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PPT精选课件
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PPT精选课件
51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 参加者,包括教育法律关系权利的享受者 和义务的承担者,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 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 自然人(个人主体) – 集体主体(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 – 国家
52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 物质财富 • 非物质财富 • 行为
2
友情提醒:安全无处不在
2006年11月8日《重庆晨报》报道,我市某重点 中学规定: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疯打。一天课间,13岁 的小江(化名)和14岁的小明(化名)在教室外走廊 上玩耍打闹。小江正蹲下系鞋带,小明突然骑到小江 的脖子上。第二天晚上,小江喊颈子痛,经家长送医 院诊断,小江被骑导致颈椎错位,颈部功能部分丧失, 属于9级伤残。小江认为,自己是在学校受伤,除了小 江有责任以外,学校未尽到安全保护责任,因此将小 江和学校同时起诉到法院。
•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学实践中 的实际问题。
6
考纲解读
3.学生权利保护
•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 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工作 中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7
1 教育法、法规、政策概述 8
9
10
11
12
法是什么?
法是由国家或者负责公共事物 的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代表统治阶 级意志的,以程序性为特征的,以 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以国家强制力 为保证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体系。
55
教育法律责任
• 是指行为人违法了教育法规的行为所引起 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 果
– 存在违法行为时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 – 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着是具有遵守法定义务的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 教育责任与法律制裁紧密相连
56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 有损害的事实 • 有违法行为 •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22
教育法规的类型
根据教育法规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 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不 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分为实体法 和程序法
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一般法 和特殊法
23
• 根据法律规范中行为模式的性质,分为义 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发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
•
则》(2004年发布)
42
43
地方性教育法规
——《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 (04年施行) ——《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07年施行)
44
45
5.教育规章 • (1)部门教育规章。国家教育部或国务
院各部委制定,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布。 (其效力低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效力。)
38
39
• (1)教育基本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
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000人大会通 过、1995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
40
41
教育行政法规
• ——《残疾人教育条例》(1995年发布)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发布)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7
宪法是教育立法的主要依据和最高依据
• 1.规定我国教育的社会性质、目的任务、结构系 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
• 2. 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3.规定了对少数民族、妇女和有残疾公民在教育
方面予以帮助; • 4.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 5.规定了学校的教学用语; • 6.规定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
• 根据法律规范指出的法的后果,可以分为 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24
25
26
• 《北京市职业教育条例》属于() • A、一般法 • B、根本法 • C、程序法 • D、特殊法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 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是教育法的重要内容,
你认为这件事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3
教育法律法规
4
考纲解读
1、教育的法律法规
•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5
考纲解读
2.教师权利和义务
•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 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57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 行政法律责任 • 民事法律责任 • 刑事法律责任
58
教育法律救济
•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主体或其他 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 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时,行政相对人可以 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解等 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偿。教育法律救济是 为矫正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的侵权行为和 相对人受到侵害的情况而建立的解决纠纷、 补救相对人受损权益的制度。法律救济制 度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合法利益的实现和法 定义务的履行。
53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 权利和义务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54
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当你享有教师职业的权利时就必须承担相关义务。 即“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 有些权利本身也是义务。 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也承担着 对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的义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法律法规
1
教育法律法规离我们有多远—
• 小孩子因上不起学而不上学,可以吗?因不想上学而不上 学,可以吗?
• 教师对犯错的学生可不可以责令公开检查? • 教师可不可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公之于众? • 学校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罚款? • 学校和教师有没有权力自主决定放假? • 学生在学校里受伤学校是否必须负责任?
13
14
15
16
•教育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7
18
19
• 以下不属于教育法的特征的是() • A、国家意志性 • B、强制性 • C、规范性 • D、自觉性
20
21
教育法规的定义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 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 管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 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 ——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46
47
48
考题: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
A. 《义务教育法》 B. 《教育法》 C. 《教师法》 D. 《教师资格条例》
49
2 教育法律基础 50
教育法律关系
•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 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 和义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