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教育-PPT文档资料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
1、青春期生殖健康任务 2、人口意识 3、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特征及自我保健 4、性角色差异及其认同 5、性道德的内容及价值
6、性道德的自我培养
7、人类性行为的内涵及自控机制 8、青少年性行为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9、性行为取向与社会规范、法律的关系 10、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第一部分:生殖系统探秘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人的优化发展——性成熟是人发展中 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性健康问题贯穿于一生。
(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性健康具有享受功 能、发展功能与生殖功能。
(三)建立积极健康的性价值观——社会文化生活 的开放,性信息良莠不分,青少年缺乏对性信息判 别与选择能力,性价值观混乱。 (四)完善德育内容——填补我国学校教育、家庭 教育内容的空白。
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育都有一个“性别化” 过程,这一过程就像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或精神 发展过程一样,始于诞生之时,贯穿于生命始终。
儿童期——
青春期——
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
更年期——
老年期——
一个人的“性别化”源于性发育。
性发育是从精卵结合的瞬间开始的,当精子 和卵子结合时,未来的婴儿性别就由精子所带的 性染色体种类而决定了。
(三)灵活性原则:易引发争议的内容从知识性 角度介绍。如避孕、怀孕、人工流产等内容从人 口教育角度讲。
(四)指导性原则:正面指导为主,多讲“可以做 什么”少讲“不准做什么”;适当介绍一些行为技 术。 (五)多样性原则:授课形式可多样化,根据内容 选择适合的方法,一般知识性内容用讲授式,价值 观讨论用活动式,特殊事例用个别辅导。 (六)整体性原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同步, 适当机会对家长进行“家庭性健康教育内容与方 法”。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实施:
(第一阶段:小学高段——初二、三年级段)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生理、心理进入 到“快速”发展阶段,并开始出 现了“质”的飞跃;生理上进入了性成熟期,出现了 特别明显的体征;伴随着生理的变化,心理上也有了 特殊的情感体验,较为明显的是“成人感”与“差异 感”。 同一班级中女孩的性成熟略早于男孩,同性孩子中 也有早有迟。
•若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
•若这阶段容许他去探索他自己的梦想及感觉、改变想法及 尝试新的方向,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若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
•若家长及身边的成人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 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 成一个轻浮的人。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 以下的个性/特征:
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性生理 ….
学习心 交往心 性心理 挫折心 …… 理 理 理 …. 性道德 …….
青春期 性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
(1) 向青少年提供科学而准确的关于人的性潜能 的信息。包括人的身体构造,发育成长,人的生殖, 怀孕,避孕,堕胎,做父母,性取向,家庭生活, 性病,艾滋病等方面的信息。
(2) 提供关于对性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选择的 教育。包括创造机会让少男少女提问、探索,认识 家庭、社会所传授的性价值观的意义,进而培养自 己的性价值观,培养对家庭关系及两性关系的正确 认识,懂得自己对家庭和别人的义务与责任。
括沟通、作决定、评价、应激朋辈压力和建立良好 人际关系的技能,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理解性和成 年后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包括在未来的情感生活 与性生活中能够关怀体谅别人,帮助别人,不强迫 别人,努力寻求使双方都满意的性交往关系。
(3) 进行处理人际交往与两性关系的技能训练。包
(4) 进行责任感的教育。帮助青少年懂得并履 行在性关系中的责任,包括洁身自爱,怎样抵制 压力,以免卷入不成熟的性关系。恰当的进行避 孕方法和其他性保健方法的教育。
性健康教育的操作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知识性内容要科学,表达 要规范,一般不以经验为依据。 (二)适应性原则:方法是用要合理,强调引 导情感体验,严禁教导行为体验;一般不直接 引用西方行为技术。
•1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2 、对自己人生角色感 到矛盾;3、不能订立人生目标;4、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 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1 、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2 、需要凭拥有的东西、认识多少 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青春期是性生理、性心理发育的高峰期, 是性别身份和性取向的展示期,也是性价值 观形成的关键期。适时、适度的性教育能优 化其“性别化”过程,不但有助于完成其现 阶段的性发展任务,更是为将来一生的高质 量生活垒筑基础。
(第二阶段:初三、高一年级——高三年级)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身体处于“性高峰期”,个体 “性问题”处于多发时段;生理发育与心智发展仍处于不 平衡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高,不平衡状态逐渐减弱;与异 性的交往由群体交往向一对一交往转化,从接近欲发展到 接触欲;从对异性的外在行为评价进入到对个性品质的评 价;处于“自主”的渴求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形成的关键期;
人在出生时,男性和女性所有基本的生殖结 构都已一应俱全,出生至青春期这一阶段,性发 育只限于结构的增大,完全成熟开始于青春期。
第五阶段12岁至21岁〈青春期〉:
身份对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1 、找出他自己怎样去适合这世界; 2 、接受自己身体生 理上的变化;3、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4、界定在同性 和同辈里的身份;5、找出人生应怎样过。
信息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更加强调 “慎独”,在充分张扬个性的现代社会 , 学校德育面临重新认识与定位。 但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的成年人, 对该项工作的具体操作存在较多的顾虑 或知识、能力的限制,无论是学校还是 家庭,教育者在一定程序上还不能理直 气壮的大胆实施。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性健康是指具有性欲的人在躯体、感情、 知识、信念、行为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总和, 它表达为积极健全的人格,丰富和成熟的人 际交往,坦诚与坚贞的爱情和夫妻关系。它 包括这样三个內容,即生殖健康,性心理健 康,性生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