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柏拉图的《理想国》

浅谈柏拉图的《理想国》

浅谈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一生写过许多著作,影响最大的当属《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

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这部作品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

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充分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社会分工思想等,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拉图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他所处的社会时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矛盾激烈,出于对社会安定的向往和维护阶级利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是集权制政体。

下面我将就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简单的论述,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国”思想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最后,对柏拉图思想的现实意义发表自己的一点拙见。

第一,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并将国家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驳斥四种正义观,即“正义就是欠债还钱”、“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比正义有益”,他认为真正的正义是“各司其职”,国家中不同阶级的社会角色各安其位,做好本分的工作,彼此不能僭越或取代。

因此,柏拉图把国家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类。

哲学王擅长思考,以追求“智慧”为德,是治国者;武士富有激情,以崇尚“勇敢”为德,是军队阶级;而欲望强烈,以“节制”为德的陶工、农民则是劳动者。

这与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不谋而合。

关于社会角色的划分标准,柏拉图不是根据出生的门第,而是注意把不同天赋的人区别出来,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柏拉图所说:“他们虽然一土所生,彼此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

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

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

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复杂,不一而足。

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好带动好护卫者,要他们极端注意在后代灵魂深处所混合的究竟是哪一种金属。

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他认为只有各人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个国家就是理想的国家。

第二,认为治国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治国者和武士实行财产公有。

柏拉图认为治国者应由哲学家来担任,是因为哲学家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有智力超群的智者,才能带领军队,共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这种“以智治国”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以德治国”有着根本的区别。

中国古代“选贤举能”,都是把“贤”放在首位,崇尚“以德服人”。

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差异。

柏拉图构想的乌托邦是是治国者和武士这整个统治阶级共同拥有财产,但不允许阶级中的个人拥有私有财产。

他指出了,统治者应该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要杜绝私有财产带来的贫富悬殊造成的国家动荡与矛盾。

中国的老子也曾在他的《小国寡民》中描述“理想国”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还有陶渊明在《桃花源》中描绘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子和陶渊明设想的理想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政府、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生活自给自足的无为的原始大同社会,是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与柏拉图的有统治,有分配的财产分配方式有着本质
的区别。

这是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另一个差异。

第三,提倡终身教育,课程有诗乐、体育、数学、哲学。

柏拉图认为,求知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能力,所以教育并不是把灵魂中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

教育是一种追求,对善的事物的追求,是一种主动的需要。

他强调人治,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成为实现理想国,培养下一代统治阶级维持理想国的重要手段。

但柏拉图的教育制度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他的终身教育思想仅用于统治阶级,而被统治阶级只要完成第一阶段的教育,实现教化的目的,甘于接受奴役就行。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思想内涵,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任人唯能的思想。

柏拉图不是根据出身门第来划分社会等级,而是根据不同天赋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行划分。

柏拉图将天赋表述为上天在人身上加进黄金、白银和铜铁,从而将人划分为三等,虽然这个理论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它打破了以贵族世袭和门第出身取人的传统,以智力与能力为标准,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

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柏拉图可以提出这样的想法,但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任人唯亲”的现象却还是层出不穷。

就拿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找关系,似乎已成为一体,这种行为正被我们默默接受,能够义愤填膺站出来指责的越来越少。

这应当值得我们去反思。

其次是男女平等思想。

柏拉图认为的社会分工,只根据禀赋和能力进行划分,而不是以性别来决定。

柏拉图认为:“那么,如果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发现男性或女性更加适宜于某一种职业,我们就可以把某一种职业分配给男性或女性。

……”在当今社会还是会出现一些因为性别出现同工不同酬,或者性别优先的现象。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可以尽早杜绝这样的现象,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最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倡导终身教育。

柏拉图从重视胎教开始,对各阶段的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他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的思想。

终身教育理念适合于任何一个时代,特别是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信息瞬息万变,要求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知识储备,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生命科学学院陈浩青
学号:20072502505
2011年5月2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