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体格检查

呼吸系统体格检查


湿罗音
• 湿罗音的特点:
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 吸气时或吸气末较为明显 部位较固定 大小湿罗音可同时存在 咳嗽后减轻或消失
湿罗音
• 湿罗音的分类
按啰音音响强度:响亮性 非响亮性 按呼吸道官腔大小和腔内分泌物多少:
粗湿罗音-大水泡音 中湿罗音-中水泡音 细湿罗音-小水泡音 捻发音
正常呼吸音
气管呼吸音
• 机制:空气进出气管发出的声音 • 特点:粗糙、响亮、高调
吸气相=呼气相
• 分布:胸外气管 • 无临床意义
正常呼吸音
• 支气管呼吸音
• 机制: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涡流所产生的声音 • 特点:似抬舌后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ha”的音响
吸气相<呼气相(1:3) 呼气音响,音调高
• 分布: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
正常呼吸音
•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 特点:吸气音和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高且较响。
呼气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较弱,音调较低 吸气相=呼气相 • 分布: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肺尖前后
正常呼吸音
• 肺泡呼吸音
• 机制: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
呼吸节律
抑制性呼吸 叹气样呼吸
急性胸膜炎 胸膜恶性肿瘤 肋骨骨折 正常呼吸频率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 多为功能性改变 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
触诊
胸廓扩张度
语音震颤
胸膜摩擦感
胸廓扩张度
一侧胸廓扩展度减弱: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
语音震颤
机制:声带震动产生声波-气管-支气管-肺泡-胸壁 正常:成人、男性、消瘦者>女性、肥胖者 前胸上部、右胸上部>前胸下部、左胸上部 语音震颤减弱:肺泡内含气过多 支气管阻塞 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 胸膜显著增厚粘连 胸壁皮下气肿 语音震颤增强:肺实变 大叶性肺炎 肺梗死 肺内潜在空洞 肺结核 肺脓肿
气胸
病因: 外伤
支气管、肺部疾病:慢支、肺气肿、肺结核等 医源性:胸腔穿刺、针灸、纤支镜
症状
诱因:持重物、屏气、剧烈运动或咳嗽 胸痛 呼吸困难 严重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虚脱,发绀甚至呼吸衰竭等
气胸
体征—大量气胸
视: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 触:气管、心脏移向健侧,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鼓音,心界向健侧移位,右侧肝浊音界下降 听:呼吸音、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病例讨论
体征: 视诊:胸廓对称、左侧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气管居中,病变部位语音震颤增强。 叩诊: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 听诊:病变部位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响亮的湿啰音, 语音共振增强。
并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浅慢-深快-浅慢-停 机制 :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压增 高、某些中毒
呼吸节律
间停呼吸(Biots 呼吸) 特点: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呼吸比较有规则 机制 :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常见:脑膜炎、颅内压增高、 某些中毒、临终前
Damoiseau曲线 Garland三角 Grocco三角
听诊
• 患者体位:坐位或卧位 • 听诊顺序:从肺尖开始,自上而下
前胸—侧胸—背部 左右对比 上下对比 • 听诊内容: 正常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 啰音 语音共振 胸膜摩擦音
正常呼吸音
• 气管呼吸音 • 支气管呼吸音 •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 肺泡呼吸音
呼吸系统体格检查
肺和胸膜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肺和胸膜
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前胸-侧胸-背部 视、触、叩、听
检查顺序 检查方法
视诊
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
呼吸节律
呼吸运动
类型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 病理情况 男性、儿童 膈肌运动为主 成年女性 肋间肌运动为主 胸式呼吸 :肺炎、胸膜炎、胸壁疾病 腹式呼吸 :大量腹水、腹膜炎、腹腔巨大肿瘤
症状
慢性咳、痰、喘——因感染而加重 多见秋末、冬季、初春
体征
视: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 触:语颤降低,呼吸动度降低; 叩:过清音,肺下界下降,移动度降低; 心浊音界变小,肝浊音界下移; 听: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散在干、湿性啰音
支气管哮喘
概念:支气管哮喘是以变态反应为主的气道• 机制:急性胸膜炎时,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 变得粗糙,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相互摩擦,犹如皮革 相互摩擦的感觉。 • 特点:吸气相触及明显,胸廓下前侧触及更明显 • 病因:胸膜炎(干性)
叩诊
叩诊方法 上—下 内—外 影响叩诊音因素 胸壁厚薄 肺内含气量等 叩诊音的分类 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
呼气音延长 断续性呼吸音 粗糙性呼吸音
支气管炎
异常呼吸音
•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肺组织实变 肺内大空腔 压迫性肺不张
•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等
啰音—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 分类
湿罗音(水泡音)
干啰音
湿罗音
机制:
1)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 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 音 2)小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 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 生的爆裂音
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动是肺泡呼吸音形成的主要机制
• 特点:叹息样或柔和吹风样的“fu-fu”声
吸气时较呼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相较长 • 分布:大部分肺野
特征
气管呼吸音
支气管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呼 吸音
肺泡呼吸音
强度 音调
吸:呼 性质 正常区域
极响亮 极高
1:1 粗糙 胸外气管
响亮 高
1:3 管样 胸骨柄
中等 中等
1:1 沙沙声,但管 样 主支气管
柔和 低
3:1 轻柔的沙沙声 大部分肺野
异常呼吸音
• 异常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a) b) c) d) e) 胸廓活动受限 呼吸肌疾病 支气管阻塞 压迫性膨胀不全 腹部疾病 机体需氧增加 哮喘 COPD 肺结核 肺炎 缺氧 酸中毒
肺泡呼吸音增强
呼吸困难的常见疾病、特点和伴随症状
疾病 哮喘 肺炎 肺水肿 肺纤维化 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栓塞 肥胖 呼吸困难 发作性,发作间期无症状 起病逐渐,劳力性 突发 进行性 其他伴随症状 喘息、胸闷、咳嗽、咳痰 咳嗽、咳痰、胸膜炎性疼痛 呼吸增快、咳嗽、端坐呼吸 和阵发性呼吸困难 呼吸增快、干咳
突然发作,中至重度呼吸困 突感胸痛 难 起病逐渐,重度呼吸困难 当疾病进展时可出现咳嗽 突发或逐渐,中至重度呼吸 胸痛、咯血、静脉血栓征象 困难 劳力性
道对刺激性物质具有高反应性,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 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
病理:发作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
物增多,具有可逆性。
支气管哮喘
症状:
多发生于青少年,常有家族史;
体征:
视: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端坐 位,出汗、紫绀,胸廓饱满,呼 吸运动下降 触:语颤降低,呼吸运动降低 叩:过清音
症状—依病因、积液量和速度及性质不同而异 少量积液(<300ml):
症状多不明显,但少量炎性积液以纤维素性渗出为主者可有干 咳、胸痛,于吸气时加重。 大量积液:呼吸困难 原发病表现
胸腔积液
体征(少量积液不明显体征)
中至大量胸腔积液: 视:患侧饱满,呼吸运动降低; 触:气管偏向健侧,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浊音或实音,患侧心界叩不出,向健侧移位; 听: 积液区:呼吸音和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积液区上:支气管呼吸音; 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膜摩擦音 不伴有胸膜增厚粘连的中等积液: Damoiseau线、Garland三角、Scoda浊鼓音区、Grocco三角
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上气道梗阻 三凹征 呼气性呼吸困难 下气道梗阻 支气管哮喘 COPD 混合性呼吸困难 大面积肺组织或胸膜病变 重症肺炎
端坐呼吸
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尖瓣狭窄
呼 吸 困 难 的 体 位
转卧或折 身呼吸
神经性疾病(少见) 充血性心力衰竭
平卧呼吸
肺叶切除术后 神经性疾病 肝硬化(肺内分流) 低血容量
临床意义:
双侧性—支气管哮喘、慢支、COPD、心源性哮喘 局限性—支气管结核、肿瘤
语音共振
• 机制 • 病理 • 分类
与语音震颤基本相似
语音共振增强:肺实变 肺内有空洞 语音共振减弱:胸腔积液 肺气肿等
支气管语音、胸语音、羊鸣音、耳语音
胸膜摩擦音
• 机制:与胸膜摩擦感相同 • 特点:
呼吸频率
正常呼吸频率 呼吸过速 呼吸过缓
12-20次/分 R:P为1:4 R>20次/分 发热、疼痛、贫血、甲亢、心衰 R<12次/分 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颅内压增高
呼吸深度的变化 呼吸浅快
呼吸深快 酸中毒深长呼吸 Kussmaul呼吸
呼吸节律
潮式呼吸(Cheyne-Strokes 呼吸) 特点:不同呼吸深度的周期性变化,
捻发音产生的机制
干啰音
机制: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 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形成湍流产生的声音。
干啰音
特点:
持续时间较长 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 吸气呼气时均可闻及,但以呼气时明显 部位不固定,易变性
分类:
高调干啰音—哨笛音(较小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低调干啰音—鼾音(气管或主支气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理、病理生理:
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萎缩、分泌物增加 管壁平滑肌破坏,软骨环塌陷 管腔狭窄、阻塞 肺泡膨胀,过度充气,弹力减退 通气下降,残气增加,弥散障碍—O2CO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