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研究报告发布时间:2009-5-14 信息来源: ——基于苏南地区意匠针织服装(无锡)有限公司的个案调查引言1、选题背景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型企业群体,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占据着重要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4年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 GDP 的50%,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全国全部税收的 43%,同时中小企业还提供了 75%的城镇就业岗位。

但是,中小企业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只能占据与其地位极不相称的市场份额,金融机构没有给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

从我国金融总量来看,到2002年一季度末,中小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取得的贷款只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38%,即使加上其他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也仅占全部贷款的44%。

而且,央行每年新增贷款15000亿左右,而其中70%的贷款给了国有大企业,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贷款只占30%。

这和中小企业在产值、就业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相比存在着鲜明的反差。

当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新兴的股份制银行放贷时也较少顾及中小企业。

这样,中小企业的规模扩张普遍伴随着资金紧张的局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极为突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从2003年底开始,选择了全国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五个地区和六个城市1105户中小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发现有65.7%的样本企业感到资金紧张。

另据国家发改委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 .8%,再加上32 .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拒贷率达到56.1%。

这两份报告分别从不同角度印证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其结果是相当可信的。

近几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还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发展对融资的要求。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融资困难成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2、选题意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为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乃至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活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拉长这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短板”,才能使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可能。

(2)找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有利于从我国实际出发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我国自身社会和经济特点提出更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3)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众多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

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发展必须有众多中小企业配套和协作,大集团的发展应建立在中小企业健康和广泛发展的基础之上。

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对于增强我国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的作用。

(4)我们所调查的苏南地区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了解当前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报告主要内容安排本报告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分析,是全文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并以苏南地区意匠针织服装(无锡)有限公司为例,第三部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分析一、中小企业的界定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主要从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个指标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规模进行了界定。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综合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企业融资方式又可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具体分为内源融资、银行信贷、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等形式,其中后三种同属外源融资。

各种融资方式在融资期限、成本和风险上各有特点。

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内容,是综合考虑成本、风险及资金需求特点,在具体的融资方式中进行比较和优选的过程。

一系列融资选择的结果将形成特定的融资结构,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与稳定性。

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有的研究综述目前,理论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已有了很多杰出的成果。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学者大多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从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所导致的融资能力低下角度去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二是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融资环境的角度来探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

一些学者着眼于从中小企业内部来尝试寻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答案。

苏州大学商学院的张建、王保权认为(2004) 中小企业要加强融资管理,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成本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制观念,增强财务杠杆意识和融资责任意识,实现中小企业内部资金良性循环。

姜园华、金桂兰认为(2004) 中小企业要从自身发展进程中寻找对策,要苦练内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发展潜力,特别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团队管理能力,提高信誉和资信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和挖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开创中小企业自主性的融资渠道。

有些学者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上来寻求突破。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汪小勤、杨涛认为(2004)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信息的不可得性和不可控性。

由于关系型贷款在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上具有最大的经济合理性,建立全面、细致的银企关系,利用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来最大程度地减少中小企业借贷风险,将是一条现实的也是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之路。

厦门大学的陈国进,陈辉(2004) 通过总结国外关于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持久性对货款利率影响的研究,认为在我国目前利率受限的条件下,仍有可能建立起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长期关系,并提出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试行主办银行制的构想。

有些学者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联系起来。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李永军(2001) 认为,与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相反,中小金融机构在处理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关系时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出路。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张捷教授((2002)更是明确指出建立一个以民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是从根源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2005) ,在当前尚未建立民营商业银行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社区信用组织是一个风险和成本均较低的选择。

有些学者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发育联系起来考察。

我国资本市场研究会主席、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刘鸿儒认为(2004) 创业板市场才是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因此,我国应该在总结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尽早设立创业板,使之成为培育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孵化器。

同时还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鼓励设立按市场化规范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范围。

还有一些学者强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应将着重点放在政府的支持上。

中央财经大学的刘屏非认为(2002) 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公共产品的“收益外在性”特点,故政府对其融资的干预和扶持是必然的选择,政府应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认为(2005) 国家应把发展中小企业当作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将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征信体系和投资体系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武汉大学的李鹏(2004) 认为中小企业是“异质”的,因此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均衡并不意味着结构均衡,必然有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从市场直接融资。

政府应该为此类企业融资做出制度安排和金融支持: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担保与再担保体系;建立扶持基金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社会辅助体系。

总之,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认识,并在政策层面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实证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第二部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以苏南地区意匠针织服装(无锡)有限公司为例在进行实地调查前,为了解我国其他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情况,做到调查时有针对性,我们搜集参考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和局部统计,以便与我们所调查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两者之间的异同。

以下是我们搜集到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①2003年,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曾对中国四川省3个城市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状况作过一项典型调查。

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辖区内浙江、福建两省300户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到2002年9月底,银行贷款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58%,且企业规模越大,银行贷款占比越高;约11%的企业有过内部集资,约8%的企业利用过民间借贷,其中资产规模低于500万的小企业,职工集资与民间借贷资金占16%;短期资金40%源于供应商或合资、合作伙伴的商业信用;企业资本金主要来自内部集资与非正规民间借贷,其中内部集资占25%,民间借贷占14%,其余来自业主及主要创业者的内部自筹资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