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碳刷打火的原因分析和应急处理
摘要:该文主要介绍了西门子THDD108/44型发电机碳刷发热的原因,解决的方法。
并且根据我们日常维护、检修中积累的经验做出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发电机发热量分析处理维护碳刷
一期6台350MW发电机全为西门子生产的THDD108/44型全氢冷却汽轮发电机。
励磁系统为静态励磁系统,额定励磁电压378V,额定励磁电流3966A。
刷握采用恒压式,每极碳刷共40块。
发电机滑环外圆周表面开有螺旋沟,并有沿滑环圆周均匀分布斜30°的通风孔,以加强碳刷与滑环的对称冷却。
每个环上有40个碳刷(8组),碳刷型号NKF634,碳刷尺寸32×32×64mm,额定电流密度8~10A/cm2,最小不低于6A/cm2,最大不超过12A/cm2,在额定工况下,最大电流123A,最小电流61A。
碳刷与滑环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冷空气由两个滑环的两侧进入,中间出去,空气的流通主要由装在转子双流轴流式风扇驱动。
发电机刷握是恒压式的如图1。
发电机碳刷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组的稳定运行,正常运行中,发电机碳刷发热、打火、跳动的现象很普遍,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处理,极有可能造成机组非停或者设备损坏等重大事故。
1 碳刷、滑环发热量的组成
(1)碳刷发热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碳刷自身电阻发热:Q1=I2*R(其中:I-每块碳刷的电流,R-碳刷电阻)
2)碳刷接触压降发热:Q2=I*△U(其中:△U-接触压降)
3)磨擦发热:Q3=F*v(其中:F-碳刷对滑环的压力,v-碳刷与滑环的相对速度)
4)接触电阻和散流电阻发热:Q4=I2*r (其中:r-接触电阻和散流电阻等效值)
碳刷总体发热量为:Q=Q1+Q2+Q3+Q4
(2)滑环的发热由3部分组成:滑环自身电阻发热Q11,碳刷接触压降发热Q22,摩擦发热Q33正常情况下,滑环的发热量基本是由碳刷的发热量决定的。
2 碳刷运行中发热、打火的原因分析
1)碳刷电阻增大更换的新碳刷由于材质不同,电阻增大;或者是接触电阻增大,碳刷电流会变小,引起其他碳刷电流增大。
如我厂3号机组在2004年1~4月份期间外环有一圈碳刷电流小(1~10A),从刷握里取出的碳刷来看脏污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碳刷与滑环接触面有一层油膜,油膜的电阻率大,导致碳刷电流变小。
后来机组检修
发现是发电机6瓦存在轻微漏油,由于滑环的对称冷却,将油吸入碳刷刷握内、滑环等处。
2)碳刷卡阻机组长周期运行时,碳刷磨出的碳粉不能完全被排走,碳粉造成碳刷在刷握内卡涩,碳刷与滑环接触不良,碳刷电流不平衡。
3)刷握弹簧压力减小刷握弹簧的压力不可避免的要有衰减,我厂机组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了十几年,特别是最早投产的1号机组,其刷握弹簧用手压明显感到压力有差异,当弹簧压力小到一定程度,接触面会接触不良,碳刷电流不平衡。
4)滑环表面不光滑碳刷在额定转速下运行,如果滑环表面不光滑,碳刷就会在刷握内跳动,产生环火,从而是碳刷、滑环温度升高。
5)电流平衡的破坏正常工况下,碳刷与滑环接触面的接触良好,即接触压降小,所有碳刷运行情况相近,每个碳刷的电流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温度较低,碳刷间电流相对稳定平衡。
运行一段时间后,碳刷的磨损量相近,但是有的碳刷可能在接触面形成氧化膜,或者由于积粉造成碳刷在刷握内卡阻,而有的碳刷接触面良好,解除电阻较小,电流较大,温度升高,形成抢电流的现象。
破坏电流的平衡。
3 发热的处理
1)当碳刷、滑环发热温度在100℃以内时,可以调整部分电流过大或者过小的碳刷。
如更换磨损较短的以及工作电流很小的碳刷;调整或更换部分弹性较小的刷握;处理碳刷卡涩等措施,使每个碳刷电流分配均匀,减少发热量;如果是对称冷却的通风口积粉严重,碳粉堵塞风道,碳刷与滑环内热量散发不出去,也会导致温度升高。
2)
当温度升高达到100℃以上,甚至更高时,采取更换电流不平衡的碳刷或调整刷握的措施已经不能降低其温度,因为更换的新碳刷与滑环接触面积小,并且新碳刷的表面粗糙。
不管其电流大小多少,只要装上碳刷,温度就会很快升高,这时候就应该及时查明温度升高的原因,消除缺陷,使碳刷、滑环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运行。
3)拔出故障碳刷的方法。
正常工况下运行时,机组的负荷变化时,由于碳刷电流也有波动,故而温度由较小幅度的摆动。
如果某个碳刷温度异常升高,或者个别碳刷出现跳动现象,这种情况主要可能是因为碳刷故障引起(如电阻增大、弹簧压力减小、碳刷卡涩、碳刷刷辫断等)。
也有可能是滑环故障引起的(因为我厂的滑环有一圈通风沟,如果通风沟里有异物卡涩,也可能造成跳环)。
此时应准确判断出引起发热的原因,如果是碳刷原因,将其拔出,使其他运行正常的碳刷重新正常工作,进入正常平衡状态。
如果是滑环的原因,由于转子转速较高,不容易处理,需等到停机时处理滑环。
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是做出准确判断,如果不能判断或判断不准确,可以用试验的方法间隔依次取出一个碳刷,直至整体温度出现明显降低。
待系统温度恢复正常后,再将所取出碳刷处理良好重新装上。
例如:我厂#5发电机在2012年下半年期间,内环E5刷握拔不出来,原因是刷握上有一卡簧锈蚀,导致销钉掉入滑环,整个E环的碳刷与滑环的接触面不平,碳刷电流较大。
由于运行期间无法处理,一直是处于拔出状态下运行,2013年春节停机处理后,现运行正常。
碳刷在设计上都有一定的余度,故拔除少量碳刷不影响正常运行,拔除故障碳刷一方面去除了发热严重的碳刷,
抵制了温度进一步升高,另一方面消除隐患,确保机组稳定运行。
4)涂抹凡士林的方法,凡士林为油脂状的石油产品,常用作润滑剂,绝缘剂。
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抗水性、拉丝性、低温性和化学稳定性,涂抹凡士林能使碳刷得到很好的润滑,大大降低振动,使接触部位得到良好接触,同时也清除了滑环上部分碳粉和灰尘,带走了少量的热量,改善了碳刷的工作条件。
所以可以很快降低运行温度。
具体的方法是:用干净的毛刷蘸少量的干净的凡士林,轻轻的刷在滑环的表面,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滑环绞住毛刷;或者将少量的凡士林刷在碳刷的接触面部位,涂抹时一定要少量多次的涂抹,涂抹须均匀,如我们厂二期#8机组曾多次出现碳刷、滑环发热严重的情况,严重时温度达到180℃以上,多个碳刷有跳动、打火现象。
我们在碳刷、滑环位置涂抹凡士林后,温度很快就降到100℃以下,经过我们多次反复处理,碳刷温度最后稳定在60℃左右,碳刷电流也有原来的分布不平衡到电流比较均匀。
由此说明,涂抹凡士林的方法是处理这种情况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在处理碳刷出现跳环时,效果非常明显,避免机组不必要的停机。
4 正常运行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1)运行人员每天测量一次碳刷电流,每班都必须认真巡检发电机碳刷、滑环的运行情况,发现有碳刷电流不平衡、碳刷卡涩现象,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
2)维护人员应定期测量碳刷电流、长度及滑环、刷架温度,并认真填写碳刷电流测试表。
如发现碳刷磨损到达标定位置应及时更换。
3)定期清理碳粉,特别是碳刷与刷架之间解除部位,如果碳粉过多,会导致碳刷卡涩,进而碳刷电流不平衡。
4)更换的碳刷、刷握必须采用同型号、同厂家、同形式的产品,为了保证碳刷与滑环表面接触良好,新更换的碳刷应打磨表面。
必要时刷握的恒压弹簧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测试。
5)在机组停机期间对滑环、碳刷架、碳刷握、碳刷进行彻底的清理、检查、打磨。
6)发电机大修期间,应检查滑环的椭圆度,对有椭圆度的应进行研磨,然后用油石进行打磨,以保证滑环表面的光滑度。
7)发电机大修期间,应逐个对刷握的恒压弹簧进行测试,一般压力在1.2~1.6公斤,碳刷在刷握内有0.1mm的间隙,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刷握。
8)加强对运行人员进
行碳刷、碳刷刷握、滑环的维护培训,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运行人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350MW西门子发电机说明书及图纸.
[2] 西门子C311.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