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最新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最新版)

人教课标版版七年级上册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7分)1.酒醇也要勤吆喝,字犹如一个人的无声广告,好字让人赏心悦目,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里。

(3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下面每组词语中均有两个错别字,请先用横线标出来,再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括号中。

(3分)A.诱惑喧滕瘦骨嶙峋头晕目绚()()B.耸立迂回擎天憾地仙露穹浆()()C.迸溅伶仃盘虬卧龙舜息万变()()3.如果要准确表达下面的意思,运用哪些词语合适。

请在相应的括号中写出来。

(3分)①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②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③忍不住笑。

()4.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B.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6.用所给出的词填空,将词的代号填入文中即可。

(2分)学习语文,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要________地写,话要________地说,课文要________地读,练习要_______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Nb5iZCvQ44。

①仔仔细细②规规矩矩③清清楚楚④踏踏实实7.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你一定经历过困难吧,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又有什么经验教训呢?不妨言简意赅地告诉大家。

(3分)Uq0P1pRylP。

8.人们往往赋予很多花木某种象征意义,请献一种花给你最敬爱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4分)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

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AdZYuBii57。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Xf9VApMj76。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UP52I3AmWN。

①“从那一刻起”中“那一刻”指什么时候?(1分)②活得“光彩有力”的含义是什么?(2分)③仿照“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的句式写一句话。

(2分)4fv5hZf8yF。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11分)(一)《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bW3Csh9Ti7。

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南朝宋(姓名)组织编写的(一书)。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尊君在不⑵下车引之3、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文章主要是从和方面来刻画主要人物的。

4、本文中元方从和两个方面反驳父亲的友人,具体表述是和。

d46ytg82EL。

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元方入门不顾”?6、结合原文内容说说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二部分: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尊君在不()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期)去(离开)委(委任)信(信用)B、期(约定时间)去(离开)委(舍弃)信(信用)C、期(日期)去(到……去)委(舍弃)信(相信)D、期(约定日期)去(去往)委(委托)信(相信)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不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人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gcozwdpplA。

D、由陈元方的行为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二)《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j368oUjUi。

第一部分:1、本文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朝代的(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寒雪日内集⑵撒盐空中差可拟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gnyY69MwGs。

4、《咏雪》一文用、、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地家庭气氛。

UJQcHhrRuP。

5、《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tNAq5AdNDW。

6、请仿照问问中的文言句式再写出一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做生动地描述。

曰:“差可拟”。

曰:“未若”。

第二部分: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雪骤()⑵无奕()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⑵未若柳絮迎风起。

4、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咏雪的名句两组,并注明作者。

三、现代文自主阅读。

(32分)玫瑰树根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

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用,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

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

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WnbCs6YzGp。

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工人变形的胳膊一样。

我也是工作,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

我从你那里吸取的汁液,就是输送给它的,让它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

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piVNGqtjDR。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它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它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天哪!它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上,一株玫瑰把大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

成渠的流水沉思着流过鲜花盛开的地方:“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选自《精美散文》)16.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短文开头说:“地上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玫瑰树根正是这样“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xbF9ZwEWZW。

B.“卑贱的树根”并不卑贱,这里用“卑贱”二字不含贬意,倒愈发叫人感到树根的谦和与自信。

C.“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表明这正是树根甘愿付出的原因。

D.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人反面角度,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17.“当它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它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这句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延伸部分”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分)pVKrkdQYwC。

18.“细流”开始时对玫瑰树根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当它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香时,它发出了这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3分)bUHbljWiWL。

19.就这篇文章的主题,谈谈你的理解。

(2分)20.细流与树根的对话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请续写一段流水与鲜花的对话。

(5分)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xT32eWpwPb。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地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J4ajiqhSIJ。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

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1Xpxdex1ki。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

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

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中儿子的一举一动。

(3分)剥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记叙的母子比赛剥豆,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2分)teDkmddbQ4。

①慢下来的原因是:②快起来的原因是:23.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比较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什么?(3分)24.作乾细想剥豆的经过,觉得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从者瞻前顾后的心理活动中,你能够感受到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吗?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一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