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劳动力市场供需趋势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历次人口普查及1%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对劳动年龄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
通过灰色预测法对江苏省劳动参与率进行预测,测算江苏省劳动力供给趋势;通过构建双对数模型,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的合理设定,对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分析。
通过供需差额变动趋势,揭示了江苏省劳动力将面临由供大于求转入供小于求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标签:经济新常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2]。
然而,随着人口结构转变的加速,生育率的持续低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拐点已经出现,在2013年达到100 582万人后,持续减少至2015年的100 361万人。
与此同时,我国进入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三次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由2000-2008年间的0.98%,大幅度下降至2009-2015年间的0.058%。
①这一过程中,劳动力需求量受三次产业发展速度阶段性变化影响而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3]。
劳动力供给、需求两方面变化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发展趋势充满复杂性。
江苏省不仅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为突出的省份,同时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这使得其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发展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对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趋势的分析能够为我国及其他省份把握劳动力供需变动特征、促进劳动力市场有序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本文首先对江苏省劳动年龄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利用灰色预测法对劳动参与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测算劳动力供给趋势。
其次,通过构建双对数模型,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的合理设定,对劳动力需求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最后,结合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变化关系,分析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发展趋势。
一、劳动年龄人口发展现状新世纪以来的十年间,江苏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5 224.32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5 986.19万人。
2011年,江苏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5 986.19万人。
之后,江苏省劳动年龄人口在数量上呈现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到2015年降低至5 910.00万人。
基于2015年江苏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在对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死亡率、净迁移率等参数进行合理假定的基础上,利用年龄移算法,构建区域多系统人口发展模型对2016年-2080年期间江苏省劳动年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江苏省劳动年龄人口将由2016年的5 906.81万人下降至2080年的3 114.81万人,年均减少43.625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江苏省长期以来的低生育率存在密切关系。
事实上,江苏省一直是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最为严格的省份,加之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育理念的转变,使得江苏省生育率持续降低,2010年江苏省总和生育率仅为1.053,而2015年则进一步降低至0.859。
②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的逐步放开,也没有使得低迷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出现预想的“井喷式”提高,直接导致了江苏省人口增长内生性动力不足。
此外,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江苏省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的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增速逐渐降低,人口净迁移率由2000-2010年的8.3‰降低至2011-2015年的4.7‰,外生性人口补给的减少也加剧了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减缓的趋势。
②由此可见,江苏省在人口增长的内生性动力不足及外生性补给无力的双重影响下,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减少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突出特征。
二、劳动力供给趋势预测劳动力供给不仅取决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还取决于劳动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可以用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具体反映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强度。
在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和规模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参与率决定了社会生产中劳动投入量。
(一)劳动参与率现状近年來,受到人口结构老化加速的影响,劳动年龄人口也呈现出相对高龄化过程,劳动参与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集中反映在年龄性别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上[4]。
相关数据显示,①伴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劳动参与率波动下降。
2000年江苏省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81.83%,到2010年下降至78.24%,2015年劳动参与率进一步降低为75.93%。
如果细分年龄组来看,2000-2015年期间江苏省各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15-24岁组劳动参与率下降最为明显,由2000年的61.58%下降至2015年的50.34%。
事实上,这一变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平均受教育时间的延长密切相关。
2015年江苏省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9.87年,比2000年高出2.86年,平均受教育时间的延长使得低龄劳动年龄人口推迟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①2015年,江苏省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 164.1万人,占总人口的14.59%。
其次,60-64岁年龄组劳动参与率也有较大幅度变化,2015年该年龄组劳动参与率为45.73%,比2000年降低了6.22个百分点,而24-44岁组、45-49岁组劳动参与率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下降变动趋势,上述变化可能与近年来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对中、高龄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行为的刺激作用有关。
在不同年龄组劳动参与率波动下降的影响下,总体劳动参与率也必然呈现波动下降的变动趋势。
(二)劳动力供给变动趋势劳动参与率是联结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有效供给的重要桥梁[5]。
对劳动力供给趋势的准确预测,需要以对劳动参与率变动趋势的合理预判作为依据。
考虑到劳动参与情况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及相关就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为对劳动参与率变动趋势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这里以2010年-2015年江苏省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期数据,采用GM(1,1)灰色预测技术对2016-2040年江苏劳动参与率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2016-2040年江苏省劳动参与率将由82.20%逐渐下降至80.79%。
由此可测算出江苏省劳动力供给规模将由2016年的4 855.39万人降低至2040年的4 135.3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劳动力供给29.99万人。
三、劳动力需求趋势预测劳动力需求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与就业政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5]。
考虑到对劳动力需求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为了较为准确地判断江苏省劳动力需求变动趋势,本文仅对2016-2040年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
(一)劳动力需求预测方程及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定1.劳动力需求预测方程就业人数是劳动力需求的直观反映。
基于数据的可获取原则,本文以就业人数来替代劳动力需求人数。
根据1990-201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三次产业产值与其对应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在对三次产业产值进行价格紧缩处理(以1980年为基期)、协整关系检验的基础上,构建双对数模型:Ln(W)=A+BLn(G)+e上述公式中,W=劳动力需求人数,G为产业产值,e为随机扰动项。
对三次产业的产值(G)对数值和从业人数(W)对数值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人数预测方程如下:Ln(W1)=10.615—0.45854Ln(G1)R2=0.87 (1)t值:(-12.6827)F=128.32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方程如下:Ln(W2)=6.161 +0.13358Ln(G2)R2=0.82 (2)t值:(10.1247)F=97.48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方程如下:Ln(W3)=4.7908+0.2814Ln(G3)R2=0.96 (3)t值:(23.0067)F=153.69决定系数R2分别是0.87、0.82、0.96,各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及模型整体线性检验F值也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因此,将式(1)、(2)、(3)作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预测方程。
根据上述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在第一产业中,就业人数对产业产值的系数为-0.45854;第二产业中,就业人数对产业产值的系数为0.13358;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对产业产值的系数为0.2814。
这表明江苏省第一产业产值每增长1%,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相应减少0.45854%;第二产业产值每增长1%,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相应增长0.13358%;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应增长0.2814%。
2.劳动力需求预测方程修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需求人数对产业总值的弹性系数会发生一定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确定江苏省就业弹性的变化走向对公式进行修正,从而更为准确地对江苏省劳动需求人数进行预测。
从江苏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情况来看,1990年之前都属于传统型,1995年开始至今都属于发展型。
发展型产业结构下,江苏省第二产业始终是三次产业的主导产业。
可以预测2015-2020年江苏省的第二产业仍将快速发展,相应地就业弹性系数将会下降。
进入“十四五”之后,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将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
本文从2016年开始设定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动趋势,具体方案如下:2016-2020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每年下降0.00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仍保持不变;而2020-2040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进入稳定期,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每年下降0.008,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每年下降0.001,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仍保持不变。
3.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定针对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现实,结合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按以下方案确定经济增长速度。
低方案——2016-20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分别在4%、6.5%、8.5%左右,期间江苏省总产值的增长率在7%左右;2021-2040年,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分别在2%、4%、6.5%左右,期间江苏省总产值的增长率在5.5%左右。
中方案——2016-20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分别在6%、8%、9%左右,期间江苏省总产值增长率在8%左右;2021-2040年,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分别在3%、6%、8%左右,期间江苏省总产值的增长率在6.5%左右。
高方案——2016-20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分别在7%、9%、10%,期间江苏省总产值增长率在8.5%左右;2021-2040年,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分别在4%、7.5%、9%左右,期间江苏省总产值的增长率在7%左右。
(二)劳动力需求预测结果劳动力供求趋势测算结果显示,高经济增长方案、中经济增长方案与低经济增长方案对劳动力需求量变动趋势大致相同。
低经济增长方案下,江苏劳动力需求总量2016- 2040年间共增加171.36万人,就业需求年均增加7.1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14%:中经济增长方案下,就业需求總量2016-2040年间共增加256.48万人,就业需求年均增加10.69万人,年均增长0.21%:高方案下,江苏劳动力需求总量2016-2040年间共增加328.76万人,就业需求年均增加13.7万人,年均增长率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