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护理_查房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护理_查房

5、坚持按时服药, 学会识别不良反应,不要随意更换药物 或停药。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1、重视疼痛宣教,与患者充分沟通。 • 2、合理评估疼痛,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疼痛
的时间。
• 3、心理护理:A、情感支持: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给予 安慰。B、分散患者注意力:如听音乐、看报等。C、保持 并安静整洁,创造舒适环境。D、放松疗法:指导病人放 松全身肌肉,闭目凝神,平静呼吸。E:催眠暗示法:通 过暗示性语言,解除其焦虑不安情绪,以减轻疼痛。
病史介绍
• ADL评分55分,Braden评分14分,Morse评分50分。 • 医嘱予病重通知,一级护理,测血压Bid • 带入留置导尿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中,于
4.12日停留置导尿管。
主要的阳性体征
• 4月4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1.4mmol/L;钾 3.44mmol/L;氯82.9mmol/L。
护理目标 病人及家属能够说出目前病情、疾病的病因、治疗、护 理及出院后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护理措施 1.讲解疾病发展的过程、已知的病因及各项诊断性检查的目
的及方法。 2.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药物治疗原则、疗效及副作用。 3.介绍自我护理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护理评价 患者及家属对病情有所了解
疼痛:与腰椎术后有关
• 4月11日 查血示白细胞计数6.15×10*9/L,红细胞计数 2.83×10*12/L,血红蛋白浓度89g/L,尿培养可见光滑 念珠菌。
主要阳性体征
主要阳性体征
主要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椎骨折术后、继发性 癫痫、电解质紊乱
用药情况
• 医嘱予甘油果糖注射液脱水降颅内压、 • 阿昔洛韦抗病毒、 • 苯巴比妥镇静、控制抽搐 • 丙戊酸钠口服液抗癫痫、 • 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抗炎、 • 补充电解质、 • 依达拉奉注射液清除氧自由基、 • 奥扎格雷钠活血化瘀
腰椎骨折的定义
•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 这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在青壮年病人中,高能量损伤是 其主要致伤因素,如车祸,高处坠落伤等。老年病人由于 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致伤因素多为低暴力损伤,如滑倒、 跌倒等。
腰椎骨折术后的护理
• 腰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以患者为主的自我心理调节与功能锻炼, 对恢复患者信心、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功能锻炼指导
3.在院期间患者要按时起居,保证足够的睡眠和正常的饮食, 忌浓茶、咖啡等,并鼓励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参加 一定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建立规律的生活。
健康教育
4、护理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痛苦的信心和勇气,坚持腰背 部锻炼和腹肌练习,运动量酌情递减。术后3个月内禁止 拾重物,早期不做腰部屈伸及旋转动作,尽量减少脊柱活 动。
排便形态紊乱:与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排便形态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① 评估患者便秘的原因 ② 嘱患者适量床上活动并予以环形按摩腹部,可适当增加
麻油,多饮温开水,多食粗纤维食物如香蕉、芹菜等。 ③ 病情允许下协助患者下床适量活动 。 ④ 必要时予以药物应用。 护理评价:4.8解大便一次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评价:病人感到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有受伤的危险:与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受伤。 • 护理措施: • 1)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24小时需有人陪同,睡眠时
加用床旁护栏。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个放在易于拿起的地方,以减 少体力消耗。 3)密切看护患者,防止舌咬伤。 4)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5) 加强巡视,保证病人安全。 6)床尾悬挂警示标识。 护理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受伤。

1.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部及双足跟撑
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坚持2分钟~3分钟。

2.三点支撑法:让患者双手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
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

3.弓桥支撑法:患者双手及双足跟撑于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
式。坚持2分钟~3分钟。

4.飞燕点水法:患者取俯卧位,上肢后伸,头与背部尽力后仰,
病史介绍
4月2日 21:50实验室危机值报告提示钠 116.8mmol/L,钾3.21mmol/L;氯83.6mmol/L;C 反应蛋白1.38mg/L;给予补钠补钾等对症支持处 理。
4月3日 7:00 T:38.8℃伴胡言乱语,烦躁不安, 反应迟钝,神志淡漠,癫痫发作,予地西泮10mg 静脉推后好转。急诊头颅MRI示颅内左侧颞叶旁存 在信号改变。脑脊液穿刺液生化CL-103.2mmol/L GLU 4.9mmol/L,穿刺液蛋白609mg/L,白细胞计数 0.027×10*9/L,考虑颅内感染,请我科会诊后 于十五时二十五分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 4、物理止痛:局部制动、改变体位等有效措施较轻疼痛。 • 5、必要时用药。 • 护理评价:
健康教育
1.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避免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 病。
2.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多饮水,每日可增 加2500-3000ml,对膀胱有冲洗功能; 加强皮肤护理 , 保持大便通畅 。
护理诊断/问题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体温过高 • 活动无耐力 • 自我形象紊乱 •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 有受伤的危险 • 排便形态紊乱 • 知识缺乏 • 疼痛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1、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 2、 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 3、 和营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饮
一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椎骨 折术后的护理
神经内科二病区 徐玉娟
主要内容
A 病史汇报 护理问题
C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录 CONTENTS
病史介绍
• 6床 夏春花 女 45岁 因“腰椎骨折术后六天,发 热三天”于4月2号入院,患者八天前因摔伤致腰 背部疼痛,在石台县医院行“L1椎体切开复位内 固定术”。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不明原因发热, 伴惊厥,体温最高时39℃。门诊拟“发热待查; L1椎体骨折术后”收住骨科,来时T:37.4℃;P: 72次/分;R:20次/分;BP:135/75mmHg,来时神 志恍惚,精神欠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mm,光反应迟钝,患者脊柱外观生理曲度变直, 腰背部可见约13cm长手术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无菌纱布覆盖。
泄等生活护理时。 • 护理评价:病人能很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疾病本身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感到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1.卧床期间协助病人完成穿衣、卫生、进食等生活 护理。
2.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变换体位时协助翻身, 肢体保持功能位,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
3.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 人随时取用,呼叫铃放在病人手边。
搏和呼吸,突然升高或骤降时,随时测量记录。 • 2)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尽量将治疗和护
理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 3)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暂不能进食时静脉补液。 • 4)病人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物理降温;大量出汗时
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 5)遵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抗感染药物,注意观察疗
下肢伸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坚持2分钟~3分
钟。
腰椎骨折术后的护理
• 注意事项 1 环境适宜 病室环境宜安静舒适,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
湿度适宜。硬板床上铺上适当厚度的床垫,让患者平卧于床上,以保 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2 循序渐进 练习时不可操之过急,每次练习不可过于劳累。幅 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增加疲劳及疼痛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食计划
• 4、 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补钠补钾, 补充电解质。
• 5、 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 加食欲
• 6、 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 环境
• 护理评价: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 护理目标: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 护理措施 • 1)评估病人体温过高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测量体温、脉
• 4月5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0.4mmol/L;钾 3.4mmol/L;氯83.9mmol/L;
• 4月5日 头颅MRI示左侧颞叶急性脑梗死,胸部CT示两下肺 少许炎症伴两侧胸腔积液。
• 4月6日 实验室危机值报告示血钠125.3mmol/L;钾 3.08mmol/L;氯91.3mmol/L。
3 正确翻身 即挺直腰背部再翻动,以绷紧背肌,使之形成天然 内固定,不要上身和下身分别翻转。侧卧时,背后应用枕头将全背顶 住,避免上、下身的卧位不一致,造成胸、腰部脊柱的扭转。

4 正确使用便盆 由于抬起臀部放置便盆时会引起胸腰段的脊柱
向前屈曲,因此,最好使用三截褥子或带洞木板床,不用翻动患者便
可使用便盆,同时还可保持脊柱平直。
效和毒副作用。 • 护理 护理目标:能完成日常活动 • 护理措施: • 1、评估和记录病人对活动量的耐受水平,与病人及家属
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加强康复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以 达到增加其耐受水平的目的。 • 2、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病人锻炼时如出现呼吸和脉搏 加快、出汗增多等症状,应适当限制活动量。 • 3、鼓励病人独立完成自理活动,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观。 • 4、病人活动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 5、加强营养。 • 护理评价:病人的活动耐力较前有所增加
自我形象紊乱:与生活依赖他人照顾有关
• 护理目标:病人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 护理措施: • 1、鼓励病人表达并注意其心理感受。 • 2、鼓励病人及其家属正确面对疾病,努力提供一切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