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法规于1996年6月25日发布,于1996年9月1日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 / e16453.2-1996前言。
本标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般原则,第二部分是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
第三部分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第四项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该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标准包括六个标准:GB / t16453.1-1996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坡地农田水土保持综合管理处理技术GB / t16453.2-1996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技术荒地处理技术综合管理水土保持技术沟壑控制技术水土保持综合管理GB / t16453.4-1996小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规范排灌工程GB / t16453.5-1996风沙防治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规范(GB / t16453.6-1996)防治塌陷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山丘本标准为GB /t16453.2,包括绿化,草木种植和围栏控制。
本标准的附录A,B和C是指示性的。
本标准系列的四个内容将代替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颁布的sd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由水利部水土保持部起草。
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和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农田和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处,
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巧夫,刘婉菲,齐菲迪,徐传造,卢胜利,宁对虎和钟伟立。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林地技术该文件规定了对有水土流失的荒地进行人工造林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技术要求,以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并发展森林和水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
本文适用于全国所有土壤侵蚀(水蚀)的荒地。
2参考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发布时,所指示的版本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进行修订,使用此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 t16453.4-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规模储水排水工程技术规范》GB / t16453.5-1996《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规范》风沙防治技术规范3.1本章所称荒地是指除耕地,林地,草地和其他土地(村庄,道路和水域)以外的所有可用但未使用的土地。
包括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河岸,村边,路边,房屋边,运河边(以下简称“四边”)等;同时,还包括陡坡土地,轮作土地,残林,疏林等需要人工干预以防治水土流失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土地。
3.2除人以外的上述土地的管理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