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56例
3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56例
治疗组未发现苏黄止咳胶囊的毒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d,JI咳嗽变 异性哮喘有显著疗效且安全。
【关键词】
,J,JL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性苏黄止咳胶囊
目前,对于I],JL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 西医治疗主要依靠吸人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类药等, 由于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家长及患儿依从性差等因素,
拟定。痊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 证候积分减少达95%以上。显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 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达70%以上,且在95% 以下。有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
少达30%以上,且在7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阳性
体征未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在30%以下。
30
导致临床中此类患儿的治疗效率不高,而复发率较高。
近年来。笔者将苏黄止咳胶囊作为主要药物治疗/bJI, CVA和辅助治疗I],JL哮喘.发现无明确不良反应。且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天
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CVA患儿 36例,均符合1992年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 疗常规中关于CVA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外邪袭 肺,肺失宣肃证[21。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 例。治疗组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4~14岁。对照 组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3。13岁。两组临床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由麻黄、 紫苏叶、地龙、枇杷叶、紫苏子、蝉蜕、前胡、五味子、牛 蒡子等组成,规格:0.459/粒),4~6岁,0.45 g/次;6—14 岁,0.9~1.3se矿次,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并给以酮替芬 0.5~1.0mg,每日2次。对照组予以美普清口服,3~8岁,
JETCM.Jan.2013,V01.22,No.1
效,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用更增强其疏肝解郁、安神 止悸之功效,用治肝郁气滞之心悸每每收到良效。
参考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3]
李静,陈宝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现代应用和研究[J]
茯神30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合欢皮30 g,夜交藤 g。其中百合清心安神,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浮小麦止汗退热除烦,茯神宁心安神离水,石菖蒲豁痰 理气,远志祛痰安神益智,合欢皮解郁和血宁心,夜交 藤养心安神,上药均具有养心开郁、安神定志的共同功
万方数据
・138・
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1月第22卷第1期
12.5
13治疗前测得PEF值为210L/min,服药后1周测
得值为250 L/min;例2,患儿男,12岁,身高170 em,体 质量60 kg,2月13日服药前测得值为290 L/min,1周 后测得值为390 L/min。以上2例患儿治疗前峰流速测
定值均低于各自的60%预计值,经苏黄止咳胶囊治疗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8):2221.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4:66.
(收稿日期2012—04—05)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IFJL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
观察
甘璐徐娜李茜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院,天津300451)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3)01—0138—02 【摘要】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对d,JL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酮替芬口服,对照组给予美普清联合酮替芬口服,疗程2周,比较临床咳嗽缓解情况。结果
10
状消失,停药后未复发。 4讨论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 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 累过度而发作。本病多见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 湿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 耳鸣等并存。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中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清半 夏燥湿化痰;党参、茯苓益气健脾、培土抑木;桂枝、熟 大黄相佐温通心脉止悸;龙骨、牡蛎潜阳镇逆,收敛心 气,安神定志。诸药共成疏肝解郁、安神止悸之方。药理 研究表明[3],该方具有镇静、抗心率失常、抗动脉粥样 硬化及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刘师认为,肝为气血之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 量、条达气机的功能,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以及各 器官组织都赖血以养,血的运行又赖气的推动。赖肝气
替芬0.5~1.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其中治
疗组2例患儿采用上海丸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儿童
专用PEF一2型峰速仪进行治疗前后的检测,连续测量 3次.取其数值最高的检测数据作为本次的记录结果。 1.4疗效标准[21显效:咳嗽在治疗结束后1周内消
万方数据
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1月第22卷第1期
JE7rcM.Jall.2013,V01.22,No.1
・13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56例
李凤娥王清贤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R256.21 【关键词】
心悸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3)01—0137—02
10
g,清半夏10 g,熟大黄3 g,百合30 g,炒酸枣仁30 g, g,夜交藤40 g。7剂后诸症减轻。又坚持服药月余症
浮小麦-30 g,茯神30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合欢皮
30
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为唐山市中医院2008年
9月至2010年9月门诊患者,其中女性35例,男性20 例;中位年龄52岁;病程3个月至5年。诊断标准均符 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H],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 证。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失眠,舌 质淡红,苔白,脉弦、结代等。 1.2治疗方法均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黄芩10 g,党参10 g,桂
枝109,熟大黄39,茯苓15 g,炙甘草109,清半夏109。
兼汗出烦热者加百合30 g,浮小麦30 g;兼胸闷气短易
怒加丹参30 g,郁金10 g,合欢皮30 g;兼形体肥胖、痰 湿内盛加石菖蒲10 g,炙远志10 g;兼头痛、头晕者加 天麻15 g,钩藤18 g;兼身疲乏力者加黄芪20 g,当归
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效:咳嗽在治疗结束后1周 内咳嗽减轻.在半个月至1个月内消失,随访3个月无 复发。无效:咳嗽症状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 疗组患儿经过2周的治疗没有发现头晕、心悸、恶心呕 吐、皮疹及皮肤感觉异常等毒副反应的发生。例1,患 儿女,9岁.身高140 om,体质量32 kg,2011年12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肝郁气滞
刘玉洁教授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首
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 临床经验,理论造诣深厚,特别是在心系疾病的治疗方 面独具特色。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刘师应用柴胡加龙骨 牡蛎汤加减对心悸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来自觉心悸加重,伴汗出、心烦易怒、失眠、乏力、二便 调,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结代。证属肝郁气滞之心 悸。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9,生龙骨309, 生牡蛎30 g,黄芩10 g,党参10 g,茯苓10 g,炙甘草
1周后峰流速测定值均超过各自的80%预计值。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几)
与对照组比较,LXP<0.05。
mg/次;8~13岁,25 mg/次,每日2次;同时给以酮 3讨论 CVA属儿童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危害少儿健 康的常见病之一;CVA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等)、气道机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
10
g;兼双目干涩者加枸杞子15 g,菊花30 g;兼失眠
较重者加入茯神30 g,夜交藤30 g,炒酸枣仁30 g。每 日1剂,水煎取汁约200 mL,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 疗程。
1.3
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Ⅲ
以调,才能使气血流畅,经络疏通,脏腑功能和调,四肢 关节健利,诸窍开阖正常,从而使整体机能健壮,精力 充沛情绪舒畅,耐受疲劳,抵御外邪,表明了肝能生养 五脏六腑的特点。但如果肝的功能失常,发生肝气郁 结、肝火过旺,肝风内动或肝寒凝滞,则影响了心脏的
2
机能运作。“母不生子”,主要表现为心悸,可伴心神不
宁,魂不守舍,潮热汗出,胸胁苦满,失眠,行动不定,坐
结
果
卧不安,易怒易惊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此必须以调理心、肝两脏为主,
在调理中使母子相生、机体失衡得以平和。刘师在I临床 上常用该方加百合30 g,炒酸枣仁30 g,浮小麦30
40
g。
本组56例,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 效2例.总有效率96.43%。 3病案举例 患某,男性,60岁,2009年3月16日初诊。心悸时 作6年余,加重伴汗出、失眠1个月。近6年来心悸时 作,伴汗出、心烦易怒、失眠,生气之后加重。近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