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揭秘中国稀土产业链

揭秘中国稀土产业链

中国是稀土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确是稀土产业比较落后的国家。

中国卖稀土仅限于卖资源和初级的加工品,但对稀土产业的深加工领域几乎是片空,对于稀土在国防领域的运用寥寥无几,然而稀土加工领域确是技术高精尖的代名词,导弹、半导体、计算机、精密仪器、自动控制都离不开他,它是高科技的味精,缺少了它就没有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

然而是这样一种稀缺资源,中国却把它做白菜价卖掉了,本来是黄金的价格,却只卖到白菜价格,令人痛心,这种稀缺的战略资源盗采的十分严重,采用是那种最传统的酸浸出出法,对环境破坏特别大,所以中国的稀土成本十分低,这就是以依靠污染了我们的环境,毒害了我们子孙,换取了一点外汇买,却买了美国的国债,买这些发达国家的豪华汽车、高端奢侈品。

可悲,我们居然用这种比黄金贵重百倍的东西的东西换来了一些没用的纸,这就是中国的稀土产业。

中国稀土虽然掌握了百分之75的稀土资源,是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但没有话语权,相反,欧美日百分之90的稀土从中国进口,但定价权在他们手里,稀土的价格完全由他们操纵,中国靠出卖这种廉价的稀缺资源养活了他们产业链,污染留在国内,绿色留给欧美日,这是何等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些稀土几乎相送的。

可是和中国毗陵的日本在稀土深加工领域已经确立了绝对垄断地位,他们每年大量进口中国的稀土资源,而且大部分都储藏起来了,据说不进口中国的稀土,他们也能用20多年,而且绝大部分的稀土新材料新技术的由日本几家主要公司控制,他们是稀土领域主宰者。

日立金属,信越化学、爱普生、TDK、FDK、住友特殊,韩国三和、梨树、磁化,荷兰的飞利浦,德国的VAC、epcos,美国的ARNORD,掌握着稀土加工的关键技术,把持着大量的专利,用专利技术扼住中国的脖子,中国只能靠出口稀土,而且只能卖给他们,中国只能进口他们稀土加工品,这样就形成巨大的剪刀差,我们稀土产业一直处于弱势,依旧靠着断子孙粮的办法赚钱。

中国虽有稀土加工,但仍处于低端领域,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北矿磁材,安泰科技,大部分还集中在铷铁硼烧结等低端领域,在稀土高端领域,核磁共振成像仪,高效节能电机、HDD.....等高端领域仍为日本几家公司垄断,他们在这些领域拥有大量的专利,中国要进入这些领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首要面对的就是知识产权问题,只有他们进入,就面临着专利诉讼,专利就像悬在中国人头上的一把剑,始终把你扼杀在萌芽状态。

更何况中国进入稀土加工领域较晚,技术专利储备远远不够,根本无法和他们直接竞争,可是中国的稀土资源已经被他们消耗殆尽,却没有掌握最前沿的技术,不言而喻,这是对整个行业的一场灾难。

可是日本大量从中国进口稀土资源储藏起来,据说已和中国储量差不多,足够用几十年。

而且他们已经再涉及稀土加工的低端领域,他们的稀土初加工领域开始大量向中国转移,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以达到高中低领域完全垄断的目的,以此消灭他们潜在的竞争对手,或培养的自己在华的代理人,在高端领域的稀土加工始终在日本国内,确保他们始终能控制这个行业的至高点,让稀土的命运牢牢的掌握在他们手中,设立极高行业壁垒,依靠他们了大量的专利储备,确立他们了不可撼动的地位,迫使中国在稀土高科技领域不得不发高价钱从日本进口稀土加工品,从而确立了中国出口廉价资源,进口日本高价稀土制成品。

牢牢控制着稀土的命脉。

至此中国的稀土命脉牢牢掌握在日本人的手里,稀土领域是日本说了算。

然而稀土领域只是众多行业被外资控制一个典型而已,至今中国的经济主权已经由外资完全掌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