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机临床运用2PPT课件

呼吸机临床运用2PPT课件

2.气道水肿或阻塞(如阻塞性睡眠呼吸 暂停综合征,0SAS),需要维持人工气 道。
3.准备撤离通气机,在撤机的过程中应 用CPAP改善肺泡稳定性和改善功能残气 量。
.
14
机械通气模式
六、压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PSV) (一)定义:PSV是指当患者的自主呼
吸再加上通气机能释出预定吸气正压的 一种通气。当患者触发吸气时,通气机 以预先设定的压力释放出气流,并在整 个吸气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
.
7
A/C的应用指征
1.呼吸中枢的驱动力正常,但是呼吸肌 衰竭以致于不能完成呼吸功。
2.呼吸中枢的驱动力正常,但是由于所 需要的呼吸功增加(如肺部疾病时肺顺 应性增加),使呼吸肌不能完成全部呼 吸功。
3.允许患者设定自己的呼吸频率,因而 有助于维持正常的PaCO2。
.
8
机械通气模式
三、间歇强制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
.
16
.
17
机械通气的目的
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主要为:
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 体需要。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 气体交换。
2.减少呼吸肌的作功。
3.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4.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 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 性治疗。
.
18
呼吸机治疗的指征
.
9
IMV的应用指征:
1.呼吸驱动力正常,但是患者的呼吸肌 群不能完成全部的呼吸功,适用于呼吸 衰竭早期。
2.需要患者有自己的呼吸频率以维持正 常的比CO2。
3.准备撤离通气机,可逐渐减少IMV的 频率和潮气量,有利锻炼患者呼吸肌群 的功能。
.
10
机械通气模式
四、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lMV)
呼吸机临床运用
.
1
呼吸衰竭
由于呼吸系统或其他疾患引起的呼吸障
碍,导致机体缺氧合并二氧化碳潴留而产生 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凌乱及代谢障碍的临床综 合征。
PaO2低于60mmHg(1mmHg=0.133KPa) ( 低氧血症)
PaCO2高于50mmHg(1kpa=7.50mmHg) (高碳酸血症)
定义:应用CMV时,患者接受预先已设 定的每分通气频率,以及潮气量(VT)。 患者的吸气力不能触发机械呼吸。通气 机承担或提供全部的呼吸功
.
5
CMV的应用指征
1.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患者呼 吸微弱或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呼吸。2.在 某些情况下(例如麻醉时或重新进行辅
助通气时)为患者的肺部提供一种安全 的通气方式 。3.重度呼吸肌衰竭,如 呼吸肌麻痹,胸部外伤 。4.心肺功能储 备耗竭,如循环休克,急性肺水肿 5.需 对患者的呼吸力学如呼吸阻力、顺应性, 内源性PEEP(PEEPi)、呼吸功等进行 准确测定时
呼吸功能不全(活动况下出现)
.
2
呼吸衰竭的分类
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中枢性呼吸衰竭、周围性呼吸衰竭
.
3
呼吸机类型
定压型:压力控制或压力切换 定容型:容量控制或容量切换 定时型:时间控制或时间切换
.
4
机械通气模式
一、控制机械通气(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
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标达到下列标准的任 何一项时,即应开始机械通气治疗: 1.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者。 2.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1/3者。 3.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者 4.肺活量<10-15ml/kg者 5.PaCO2 >50mmHg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除外) 且有继续升高趋势,或出现精神症状者。
机械通气模式
五、持续气道正压(Contin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一)定义:持续气道正压(CPAP)应 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在呼吸周期的 全过程中使用正压的一种通气模式。
.
13
CPAP的应用指征
1.功能残气量的下降、肺不张等而使氧 合作用下降。
气机释放的强制通气量与患者的吸气负压相同
步。是如果患者不能产生吸气负压,则通气机
能在预定的时间内给予强制通气。
.
11
SIMV的应用指征:
1.呼吸中枢正常,但是患者的呼吸肌群 不能胜任全部的呼吸功。
2.患者的临床情况已能允许设定自己的 呼吸频率,以维持正常的PaCO2。
3.撤离呼吸机。
.
12
定义:间歇强制通气(IMV)是一种患者可以 获得预定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通气模式,在这
些呼吸机控制的通气之间,患者也能触发和进
行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时的通气量取决于患者 自主呼吸的呼吸肌群力量。IMV 和A/C模式的 差别在于患者能触发产生自主呼吸的通气量, A/C模式中,潮气量是由通气机产生的恒定通 气量;而在IMV模式中,潮气量是由患者自己 控制的,因而是可变的
.
6
机械通气模式
二、辅助/控制模式(Assist/Control Mode, A/C)
定义:应用A/C模式的机械通气,通气机以预 先设定的频率释放出预先设定的潮气量。在通 气机触发呼吸的期间,患者也能触发自主呼吸, 当通气机感知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通气机可释 放出一次预先设定的潮气量。患者不能自己改 变自主呼吸触发呼吸的潮气量
.
15
PSV的应用指征
1.撤离通气机 患者呼吸肌群所作功的质 和量,能完全由PSV水平的改变来控制。 PSV可作为撤机的重要模式。2.长时期 的机械通气 通过增加吸气气流,PSV能 降低与人工气道和通气机管道相关的呼 吸功。由于患者在吸气的全过程需应用 呼吸肌群,故能减弱呼吸肌的废用性萎 缩。
.
19
6.PaO2 <正常值1/3。
7.P(A-a) O2>50mmHg(FiO2=0.21,吸空气)者。 8.P(A-a) O2>300mmHg(FiO2=1.0,吸纯O2)者。 9.最大吸气压力<25cmH2O者(闭合气路,
定义: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lMV)时,患者 能获得预先设定的潮气量和接受设置的呼吸频 率,在这些通气机设定的强制通气期间,患者 能触发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潮气量的大小与患 者产生的呼吸力量有关。
SlMV与lMV不同,lMV模式通气时,通气机在
一定的时间内给予患者以强制通气,而与患者
的呼吸状态无关;然而,SIMV模式通气时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