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

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

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施工程序及操作要点
二、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准确对圆管涵的中桩及纵横轴线,以及内外边桩进行准确放样,并用白灰在地上做出标志。

利用小溪上已有的加密水准点,对原地面高程进行放样,确定开挖深度。

线位设好以后请技术负责人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首先要对圆管涵基础所在位置进行清淤。

地基处理的范围至少应宽出基础之外。

为便于施工中的检验校核,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的方式。

应避免超挖:机械开挖至距槽底设计标高10~20cm时,改用人工挖掘、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槽底及坡面原土层。

基坑槽底采用平板振动夯夯实,确保基底标高误差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基坑开挖中,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绕过坑底。

为避免管基的冲刷,将管基的前部5m范围用干砌片石铺砌。

开挖清理完毕后,及时检测地基承载力,然后请技术负责人检验,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下部管基施工
基础放样
基坑开挖好后应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

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垫层基础处理
基坑开挖好后,先进行垫层施工,分层回填砂砾并夯实,压实度在95%以上。

砂砾垫层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不得有离析现象。

4、管节安装
基础混凝土达到其强度的70%时,由测量人员放样出涵管轴线位置后,使用履带吊车吊装管节,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

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使管节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

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

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4.3.1 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

4.3.2 各管节应流水安装平顺,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4.3.3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必须严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错现象。

4.3.4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混凝土管座施工
混凝土垫层一次性浇注,浇注完后达到使用要求后,铺设混凝土圆管,然后一次性浇注填充部分,注意预留沉降缝的部份。

5.1.1混凝土管座模板施工
模板宜优先采用胶合板和钢模板。

浇注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为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安装侧模板时应在基础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且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浇注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5.1.2 下部混凝土管座混凝土浇注
管座混凝土采用C20的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浇筑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清理干净,模板经现场技术负责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垫层应先加以湿润,铺一层厚2~3cm的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注混凝土。

当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溜槽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倍,与侧模保持50-100㎜的距离。

振捣期间,避免振动时碰撞模板。

每一个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密实,避免过振和漏振,密实以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
标准。

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在浇筑过程中或浇注完成时,如砼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注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6、沉降缝处理
在涵管与涵管之间设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a、基础部分
基础沉降缝宽1厘米,采用沥青木板预留,沉降缝内用砂子填实,也可将沥青木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

b、涵身部分
涵身沉降缝宽1厘米,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再用宽15厘米的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

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

三、安全交底
(一)一般性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参加施工的工人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场后必须通过‘三级’教育方可上岗,在作业中不得违章作业,不得违反劳动纪律。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严禁穿高跟鞋、拖鞋和光脚作业,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不得酒后上岗、作业。

4、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使用草坪灯照明,严禁用碘钨灯。

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6、设备技术状态必须良好,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外露传动部分必须有防护装置,不准带病作业。

7、作业前必须检查设备技术状态和安全设施是否完好,试转正常后方可准作业。

(二)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涵洞管节吊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