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 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第3章 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第三章 错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临床表现 安氏错分类法 毛氏错分类法
错畸形的临床表现
一、个别牙错位
二、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
三、 、颌、面关系异常
个别牙错位
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
1.牙弓狭窄
2.牙弓宽大
3.牙弓不对称
、颌、面关系异常
1.前牙反 2.前牙反,近中错,下颌前突
Ⅳ1
机制
前牙牙槽高度过高 或后牙牙槽高度过低
或两者兼之
症状
前牙深覆、可表现面下1/3过低
矫治
压低前牙
或升高后牙并加强营养 或两者并用
Ⅳ1
Ⅳ2
机制
前牙牙槽高度过低 或后牙牙槽高度过高 或两者兼之
症状
矫治
前牙开、可表现面下1/3过高
升高前牙
或压低后牙
或两者并用 或矫正颌骨畸形
Ⅳ2
Ⅴ
机制
由于局部变化所造成的个别牙错位,不代 表、颌、面的发育情况,也没有牙量、 骨量的不调 舌向、唇(颊)向、近中、远中、高位、 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
症状
矫治
上牙弓宽于下牙弓 后牙深覆盖或正锁
缩小上牙弓宽度
或扩大下牙弓宽度
或两者并用
Ⅲ1
Ⅲ2
机制
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 或下颌下牙弓宽度较大 或两者兼之
症状
矫治
上牙弓窄于下牙弓 后牙对、反或反锁
扩大上牙弓宽度
或缩小下牙弓宽度
或两者并用
Ⅲ2
Ⅲ3
机制 症状 矫治
上下颌或上下牙弓宽度过小 上下牙弓狭窄 扩大上下牙弓宽度 或采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 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
3.前牙深覆盖,远中错,上颌前突
4.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
5.一侧反,颜面不对称 6.前牙深覆,面下1/3高度不足 7.前牙开,面下1/3高度增大Βιβλιοθήκη 前牙反前牙反下颌前突
前牙深覆盖,远中错,上颌前突
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
前牙深覆,面下1/3高度不足
前牙开,面下1/3高度增大
四、评价
毛燮均分类法
毛燮均教授通过多年对人类咀嚼器官进化过程的 研究,结人体咀嚼器官为立体结构的观点,以错 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为基础,于1959
年提出毛氏错分类法,1978年又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内容
第Ⅰ类: 第Ⅱ类: 第Ⅲ类: 第Ⅳ类: 第Ⅴ类: 第Ⅵ类: 牙量骨量不调 长度不调 宽度不调 高度不调 个别牙错位 特殊类型
Angle分类法
1899年由美国人Angle提出,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类
方法。
一、分类依据
Angle认为,上颌骨固定于头颅 上,位置恒定,上颌第一恒磨牙生长 在上颌骨上,稳定而不易错位。因此, 以上颌第一恒磨牙为基准,根据上下 第一恒磨牙咬关系,将错畸形分 为三类。
二、内 容
安氏Ⅰ类错(Class I)
症状
矫治
按具体情况矫治处理
Ⅵ——特殊类型
凡不能归入前五类的错畸形统属于此 类。其矫治可按情况矫治处理。
二、说明
• 复类型可用加号表示,如:I1+IV1, II2+III1… • 按畸形的严重程度依次排列。 • 个别牙错位且间隙不足时,为I1。 • II、III类有时候是单侧的,用 、 表示左右。 • 一个牙弓段3个或3个以上的牙齿才能 代表整个牙弓或颌骨的变化。
Ⅱ1
Ⅱ2
机制
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 或下颌下牙弓长度较小 或两者兼之
症状 矫治
后牙为远中错,前牙为深覆盖。
颏部可后缩。
矫正颌间关系
推上牙弓向后,或牵下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
Ⅱ2
Ⅱ3
机制
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小 或下颌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
或两者兼之
症状
后牙为中性,前牙反 矫正前牙反
矫治
Ⅱ3
Ⅱ4
机制
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 或下颌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
或两者兼之
症状
后牙为中性,前牙深覆盖
矫治
矫正前牙深覆盖
Ⅱ4
Ⅱ5
机制 症状 矫治
上下颌或上下牙弓长度过大 双颌或双牙弓前突 减径或减数,以减少上下牙弓突度,或推上下牙弓 向后
Ⅱ5
Ⅲ1
机制
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 或下颌下牙弓宽度较小 或两者兼之
三、评价
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 关系正常,上下第一恒磨牙为中 性关系,又称作中性错。
中性错(neutroclusion)
安氏Ⅱ类错(Class II)
下牙弓及下颌处于远中位置,上 下第一恒磨牙为远中关系又称作远 中错。 根据上切牙唇舌向倾斜的情况再 分为2个分类:
Ⅱ类1分类(Class II, Division 1)
Ⅰ1
机制 症状 牙量大于骨量 牙列拥挤
Ⅰ2
牙量小于骨量 牙间隙
减小牙量
矫治 增加骨量
增加牙量
减小骨量
两者兼用
两者兼用
Ⅰ1
Ⅰ2
Ⅱ1
机制
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 或下颌下牙弓长度较大 或两者兼之
症状 矫治
后牙为近中错,前牙为对或反。
颏部可前突。
矫正颌间关系
推下牙弓向后,或牵上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
Ⅱ类2分类(Class II, Division 2)
安氏Ⅲ类错(Class III)
下牙弓及下颌处于近中位置, 上下第一恒磨牙为近中关系
近中错(mesioclusion)
三、书写
以罗马数字表示类别,阿拉伯 数字表示分类,S表示亚类。例如: 安氏I ,安氏II1, 安氏II2, 安氏II1S, 安氏II2S,安氏III,安氏II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