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营运资本管理
• 3、最优投资规模
• (二)流动资产投资政策 • 1、适中政策 • 按照预期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销售额及其 增长,成本水平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确定的最优投 资规模,安排流动资产投资。 • 流动资产最优的投资规模,取决于持有成本 和短缺成本总计的最小化。
• 2、宽松政策 • 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充足的存货, 提供给客户宽松的付款条件并保持较高的应收账 款水平。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表现为安排 较高的流动资产/收入比率。 • 承担较大的流动资产持有成本,但短缺成本 较小。
• 三、流动资产投资政策 • (一)、相关概念 • 1、持有成本 • 是指随着流动资产投资上升而增加的成本。持有成本主要 是与流动资产相关的机会成本。 ——与流动资产投资同向变化 • 2、短缺成本 • 短缺成本是指随着流动资产投资水平降低而增加的成本。 例如,因投资不足发生现金短缺,需要出售有价证券并承 担交易成本;出售有价证券不足以解决问题时,需要紧急 借款并承担较高的利息;借不到足够的款项就要违约并承 担违约成本,或者被迫紧急抛售存货并承担低价出售损失。 ——与流动资产投资反方向变化
• • •
目标 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以 获取长期的最大利润。 缺乏必要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使企业蒙 受损失丧失购买机会
造成信用损失 得不到折扣好处
•
过量现金:收益性低,无法取得盈利。
• 二、最佳现金持有量 • (一)、成本分析模式 •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相关成本,寻求相关总 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 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将会出现二种相关成本: • 机会成本:因持有现金不能赚取投资收益的潜在损失 (用 平均资本成本或社会平均报酬率表示)。 • 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减少。 • 短缺成本 :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的需要, 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 • 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 • 机会成本 +短缺成本: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 有量。 •
成本
总成本
机会成本
短缺成本
现金持有量
• 步骤 分析不同方案的相关成 本 本 计算各方案的总相关成 选择相关总成本最小者 为最佳方案
• (二)存货模式
• 前提: • ⑴、公司所需现金总量是稳定并可预测的; • ⑵、公司经营中的现金支出比较稳定,波动不大; 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部分证券得以 补足; • ⑶、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是畅通的,且债券 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 • ⑷、证券的报酬率以及每项固定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 • • • • • • •
二、信用政策的确定 (一)信用标准 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具备的条件。 1、5c评估法: 品质(character) 能力(capacity) 资本(capital) 抵押(collateral)
• 环境(conditions)
• 2、信用评分法 • 对一系列财务比率和信用情况指标进行评分,然 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客户综合的信用分数,并 以此进行信用评估的一种方法。
360 360
• 总成本增量:20000-48000-32000=-60000元 • 应采用新的收账政策。
第四节存货管理
• •
• •
•
一、存货管理的目标 存储存货的原因 需要 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 目标 出自价格的考虑 整批购买:价格优惠
过多的存货:占用较多的资金,增加 , 各项开支 占用资金的成本
• • • • •
三、现金收支管理 1、力争现金流量同步。 2、使用现金浮游量。 3、加速收款。 4、推迟应付款支付。
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
• • • • • • • • •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1、应收账款发生的原因:商业竞争,提供商业信用 2、应收账款的成本 ⑴机会成本 ⑵管理成本 ⑶坏账成本 ⑷现金折扣 3、目标 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通常是边际贡献) 以及随之发生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收益>成本 的方案。
• 现金折扣成本:600000×0.8% 50%-0=2400元 税前损益:20000-(1000+4000+4000+2400)=8600元 应提供现金折扣。
• • • •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 1、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 随时掌握尚未回收款项时间和金额大小。 账龄分析法
• •
2、收账政策的制定 宽严适度的收账政策,过宽,会导致逾期未付 款的顾客拖延时间更长;过严,可能会伤害无 意拖欠的顾客,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和利润。
第九章 营运资本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 一、营运资本的有关概念 (一)营运资本 投入日常经营活动(营业活动)的资本。 •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长期筹资-长期资产=长期筹资净值
二、营运资本投资管理 营运资本投资管理也就是流动资产投资管理, 它分为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和流动资产投资日常管理 两部分。 1.流动资产投资政策 是指如何确定流动资产投资的相对规模。 流动资产的相对规模,通常用流动资产占总收入的 比率来衡量。它是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倒数,也称1 元销售占用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收入比率=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2.流动资产投资的日常管理 流动资产投资的日常管理,是流动资产投资政 策的执行过程,流动资产投资的日常管理的主要内 容包括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
• •
引起成本上升 目标:在存货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利弊权衡, 实现两者最佳组合。
二、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一)取得成本(TCa) 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如果外购,则包括订货成 本和购置成本;如果自制,则包括生产调试成本和生产 成本。 • 订货成本:取得定单的成本,由订货固定成本和订货变 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 订货成本 订货的固定成本F1:与定货次数无关
坏账损失
收账费用饱和点 收账费用
初始:收账费用增加,坏账损失明显减少 坏账 以后:收账费用增加,坏账损失继续减少,费用增加幅度小于坏账损失减少幅度 G点之后,影响较小
• 平均收账期:G店内,增加收账费用会减少应收 账款平均收现期。 • 决策标准:收账费用增加额<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 减少额合计,即总成本<0
• 3、紧缩政策 • 公司持有尽可能低的现金和小额的有价证券 投资;在存货上作少量投资;采用严格的销售信 用政策或者禁止赊销,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 表现为较低的流动资产/收入比率。 • 节约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但公司要承担较 大的短缺成本。
第二节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
• 一、现金管理的目标 •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 ⑴交易性动机:企业持有现金以满足日常经营业务活动的现金 支付需要。 • 财务效应: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维持企业商业信誉, 较易获得商业信用;利用现金折扣,降低进货成本。 • ⑵预防性动机:企业持有现金以应付意外支付的现金需要。 • 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越差,现金流量预测的不确定性越大, 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数量越大;借款能力越强,预防性现金余额 越小。 • ⑶投机性动机:企业持有现金以满足某种投机行为的现金需要。
4000000 50000 50000 3000
480000 50000 70000 4000
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元)
5000
9000
• • • • •
增加的收益:(120000—100000)×(5-4)=20000元 增加的成本: 管理成本:4000-3000=1000元 坏账损失:9000-5000=4000元 机会成本: 600000 500000 60 80% 15% 30 80% 15=7000 360 360 税前损益:20000-(1000+4000+7000)=8000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计利息) 年销售收入 = 平均收现期 变动成本率 资本成本 360
信用期 项目 销售量(件) 销售额(元)单价5元 销售成本(元)
30天
60天
100000 500000
120000 600000
变动成本(元)每件4元 固定成本(元) 毛利(元) 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元)
例:变动成本率80%,资本成本20% 现行收账政策 年销售额(元) 4800000 30 平均收现期 40000 年收账费用 2% 坏账损失率 拟实行的收账政 策 4800000 15 60000 1%
• 收账费用增加:60000-40000=20000元 • 坏账损失:4800000×(1%-2%)=-48000元 • 机会成本: 480000 480000 15 80% 20% 30 80% 20% 32000
(三)现金折扣
• 现金折扣成本 =销售额×享受现金折扣顾客的比率×现金折扣率
• 例:如前例,提出0.8/30,n/60的现金折扣条件,估计一半 的顾客享受现金折扣。
• • • • •
增加的收益:(120000—100000) ×(5-4)=20000元 增加的成本: 管理成本:4000-3000=1000元 坏账损失:9000-5000=4000元 机会成本: 600000 500000 45 80% 15% 30 80% 15=4000 360 360
D 订货的变动成本:与订 货次数有关 K Q
• • •
购置成本:存货本身的价值, DU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 =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
• (三)、随机模式 • 根据随机现象出现大量次数时,运用数学中概率 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测算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平 均水平的一种方法。 • 企业的现金支出是随机的,且一定期间的现金需 求量事先无法确定,则各根据企业一定时间内现 金的随机支出中的最高额和最低支出额,制定一 个现金控制区域。 • 现金流量呈无规则变动,规定现金持有量的上限 和下限。达到上限时,将库存现金转换为有价证 券;降至下限时,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