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__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第三章__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二、选择供应商应考虑的因素
供应商选择的考虑要素
•价格 •交货能力 •生产供应能力 •提前期 •快速响应能力
•产品质量 •地理位置 •技术水平 •可靠性(信誉) •售后服务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三、供应商选择的实施步骤
分析市场环境(需求、必要性) 明确供应商选择目标
反 馈
比较新旧 供应商
制定供应商评价标准 成立评价小组
修改评 分标准
反 馈
供应商参与
评价供应商
N
选择
Y
工具技术
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三、供应商选择的实施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

针对哪些产品市场开发供应链合作关系,确认供应 商选择的必要性。
2、明确选择供应商的目标
确定供应商的评价程序,必须建立实质性、实际的 目标。 【案例】怎样降低不含咖啡因的咖啡生产成本。瑞 士雀巢食品公司决定采用的方法是增加不含咖啡因 的咖啡豆的产量,并与精于生物基因的澳大利亚生 物集团公司(Forbio公司)合资进行生产。

案例分析
克莱斯勒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
克莱斯勒指定某些供应商为组长,职责是监督相 关供应商合作设计、制造出各类零部件。 以汽车上的座椅为例,以前工人要在装配线上把 150家供应商提供的零件装配成座椅;而现在, 克莱斯勒则只需从供应公司直接采购座椅。 讨论:

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三、供应商选择的实施步骤
4、建立供应商选择和实施的团队组织

涉及企业的生产、技术、计划、财务、物流、市 场等部门。 确认他们是否愿意与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
5、初步联系供应商

6、评价供应商 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四、供应商选择的方法
分为定性的、定量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 评价方法。 在供应商选择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确定各目标(选择准则)的权重,将多目标规划问题 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 对质量和交货期等都能满足要求的供应商,一般 需要通过计算采购成本来进行比较分析。
4、多目标数学规划法

5、采购成本比较法

第三节 供应商审核与考评
一、供应商的审核
1、 审核分类
(1)产品层次 确认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必要时还可要求供应商 改进产品质量以符合企业的要求。 (2)工艺过程层次 针对质量水平对生产工艺有很强依赖性的产品。
尽可能低的价格
凭采购员经验 无 无
适宜的价格,更多的选择 标准
完善的程序和战略标准 有 有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的概念
二、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及战略
1、供应商管理的目标
获得符合企业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或服务; 确保供应商提供最优的服务和及时的送货; 发展和维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开发潜在的供应商。

案例分析
克莱斯勒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
克莱斯勒生产汽车用的零部件,2/3是对外采购的, 供应商有1140多个,品种达6万多种。 克莱斯勒与供应商建立融洽关系的方法,是在与供 应商共事时,尽量做到平易近人。 坚持让供应商尽早参与新型汽车的设计过程,征求 供应商对降低成本、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 议。 1989年,克莱斯勒实施了一项“供应商成本降低” 的计划,与供应商一起来研究如何降低零部件的成 本,由此节省的开支达25亿美元。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的概念
二、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及战略
2、供应商管理的战略
设计一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合理的供应 结构; 采用一种能使采购成本最小的采购方法; 与供应商建立一种能促使供应商不断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的长期合作关系。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的概念
三、供应商管理的意义
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有利于实现准时化采购

2、建立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的负面影响
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3、供应商关系的管理措施
(1)在生产上帮助供应商 (2)与供应商保持信息的沟通 (3)让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 (4)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 (5)对供应商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三、供应商选择的实施步骤
3、制定供应商的评价标准

供应商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综 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常见标准如表所示:
要 求 交货时间 质量 价格 服务 柔性 信誉 标 准 按时供应 满足企业的质量体系 等于或低于采购价格 以企业的满意度为标准 能按企业的要求改变和调整供应 以上标准执行的合格情况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2、供应商关系的模式
供应商管理的伙伴模式,强调与供应商合作,实现 双赢。 采购策略表现为: 买方协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加快产品 开发进度。 双方较多的信息交流,降低交易、管理成本。 长期的信任合作关系取代短期的合同。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3、供应商伙伴关系的比较优势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一、供应商关系的分类
5、纵向集成型
把供应链上的成员整合成一个企业,但各成员是 完全独立的,决策权属于自己。 对不同种类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二、供应商关系的比较
1、供应商关系的演变
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竞争”转 变为现在的“双赢” ,由单纯的交易关系转变为 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商关系的演变阶段,如下表所示: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20世纪60~70 20世纪80年代 年代 特征 竞争对手 市场特点 许多货源,大 量存货买卖双 方是竞争对手 合作伙伴 合作的货源,少 量存货,买卖双 方互为伙伴,实 现“双赢”
20世纪90年代 探索/全球平衡 市场国际化,不 断调整双方的伙 伴关系,在全球 经济中寻找平衡 与发展 · 供应商策略管理 ·“上游”控制与管 理 · 共同开发与发展 · 供应商优化 · 信息、网络化管 理 · 全球“共同采购
第三章 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内蒙古农业大学 经管院 营销系
内容安排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第三节 供应商审核与考评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的概念
一、供应商管理的含义
所谓供应商管理,是对供应商的了解、选择、开发、 使用和控制等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的总称。 传统供应商管理与现代供应商管理的比较:
二、供应商考评
3、考评步骤

对供应商进行考评时,一般过程为:
⑴ 确定供应商考评范围; ⑵ 制定考评文件; ⑶ 根据事先确定的考评指标和收集的数据,计 算考评结果; ⑷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 ⑸组织供应商会议,跟进相应的改善行动。
第三节 供应商审核与考评
二、供应商考评
4、供应商考评的指标
(1)质量指标 来料批次合格率=(合格来料批次/来料总批 次)×100% 来料抽检缺陷率=(抽检缺陷总数/抽检样品总 数)×100% 来料在线报废率=[来料总报废数(含在线生产时发 现的)/来料总数]×100% 来料免检率=(来料免检的种类数/该供应商供应 的产品总种类数)×100%
利益共享,增加双方的共同责任感。 信息共享,提高了运作效率。 长期的合同关系,增加对未来需求的可预见性 和可控能力。 高质量的产品增加了供应商的竞争力。 减少和消除了不必要的对购进产品的检查活动, 加快了进货速度。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三、供应商关系的管理
1、建立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的积极意义
采购总成本最低 采购运作 以最低的价格 · 供应商关系管理 买到所需产品 · · 整体供应链管理 · 供应商参与产品 开发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二、供应商关系的比较
2、供应商关系的模式
供应商管理的正常交易模式,主张要把对供应商 的依赖降低到最低水平,提高讨价还价能力。 竞争由价格驱动,其采购策略表现为: 买方同时向多处供应商购货,通过价格竞争获 得价格优惠。 买方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 加以控制。 买方与期目标型

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相互配合,不断改进 各自的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一、供应商关系的分类
3、渗透型
其管理思想是把对方公司看成自己公司的一部分。 通过互相投资、参股等措施保证双方的业务活动。

4、联盟型
特点是从更长的纵向链条上管理成员之间的关系。 需要一个处于供应链核心地位的企业来协调成员 之间的关系,通常将其称为“盟王”。

1、直观判断法

定性选择方法,常用于选择企业非主要的原材料 的供应商。 定量选择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给每个准则分配一 个权重,将供应商各项准则的得分与相应准则权 重的乘积求和,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2、线性权重法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四、供应商选择的方法
3、层次分析法

基本原理:根据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和子目标(选 择准则)以及约束条件等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第三节 供应商审核与考评
1、 审核分类
(3)质量保证体系层次

针对供应商整个质量体系和过程而进行的审核。 审核供应商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与成本控制、计 划制造系统、信息系统和设计工程能力等企业各 主要管理过程。
(4)公司层次

第三节 供应商审核与考评
2、审核方法
(1)调查表法

发放调查问卷给不同的供应商,常用于招标、询 价以及初步了解供应商的情况。 对预先准备好的一些问题格式化,组织有关人员 到现场进行核查、确认。 对现有供应商供货的及时性、质量、价格等进行 跟踪、考核和评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