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缆终端头制作资质考核理论复习题库一、选择题:1、将配电变电所至用户接户线之间的网络称为()。
B(A)电力网(B)配电网(C)输电网2、电力电缆绝缘层的作用是将()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的电气上彼此隔离。
C(A)铠装层(B)屏蔽层(C)线芯3、交流单相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
A(A)直接(B)经电阻(C)经电抗4、电力电缆停电工作应填写()。
B(A)任意工作票(B)第一种工作票(C)第二种工作票5、10KV冷缩电缆终端安装的两大步骤是电缆预处理和()。
A(A)安装冷缩终端(B)读懂安装图纸(C)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6、切除电缆外半导电屏蔽层时,如不慎在主绝缘上留下刀痕,可以()。
C(A)用刀片轻轻刮除(B)不用处理(C)用砂纸细细打磨掉。
7、()是电缆终端和接头中为改善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度的措施之一。
A( A ) 应力锥( B ) 梯步( C ) 反应力锥( D ) 铅笔头8、交联电缆的热收缩型终端头制作中,用于改善电场分布的是()。
C( A ) 绝缘管( B ) 手套( C ) 应力控制管( D ) 密封胶9、检查XLPE绝缘电缆导体应注意导体表面光泽、无油垢、无损伤屏蔽绝缘的毛刺、锐边、(),导体应采用绞合圆形紧压线芯。
A( A ) 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B ) 无相色( C ) 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 D ) 导体应承载能力10、10kV冷缩电缆终端安装的两大步骤是()和安装冷缩终端。
A(A)电缆预处理(B)读懂安装图纸(C)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
11、冷缩电缆终端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是:(a)检查电缆是否受潮进水;(b)防潮、防尘;(c)确认附件的配置齐全,并与要安装的电缆匹配;(d)();(e)保证安装环境符合安装要求;(f ) 擦净校直被安装部分电缆。
B(A)电缆预处理(B)读懂安装图纸(C)开线12、制作安装电缆接头或终端头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尽量避免在雨天、风雪天或()的环境下施工,同时还有防止尘土和外来污物的措施。
B(A)强光下(B)湿度较大(C)雾天。
13、在制作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时,电缆主绝缘表面如有划伤痕迹,尤其是在靠近屏蔽口的范围(),要用绝缘砂布彻底打光滑,以防残留气隙引起局部放电。
B(A)15mm (B) 20 mm (C)30mm。
14、电缆导体截面是根据()选择的。
D(A)额定电流(B)短路容量(C)传输容量(D)传输容量及短路容量15、电缆的两相或三相导体之间发生绝缘贯穿性故障,称为()故障。
B(A)接地(B)短路(C)闪络(D)断线16、电缆终端头应清晰地标明()色别。
A(A)相序(B)相位(C)相色17、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进行,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A(A)专业培训的熟练技工(B)实际操作的临时工18、高压电力电缆的基本结构分为()。
A( A ) 导体、绝缘层、屏蔽层、保护层( B ) 导体、绝缘层、屏蔽层、铠装层( C ) 导体、绝缘层、防水层、保护层( D ) 导体、绝缘层、屏蔽层、隔热层19、将三芯电缆做成扇形是为了()。
B( A ) 均匀电场( B ) 缩小外径( C ) 加强电缆散热( D ) 节省材料20、高压电力电缆中,将线芯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在电气上彼此隔离的为()。
B ( A ) 线芯(导体)( B ) 绝缘层( C ) 屏蔽层( D ) 保护层21、电缆铠装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对电缆的影响。
C( A ) 综合力( B ) 电磁力( C ) 机械力( D ) 应力22、电应力控制是电缆附件设计中极重要的部分,目的是对电缆附件里电场分布和()进行控制,使其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电缆附件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C( A ) 应力锥( B ) 电磁力( C ) 电场强度23、应力锥接地屏蔽段纵切面的轮廓线,理论上讲,应是()曲线。
C( A ) 正弦( B ) 余弦( C ) 复对数( D ) 对数24、制作冷收缩型中间接头时,安装屏蔽铜网过桥线及铜带跨接线,通常采用()固定。
B( A ) 铜环( B ) 恒力弹簧( C ) 绝缘胶带( D ) 防水胶带25、交联聚乙烯电缆接头和终端用的应力控制管或应力控制带,是用介电常数大于()的高介电常数材料制成的。
C( A ) 5 ( B ) 10 ( C ) 20 ( D ) 3026、均匀介质电缆的最大场强度出现在()。
C( A ) 绝缘中心( B ) 绝缘外表面( C ) 线芯表面( D ) 绝缘屏蔽层内表面27、电力电缆外护层结构,用裸钢带铠装时,其型号脚注数字用()表示。
C( A ) 2 ( B ) 12 ( C ) 20 ( D ) 3028、户内10kV带电裸导体裸露部分对地和相间距离应不小于()mm。
B( A ) 100 ( B ) 125 ( C ) 180 ( D ) 20029、制作热缩电缆头,在将三指手套套入根部加热工作前,应在三叉口根部绕包填充胶,使其最大直径大于电缆外径()。
C( A ) 5mm ( B ) 10mm ( C ) 15mm ( D ) 20mm30、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外半导电层开剥应遵循四无原则,即无刀痕、()、无缺口、无翘边。
B( A )无弯曲( B ) 无尖角( C )无倒角( D )无松散二、判断题:1、电缆管两端均需要密封,敷设时没必要设排水坡度。
(×)2、在电缆施工当中,可视紧急情况,冒雨,冒雪加紧施工。
(×)3、绝缘主体收缩完后应检查主体中心与记号的距离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否则,应移动绝缘主体,使之满足工艺要求。
然后去掉铜屏蔽上的PVC带和记号带。
(√)4、剥除绝缘层前,先量取连接管的长度L,然后按L/2连接管的长度将绝缘及内半导电层剥去然后除去绝缘端部的尖角,并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
(×)5、压接导体时,可随意开断线芯或改变按管内径,连接管压接到位。
(×)6、按规定尺寸锯电缆,断口应平整。
(√)7、用砂带打磨绝缘表面以去除吸附绝缘表面的半导电粉层,绝缘表面不能有刀痕凹坑等缺陷。
(√)8、半导层末端整理成小斜坡,使之平滑过渡。
(√)9、绕两层绝缘带将铜屏蔽层与外半导电层之间的台阶盖住。
两铜编织带应相互绝缘绕包后的外径应小于分支手套内径。
(×)10、离外半导电层断口10mm开始绕包半导电带,可绕包到半导电层断口上。
(×)12、罩帽的颜色与电缆的相位可不一致。
(×)13、电缆头制作的一般操作程序制作前的准备:(×)包括a、割断多余电缆;b、电缆保护层的剥切;c、导体连接;d、包绕绝缘(或收缩管材);e、安装接头外壳;f、灌注绝缘剂;g、进行密封处理等。
14、室外制作电缆终端头及电缆接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不用有防止尘土和外来污物的措施。
( ×)15、交联电缆锯断后,准备第二天就作接头的电缆,末端可不封头。
( ×)16、绝缘绕包时,增绕纸卷的绕包方向必须与电缆外层绝缘纸带绕包方向相同。
( √)17、某次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进行到电缆导体的压缩连接时,施工的小张发现没有相应尺寸的压接模具,于是他用一个比原用模具大一号尺寸的模具代替进行压接,压接后这个电缆中间接头的压接处不会发热并能满足承受拉力值(×)。
18、铜屏蔽层与外半导电之间绕二层半导电带的作用是防止铜带尖角损伤冷缩终端主体,而且需要缠紧防止松脱以免抽出冷缩终端支撑条时将半导电带拉动至绝缘层上而发生故障。
(√)19、剖离电缆外半电层,允许在电缆绝缘层上留下刀痕,不用处理。
(×)20、冷缩终端最后收缩时,定位尺寸是在半导电断口以下55mm做标记,尺寸相差±5mm以上可能造成电缆半导电口伸入终端应力锥的直线部分外,造成应力锥失去电应力控制,引发事故,搭接过少可能造成应力锥与电缆外半导电接触电阻过大而影响应力控制。
(√)21、清洁时,先清洁主绝缘,不允许用清洁过接线端子或接管的清洁纸反复清洁主绝缘。
(√)22、施工时应注意关键尺寸,如电缆外半导层、铜屏蔽层、绝缘段及终端主体的定位尺寸,必须习惯看清楚工艺要求以适应各个厂家的安装。
(√)23、压接导体时,可随意开断线芯或改变接管内径,接管压接到位。
(×)24、压接前,如发现线芯表面有氧化,可不用砂布打磨。
压接后,应用锉刀或砂布磨去接线端子、接管和线芯上的尖角、毛刺和稜边,并清洁。
(×)25、注意千万不要用磨过金属的砂布打磨电缆主绝缘层,打磨金属时,小心金属屑落在主绝缘上,必要时,可事先用保鲜膜将主绝缘部分遮住。
(√)26、三叉位处可不包填充带,分支手套不用填实。
(×)27、安装中间接头压接连接管时,可先压接连接管中心,不会导致变形。
(×)28、压接完中间接头连接管后,要在连接管上缠绕绝缘带材(×)。
29、安装中间接头绝缘主体位置不能留有导电物或其他任何异物。
(√)30、安装接头剥绝缘层前,先量取连接管的长度L,然后按L/2连接管的长度将绝缘及内半导电层剥去然后除去绝缘端部的尖角,并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
(×)31、绝缘主体收缩完后应检查主体中心与记号的距离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否则,应移动绝缘主体,使之满足工艺要求。
然后去掉铜屏蔽上的PVC带和记号带。
(√)32、在制作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时,电缆主绝缘表面如有划伤痕迹(尤其是在靠近屏蔽口20mm的范围),要用绝缘砂纸彻底打光滑,以防残留气隙引起局部放电。
(√)33、三芯铠装交联电缆的铜屏蔽层和铠装层应分别接地。
(√)34、不同截面的铜芯与铝芯电缆连接,可用铜铝过渡棒加工成的压接管,以压接法连接。
(√)35、在切断电缆的地方,须先缠上两道铜丝,防钢甲散开。
(√)36、铠装主要用于减少电磁力对电缆的影响。
(×)37、电缆终端无裂纹、无破损痕迹;电缆头导体与柜连接处接触面良好,连接可靠。
(√)38、电缆终端安装牢固,接地应良好,电阻小于10Ω。
(√)39、安装过程中电缆终端头:固定良好,无受重力及外力现象。
(√)40、安装过程中电缆中间头:放置在电缆支架上,两端无需预留长度。
(×)41、在三相系统中不得将三芯电缆中的一芯接地运行。
(√)42、中压电缆热缩附件的安装环境应清洁,并防止尘埃侵入绝缘,禁止在雾雨天中安装。
(√)43、缆接头内部比电缆本体内部的电场分布情况复杂且不均匀。
( √)44、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应有不同数值,环境温度越高,安全载流量越大。
(×)45、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与电缆的种类、护层结构、芯数有关。
( √)46、测量绝缘电阻是检查电缆线路绝缘最简便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