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T在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术前选择的应用

CT在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术前选择的应用

THA 术 最 常 见 的 失 败 原 因 之 一 为 假 体 松 动 , 而相对于髋臼侧假体, 股骨侧假体由于其所受应 力特点,更加容易松动,这涉及到假体初始的稳定 性、 远期的骨长入以及假体表面处理等多方面的 问题; 假体属于近端压配或是远端压配的固定方 式会直接影响股骨侧的力学重建, 这取决于假体 植入后股骨的应力传导和应力遮挡等。 如本研究 使用的近端固定型假体,靠近端良好的压配、抗张 力设计的大转子螺钉以及领托的设计, 使假体不 会出现异常的应力传递, 使应力的传导更接近正 常从而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 而假体周围骨长入 影响着关节假体的远期生存率, 植入假体初始的 机械性稳定则是骨长入的保障, 要获得良好的初 始稳定,则要求假体与骨面的接触缝隙宽度小于 1 mm,以 便 于 假 体 表 面 涂 层 的 骨 长 入 ,因 此 ,假 体 与 髓腔的精确匹配显得尤为重要。 而要做到这一点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1 年 7 月 至 2013 年 6 月 间,45 例在中山 市 人 民 医 院 骨 一 科 初 次 行 THA 患 者的临床 资 料 。 其 中 男 25 例 ,女 20 例 ;年 龄 46 ~ 82 岁 , 平 均 58.1 岁 ; 股 骨 头 缺 血 性 坏 死 27 例 , 股 骨颈骨折 l0 例,骨性关节炎 8 例。 所有手术均由本 文第一作者完成, 术前测量及假体选择均由本文 第二作者完成, 人工关节 均选用 Link 公司非骨水 泥型 RIBBED 全髋假体系统. 1.2 方法 1.2.1 常规 X 线片模板测量法(对照组) 患者术 前按照要求拍摄双侧髋关节正位片和侧位片 (包 含股骨中上段)。 按照传统模板测量法的要求,用 假体模板与 X 线片上股骨近端髓腔进行匹配,选 择适合的股骨假体型号。 1.2.2 CT 三 维 重 建 测 量 法 每 名 患 者 术 前 行 双 侧 髋 关 节 (含 股 骨 中 上 段 )的 螺 旋 CT 扫 描 (要 求 : 取平卧位、 髋关节中立位, 从髋臼顶上方 3 cm 致 股 骨 小 转 子 下 方 18 cm, 西 门 子 16 排 螺 旋 CT,层 厚 及 层 距 均 为 2 mm), 通 过 三 维 数 据 处 理 站 重 建 出髋关节三维 表面模型 ,主 要 测 量 CT 图 像 上 股 骨 颈截面髓腔长径及股骨干峡部的最小髓腔内径。 实 验 组 一— ——股 骨 颈 截 面 髓 腔 长 径 (AB 线 )定 义 : 股骨小转子最突出处上方 1.5 cm 与股 骨 干 解 剖 轴 成 45°夹 角 (∠ABG,图 1)的 股 骨 颈 截 面 最 长 的 髓 腔 内 外 侧 径 长 度 (AB 线 , 图 1、 图 3)。 实 验 组 二— ——股 骨 峡 部 的 最 小 髓 腔 内 径 定 义 : 垂 直 于 股 骨峡窄部横断面的最长髓腔内径线 (CD 线,图 4), 并相交最长髓腔内径线中点的髓腔内径(EF 线,图 4)。 然后根据已获得的股骨假体柄近端 A’B’线及 峡部参数 E’F’线分别进行假体选择(图 2)。 1.2.3 研究方法 采用双盲法,第一作者为术者, 不参与术前假体测量, 实际使用的股骨假体型号
C MY K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1422
图 1 术前各测量径线所在平面(ABG 夹角约 45°) 图 2 假 体参照径线
图 3 股骨颈截面髓腔长径
图 4 股骨峡部的最小髓腔内径
由术者据临床经验确定的。 本文第二作者独立运 用上述三种方法于术前预测出假体型号, 记录传 统 X 线 片 模 板 测 量 法 、CT 测 量 股 骨 颈 截 面 髓 腔 长 径及峡部最小内径测量法在术前选择的股骨假体
对照组模板测量法选择型号与实际型号相 比 , 相 差 0 号 l5 例 (33.3% ), 相 差 1 号 21 例 (46.7%),相差≥ 2 号 9 例 (20%);实 验 组 一 CT 测 量 股 骨 颈 平 面 髓 腔 长 径 的 大 小 为 (24.1 ± 4.8)mm, 根据该结果所选择的型号与实际型号相比:相差 0 号 25 例(55.6%),相差 1 号 16 例(35.6%),相差≥ 2 号 4 例 (8.8%);实 验 组 二 CT 测 量 股 骨 干 峡 部 最 小 髓 腔 内 径 的 大 小 为 (11.4 ± 3.5)mm,根 据 该 结 果 所 选 择 的 型 号 与 实 际 型 号 相 比 : 相 差 0 号 28 例 (62.2% ), 相 差 1 号 11 例 (24.4% ), 相 差 ≥ 2 号 6 例(13.3%);同时使用 实 验 一 及 实 验 二 方 法 来 选 择 假 体 型 号 ,二 者 均 一 致 的 为 18 例 ,在 这 18 例 中 与 实际型号相比 :相 差 0 号 16 例 (88.9%),相 差 1 号 1例,相差≥ 2 号 1 例。 实验组一与对照组的优秀 率 对 比 间 的 P 值 为 0.034,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实 验 组 二 与 对 照 组 的 优 秀 率 对 比 间 的 P 值 为 0.006,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实 验组一与实验组二在预测假体型号的优秀率对比 间 的 P 值 为 0.520, 差 异 不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 而三间者的良好率对比之间的 P 值均大于 0.05,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型号,并与实际手术中使用的假体型号对比,分析 各测量法选择假体型号的准确性, 探讨影响上述 各测量法选择股骨假体型号准确性的可能原因。 1.3 统 计 学 处 理 采 用 SPSS 13.0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分析, 预测的假体型号与实际选择的型号完全 符合的为优秀,相差一个型号的为良好,相差 2 个 型 号 及 以 上 的 为 差 ; 组 间 比 较 采 用 χ2 检 验 , P < 0.05 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 2 结果
C MY K
2638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14 年 第 30 卷 第 16 期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相差 0 号[例(%)] 15(33.3) 25(55.6) 28(62.2)
注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鄢P < 0.05
表 1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优秀率和良好率
相差 1 号[例(%)] 21 ( 46.7 ) 16 ( 35 .6 ) 11 ( 24.4 )
股骨髓腔的测量目前使用最多是以股骨峡部 的最小髓腔内径来决定使用假体型号, 但临床经 验发现, 股骨侧假体的选择常常受到多个因素影 响,其中以股骨颈截面髓腔长径、股骨峡部的最小 髓腔内径及股骨前弓度的影响最大。 股骨近端髓 腔形态影响着股骨假体与髓腔的良好匹配, 并对 防止 THA 术后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早期微动起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1-3] 本 研 究 用 CT 三 维 重 建 多 方 位 观察股骨近端形态, 精确测量出股骨颈截面髓腔 长径、股骨峡部的最小髓腔内径,通过与股骨假体 柄对应的径线相比较来选择假体型号; 与常规 X 线片模板测量法术前预测股骨假体型号进行比 较。 观察分析上述三种方法对假体选择的符合情 况, 以找出作为 THA 术前计划股骨假体选择的最 佳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C MY K
2636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14 年 第 30 卷 第 16 期
CT在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术前选择的应用
蔡荣辉 李锐军 刘康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CT 三 维 重 建 对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选 择 股 骨 假 体 型 号 的 准 确 性 及 其 相 关 影 响 因 素 。 方 法 :收 集 45 例 初 次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THA)患 者 的 临 床 治 疗 ,术 前 用 三 维 CT 重 建 测 量 并 分 析 股 骨 颈 平 截 面 髓 腔长径大小、股骨峡部的最小髓腔内径,利用股骨颈截面髓腔长径大小及股骨峡部最小髓腔内径的测量值 对 比 股 骨 假 体 的 型 号 大 小 来 指 导 选 择 假 体 型 号 ,采 用 模 板 测 量 法 对 照 分 析 比 较 CT 三 维 重 建 预 测 股 骨 假 体 型 号 的 可 行 性 和 准 确 性 。 结 果 :两 个 实 验 组 利 用 CT 三 维 重 建 预 测 型 号 与 实 际 型 号 之 间 存 在 较 高 的 优 秀 率 , 两 个 实 验 组 与 对 照 组 预 测 假 体 型 号 之 间 的 优 秀 率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而 优 良 率 间 的 差 异 则 不 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 结 论 : 在 THA 术 前 ,利 用 CT 三 维 重 建 选 择 股 骨 假 体 型 号 可 行 ,准 确 性 高 。
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学特点对于股骨侧假体的 匹配和远期稳定有着重要的 关 联 ,随 着 螺 旋 CT 的 广 泛 应 用 ,CT 三 维 成 像 技 术 使 我 们 对 股 骨 近 端 髓 腔形态有了更精确的把握 。 本研究利用 CT 三维重 建股骨近端形态来精确测量股骨颈截面髓腔长径 大小和股骨干峡部最小髓腔内径大小, 这样既克 服了 X 线片上局部组织重叠、 肢体旋转以及放大 率不一致的不足, 亦能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精准 度和客观性。 股骨颈截面髓腔是影响股骨假体安 放的重 要 部 位 。 Decking 等 [7]研 究 表 明 植 入 股 骨 侧 假体柄近端与股骨距水平处的背侧及内侧骨面有 较紧密的接触,这对股骨假体植入起重要的限制, 同时对假体的初始固定、 增加远端稳定有重要意 义,有利于减少微动,促进骨长入,增加假体抗旋 转能力和纵向稳定性。 实验组一、二测量法的优秀 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模板测量法 , 组间的差异具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 证 实 了 根 据 CT 测 量 股 骨 颈截面髓腔长径大小和股骨干峡部最小髓腔内径 大小在术前进行选择股骨假体型号具有可行性, 且较模板测量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对 THA 术选 择合适的股骨假体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因在实际 操作中假体是否匹配还受安置假体安置的角度及 股骨前弓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做到百分百符合,尤 其是“漏斗形”患者,容易出现假体与股骨颈平面 髓腔长径大小匹配, 但假体远端较股骨干峡部最 小髓腔内径大的情况, 所以会出现测量值相差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