml =50~60% 意义:①心舒张末期容积与心缩力有关(因与心肌 初长度呈正相关)。 ②心缩↑→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 ③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可不变) →心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都处于关闭状态;

②动脉瓣关闭产生
快速充盈期
第二心音。
(2)快速充盈期:
等容舒张期末 ↓
室内压↓ (室内压<房内压)
↓ 房室瓣开放
↓ 心室继续舒张
↓ 室内压↓ (室内压 房内压=负压)

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
(占总充盈量2/3) ↓
心室容积迅速↑
特点:快速充盈期末的
室内压最低。
③心动周期中的压力变化:
最高:室内压:快速射血期末
动脉压:快速射血期末
最低:室内压:快速充盈期末
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末
④后负荷:后负荷↑ ↓
等容收缩期延长 ↓
射血期缩短 ↓
射血量↓
三、心音的产生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第三心音 第四心音
特 音调低沉(勒) 音调高清(哒)音调低浊
点 持续较长
持续较短
持续短
音调低沉 持续较长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 第三节 血 管 生 理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器 官 循 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右心:泵血入肺循环;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
一、心动周期
(一)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二)时程:T∝1/f=60s/75=0.8s
心室肌收缩和 动脉瓣关闭; 心室充盈减 心房强烈
成 房室瓣关闭的 射血突停导致 慢,流速突 收缩,挤
因 振动;射血大 大A和心室壁 变导致室壁 血击撞室A扩张及产生 振动。源自及瓣膜振动。壁。旋涡。
标 心室开始收缩 心室开始舒张 快速充盈期 房缩强烈 志 (心尖区) (动脉瓣区) 末(心尖)
意 心室收缩力与 动脉瓣功能状 部分健康青 部分老年
1.5
75
0.8
76 150 0.4
0.35
0.30
0.25
0.15
1.15 0.50
(四)心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
②正常变异: 年龄:初生儿(130次/分) 成人(60~90次/分) 性别:女>男 体质:弱>强 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每↑1℃→心率↑10次/分
●等容收缩期的特点:
①其时程长短与与肌缩 力、后负荷有关:
肌缩力↓→等容收缩期↑
后负荷↑→等容收缩期↑
②房室瓣、动脉瓣处关 闭状态;
③等容收缩末的动脉压 最低;
④室内压上升速最快。
(2)快速射血期:
心室继续收缩

室内压>动脉压
(左室>80mmHg)
(右室>8mmHg)

动脉瓣开放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迅速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70%)

特点:①快速射血期末室内
心室容积迅速↓
压与主动脉压最高;

②用时少(≈收缩期
减慢射血期
1/3),射血量大。
(3)减慢射血期: 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心室容积继续↓

室内压略<动脉压

射血能=血液的动能 继续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30%) ↓
心室容积继续↓

心室舒张前期
因此,用心脏作功量要比单纯用心输出量评定心
泵血功能更全面。
搏 功=搏出量×1/103 ×(平均动脉压- 平均心房压) ×13.6
(3)减慢充盈期:
随着心室内血液 的充盈,心室与心 房、大V间的压力差 减小,血液流入心 室的速度减慢。
其前半期为大V的 血液经心房流入心 室;后半期为心房 收缩期的挤血入心 室。
小结:
①心动周期中的4对矛盾: 心脏缩与舒(主要矛盾) 压力升与降 瓣膜开与关 血液进与出 ②心动周期中的瓣膜变化: 房室瓣关:等容收缩期初 房室瓣开:快速充盈期初 动脉瓣关:等容收缩期初 动脉瓣开:快速射血期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