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专家共识
华 法 林 用 药 方 法
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抗凝治疗原则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在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 者血栓栓塞事件方面的疗效不劣于、甚至优于 华法林,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新型口服抗凝剂的临床应用为房颤患者血 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选择。
新 型 口 服 抗 凝 药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原则
房 颤 复 律
房颤
总结 脑卒中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患者致死 致残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抗凝治疗对于改善房 颤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虽 然国内外相关指南均建议为高危房颤患者进行 血栓预防治疗,但迄今多数患者并未得到相应 处理,因此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应着力加强房颤 患者的规范化抗凝治疗,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 危险性。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观赏房 颤 复 律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原则
房颤发作<48小时的患者可直接进行心脏 复律,但须同时应用普通肝素预防血栓。具有 脑卒中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中应在复律后开始应 用口服抗凝药物并持续终生,无血栓栓塞高危 因素者中无需常规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房颤发 生>48小时且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梗死、休克或肺水肿)时应立即进行心脏 复律,且在复律前应用肝素治疗,复律后继续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口服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 (4周或终生)取决于患者是否存在脑卒中的 高危因素。
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抗凝治疗原则
60余年以来,华法林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中一直发挥着重 要作用。 该药通过减少凝血因子II、VII、IX与X的 合成等环节发挥抗凝作用。只有所有依赖于维 生素K的凝血因子全部被抑制后才能发挥充分的 抗凝作用。 因此华法林的最大疗效多于连续服药4-5天 后达到,停药5-7天后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 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中断用药或 抗凝强度不足可显著增高发生卒中的风险。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病历摘要
患者 84岁 女性
主诉:心悸、胸闷16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16年前出现心悸、胸闷,伴有气短 、 出汗、头晕,在劳累、情绪激动及饱餐后明显。多 次住院 诊断为“ 冠心病 永久性房颤”,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普伐他汀、稳心颗粒”,效果欠佳。 近1月上述症状加重入院。
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与抗凝治疗原则
CHADS2评分
基线特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 年龄>75岁 糖尿病 卒中或TIA 1 1 1 1 2
分值
C H A D S
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与抗凝治疗原则
危险分层 房颤患者未来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逐渐 增高。 若无禁忌证,所有CHADS2评分≥2分的房颤 患者均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 若房颤患者CHADS2评分为1分,可应用阿司 匹林(100mg—300mg, qd)治疗。
病历摘要
治疗:利伐沙班
辛伐他汀
稳心颗粒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房颤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我国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脑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 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每年发生 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房颤
抗凝药物
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与抗凝治疗原则
预防卒中 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 件的有效措施,但与此同时亦将增加出血性并 发症的风险。 在确定患者是否适于进行抗凝治疗前应评 估其获益风险比,只有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 益明显超过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 凝治疗。房颤患者根据基线特征对患者进行危 险分层是制定正确的抗凝治疗策略的基础 。
华 法 林 抗 凝 治 疗
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抗凝治疗原则
华法林治疗时应从较低剂量(如1.5mg/d3.0mg/d)开始。初始剂量治疗INR不达标时, 可按照1.0mg/d-1.5mg/d的幅度逐渐递增并连 续检测INR,直至其达到目标值。特殊人群(如 老年人、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心力衰竭、肝 脏疾病、近期曾进行手术治疗、或正在服用可 增强华法林作用的药物者)应从更低剂量(如 <1.5mg/d)开始用药。 监测INR并据此调整华法林剂量,将INR控 制在2.0-3.0之间。
房颤
预防卒中 预防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 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 对于发生卒中风险增高的患者,合理应用抗 凝药物有助于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 然而在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未得到抗凝治疗。 进一步增强对房颤及其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 加强血栓栓塞并发症(特别是卒中)的预防对 于改善患者预后进而减轻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 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单独应用华法林进行二级 预防至少与阿司匹林等效,因此建议此类患者 仅应用华法林治疗。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与 外 周 动 脉 疾 病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原则
急性脑卒中常作为房颤患者的首发表现,且 心源性卒中后的最初2周内卒中复发的风险最高, 然而在卒中急性期进行抗凝治疗将会增加颅内 出血或梗死后出血的风险,因此不推荐为发病2 周以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抗栓治疗。发病2 周以后若无禁忌证应开始抗栓治疗,其治疗原 则与一般房颤患者相同。
病历摘要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病史40年,目前血压控制正
常。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2年。
查体:血压:120/60mmHg,心率84次/分,律 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未闻及杂 音。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病历摘要
诊断:1.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II级
心律失常 永久性房颤
2.高血压病 3级 很高危 3.陈旧性脑梗死
急 性 缺 血 性 卒 中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原则
急 性 缺 血 性 卒 中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原则
心房扑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与 房颤患者相同,因此应遵循房颤患者的抗栓治 疗原则对此类患者进行处理。
心 房 扑 动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原则
心 房 扑 动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原则
在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或持续时间不明的 患者中,拟行择期心脏复律前建议行经食道超 声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左心房或心耳血栓。无 条件进行经食道超声检查时应使用剂量调整的 华法林(INR2.0-3.0)进行至少3周的抗栓治 疗。由于复律后常存在左心房功能障碍(心房 顿抑),患者发生心房内血栓的风险显著增加, 故复律后应继续进行约4周的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