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的技巧PPT课件

静脉输液的技巧PPT课件

5、末梢循环差、脱水、营养不良的患者 这类血管穿刺后回 血慢甚至不回血,这时不要着急拔针或再进针,更不能反复 挤压输液器,以免液体进入皮下造成局部肿胀。可分离头皮 针与输液管的衔接处,如有回血则穿刺成功;另外,一手固定 针柄,另一手拇指在穿刺血管的上方离针头2~3cm向针头 方向挤压,有回血则穿刺成功。有时凭感觉,我们平时要多 细心体会。
7
2.不同病人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 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 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脱水 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 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 /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 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 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 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 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静脉输液的 技巧
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 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 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质量,经临 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下列技巧,现介 绍如下。
一、选择血管的技巧
选择血管”,做到计划性、长期性。
3、特别消瘦、血管硬化、弹性差,滑动、弯曲的患者 穿刺时止血带距离穿刺部位10~15cm,穿刺者用左手 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的两端或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的 皮肤、血管。针尖直对血管以20°~30°角快速刺入,放 平针体再缓慢进入少许,固定针柄。
3
4、对于血液粘滞度增高的患者 比如严重感染、败血症、慢 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选好静脉消毒后再扎止血带,迅速 穿刺,见回血后,先打开调节器,再松止血带,调节器的位 置要放置低些,以减少回血量,从而减少血栓阻塞针头的机 会。
5
结扎止血带方法
静脉穿刺方法
6
二、具体手法
1.持针手法
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 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 高,病人痛苦轻。因为在进针的开始,手持针柄的 上下面,接触面积大,用力均匀,针头稳定,针头 进皮速度快,痛觉作用时间短,病人疼痛轻。针头 刺入皮肤后改为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 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8
3.易回血法
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 去前端液体0.2ml或0.5ml,固定返折处,穿刺针进入皮下后,松开返折 处,按常规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若血管不见回 血时,可用手向远心端挤捏头皮针塑料管,增加头皮内的负压即见明显 回血。 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穿刺前将调节器调到紧贴莫非滴管下端, 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放低输液瓶法, 这两种方法成功率很高。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输液瓶的低位置,具 有一定的虹吸作用;高调输液器,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 皮针一旦进入血管,就很容易回血。
4
血管选择的正确与否是能否“一针见血”的重要因素。我 们通常都会选择柔软、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可临床上常可 遇到很多年老体弱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他们的手足静脉大 多细小表浅而且皮下脂肪少、血管活动度大,稍不注意就可 能使穿刺失败。所以在穿刺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血管特点, 看清血管走向,摸清深浅,而且在进针时宁浅勿深。对于短 期输液的患者可选择有弹性、粗直的血管,以在光洁、无瘢 痕的皮肤处进针为宜。选择上肢静脉时,尽量选择桡侧血管, 因尺侧神经末梢更丰富,痛觉更强。 尽量选择较平坦的位置, 这样固定较好,患者轻微活动不易外渗。 在抢救时则需争分 夺秒,应尽量选择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给药。对于要长期输 液的患者则要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从细血管开始,合理安排。 对于那些血管极不好找的患者切忌用手拍打血管,那样容易 使凝血功能不好患者的针眼再次出血,我们可以让患者的手 热敷或下垂几分钟。
2
1、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不需要急着扎止血带, 我们要沉着、镇静,做到心中有数。先抬高注射部位或 肢体,用手指压迫穿刺部位,应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 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
2、肥胖病人的静脉皮下脂肪较厚,静脉细、深,要凭感 觉触摸血管的走向、深浅、用指尖在穿刺的静脉处掐个 压痕,消毒皮肤及右手拇指、食指,边进针边触摸不滑 动,摸准后再以30°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 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4.非握拳穿刺法
扎止血带,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护士掌心向下,紧握患者手指根 部及手指,拇指、食指分别在患者手背两侧,绷紧手背皮肤,选择血管 进行穿刺,穿刺角度为5~15°。此法穿刺血管暴露明显,易于穿刺成功。
9
5、无痛注射穿刺法
皮肤痛觉神经纤维大多数分布于表皮,经研究表明*近尺侧的静脉穿刺 时疼痛最轻,而*近桡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明显,这可能与神经分布、 皮肤松弛及张力大小有关。减轻进针疼痛的方法还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 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 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
6、扎两根止血带法
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 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可代替握拳, 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 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并在此基础 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 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 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 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 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