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六》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小品方》云:“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枝加白薇三分、炮附子三分,又名故曰二加龙骨牡蛎汤”,即二加龙骨牡蛎汤由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而来。
原方本为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情欲妄动虚劳病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原是治疗太阳阳明合病,因太阳表虚不固,阳明里热逼津外出,而见自汗、盗汗、目眩等。
又因汗出津血虚而见多梦、发落、遗精、早泄、少腹弦急、茎冷等症。
如果汗出亡血失精进一步发展,身疼、身冷、乏力、虚衰更重,则证由表阳证陷于表阴证,即变为少阴阳明合病,其适应证变则为二加龙骨牡蛎汤证了。
二加龙骨牡蛎汤不去桂枝,取其解表降逆作用,以止胸腹动悸、头晕等。
方中桂枝加附子,解少阴之表;加白薇伍生龙骨、牡蛎旨在清阳明里热并敛浮越之精气,其中桂枝甘草治动悸。
因此,二加龙牡汤较之桂枝龙骨牡蛎汤,更适宜遗精、早泄日久,虚寒更甚,并津伤明显又见里虚热明显,即六经辨证属少阴阳明合病者。
对该方证的认识,关键是六经辨证,证属少阴阳明合病,因表虚不固,里热迫津外出,而见自汗、盗汗、头晕、耳鸣等,久则津液大伤致人体功能沉衰,更致血虚津液虚而见心神不安、多梦、遗精、早泄等症。
因此,二加龙骨牡蛎汤主要功能是:清里虚热,强壮解表固表,药后热除不再迫津液外出,表固汗敛,则津血自然恢复。
用此方常加茯苓、白术。
究其深意,则认为是挟饮之变,患者常见小便不利、尿急尿频、阴囊潮湿,是为外邪里饮证,六经辨证已不再是少阴阳明合病,而是少阴阳明太阴合病,故治疗加苓术利湿化饮治太阴。
此即遵仲景“随证治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