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附答案

上海市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附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1.名句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2)少年辛苦终身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弟侄书堂》(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登幽州台歌》(4)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鸟鸣涧》(5)不知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论语>八则》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2分)A.酝酿褒贬纤薄单弱 B.糟蹋溃乏莫名其妙C.皱折朦胧相题并论 D.尴尬清萃赏心悦目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___ (2分)A.老窖. gào 肇.zhào祸刹. chà那 B.湍.tuān急田畴.chòu 干涸.héC.犄.qí角怆.chuàng然攥.zuàn D.数.shǔ落涟漪. yǐ推搡.sǎng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 (2分)A.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如:“善良”、“行走”等就是褒义词B.《论语》是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编撰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而成。

C.《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正副标题虚实结合,副标题从时间上加以限制。

D.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主人公是哈尔威船长。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2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B.又怎么过草地,走沙漠,扑山梁?C.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

D.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二、文言诗文(18分)(一)古诗赏析:(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萋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用典,写了黄鹤楼的传说。

B.颔联烘托出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C.颈联描绘了鹦鹉洲的美景。

D.尾联表达了诗人缠绵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8分)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本文节选自《_______ _ 》一书,是家经典。

(2分)9.解释加点词含义:(1)池.非不深也 _________ (2)亲戚畔.之 _________ (2分)10.翻译句子:天时..(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2分)..,地利不如人和..不如地利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本文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得道者多助”中的“道”在文中指“仁政”。

C、“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有递进关系,顺序不能颠倒。

D、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多助”与“寡助”的对比。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6分)程门立雪《宋史》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①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游酢,人名,与杨时同为程颐弟子。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时与游酢侍立不去.()13、翻译句子:杨时见程颐于洛。

(2分)14.本文给你的启示是(2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2分)(1)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

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2)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

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3)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

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

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

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4)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

老师们要以身作zé,所以我每当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5)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

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

他们在找座位。

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6)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

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7)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

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

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

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8)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

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

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9)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那儿人多,那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

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

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

“起立!”“坐下。

”赶快,再背一个。

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10)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

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

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扛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⑾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

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12)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13)慢!(14)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夸一通,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

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

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15)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16)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

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

”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

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

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17)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

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

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

哦,我的林老师。

15、根据拼音写汉字:以身作zé(1分)16、本文记述了作者读书时的一件小事,情节设计很巧妙,一波三折。

请写出情节上三处让你感到意外的地方。

(6分)(1)(2)(3)17、结尾段划线句,“纤细”与“沉甸甸”看似矛盾,实则含有深意,请结合句义说说你的理解。

(3分)1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2)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2分)父爱不矮小①第一次发现自己个子矮,是在她十二岁那年。

②六一节前夕,镇上的小学照例要举办一台联欢会。

比同班的女孩子矮了半头的她站在舞蹈队伍里显得极不协调,伙伴们已长成婷婷的天鹅,而她依然是只瘦弱的小鸟。

③她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

妈妈没意识到落选的事对女儿的伤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这丫头,要是随了妈就好了,谁让你随了你爸呢。

”一旁的父亲局促地搓搓手,没有说话,转身走了。

从那天起,她才注意到父亲竟是如此矮小。

也是从那天起,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④那个不愉快的儿童节过后不久,她的小学时代结束了。

曾经向往的中学生活并没有想象的愉快。

在这所小镇唯一的中学里,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因为父亲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

有时,她正在操场上和同学快乐地打球,身边走过的老师或同学会说,她长得真像她父亲。

这时,快乐会瞬间飞远。

虽然这时她已学习了一些生理健康知识,知道遗传的作用,但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⑤蔷薇花开了落,落了开,她也花一样长得清纯,小巧的个子更显得玲珑娇小。

她考进城里的大学后,耳边不会再有人说她像父亲了。

一日,她被同学从操场上叫回宿舍,是父亲来了。

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饼干,还有两本她喜爱的文学书。

临走又回头说:“丫头,记着吃饼干啊,每天都要吃。

”她望着父亲矮小的背影怨着:“哪里没有卖饼干的?不要再给我送了。

”⑥假期回家。

一进门父亲就问:“丫头,饼干吃完了吗?”说着又抱出几袋一样的饼干。

“您就不知道换个牌子呀?干吗让我天天吃这个?”母亲望望父亲说:“丫头,你爸听朋友说有种赖氨酸饼干,孩子吃了能长高个,他就跑到城里四处找。

“她的心里倏地疼了一下。

以后的日子里,她吃着父亲送来的饼干,打着球,似乎真的长高了一些,婷婷的,像一株春日里的翠竹。

⑦又是蔷薇花满院飘香的季节,她带回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孩。

忙忙碌碌的父亲在男孩的身边显得更加矮小,可父亲脸上的欢喜就像阳光下的蔷薇花,笑盈盈地开满了小小的院子。

⑧黄昏,她送男孩出门。

男孩很认真地对她说:“你爸真好。

他对我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以后你们如果吵架了,你可以怨她懒,可以说她娇气,但是,你永远都不许嫌她矮。

”⑨瞬间,她的泪扑簌簌地挂满了脸颊。

莹莹的泪光中回望,缤纷绚烂的蔷薇花旁,父亲的身影被一抹夕阳拉得修长……19、请以时间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分)(1)六一节前夕,“她”因身材矮而落选班舞蹈队,从此怨上了父亲。

(2)中学时期,“她”经常被别人提起长得真像她父亲,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