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特殊需要》教案范文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认5个一类生字,3个二类生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名人幽默,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幽默和识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课文的幽默。

基础知识:
生字:
需:(上下,雨,6)1.需要:(1)应该有或必须有,(2)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2.需用的东西:军需。

组词:需要、需用、需求、需索。

区分:须要:一定要。

铅:(左右,金,5)金属元素,铅字铅印铅笔铅粉铅球
废:(半包围,广,5)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半途而废,2.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

篓:(上下,竹、9)纸篓、鱼篓、竹篓
意思:盛东西的器具,用竹、荆条等编成。

误:(左右,言,7)(1)错误:误解,(2)耽误:误点,(3)使受损害:误人子弟,(4)不是故意,误伤。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2.学习一类生字,认识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了两篇名人的文章,你对名人的幽默有什么样的印象呢?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两篇和名人有关的幽默。

二、学习生字,扫清障碍。

三、巩固练习:1.给生字进行扩词。

2.听写练习。

四、作业:写生字,组2个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文人的幽默所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卡片。

2.扩词练习。

二、教学新课,学习《特殊需要》
1.自由练习读,你认为什么地方最幽默,说一说。

2.指生读。

了解爱因斯坦和秘书的一次对话,表现了科学家的智慧和幽默。

3.读幽默。

体会幽默所在之处。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5.体会这种语言形式简洁夸张,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三、课外延伸。

请同学讲讲你所知道的名人幽默故事。

四、作业设计:小练笔:自己试着改写一则幽默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书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写出几个带有“娄”的字:篓、蒌、数、屡
二、游戏:18猜
(一)方法:
1.由甲同学心里想一位名人,大家猜。

2.这位名人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在世的,也可以是去世的。

3.把所想的名人悄悄地告诉给同学乙,证明所想名人是谁。

4.小组其他同学提问题,可以问18次,或者小组同学自定次数。

5.小组同学如果没有猜对,学生甲获,反之为败。

游戏规则:一次一个同学只许问一个问题,学生甲只能回答“是”或“否”。

(二)请一组同学做一遍游戏。

(三)小组内同学进行游戏。

三、作业设计:回家后同爸爸、妈妈一起玩18猜的游戏。

四、板书设计
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
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一节课。

1.上一节课,我们体会到了语言大师马克•吐温的幽默,这节课,我们来感受爱因斯坦的幽默。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成员根据预习,完成生字的学习。

4.全班交流:
二、完成课后题:
1.你还知道哪些与下列字形旁不同,声旁相同的?
篓纽谣讣
2.读一读,写一写:
需要废旧误会纸篓
三、布置作业,总结:
收集名人幽默。

板书设计:
特殊需要
需铅废篓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一节课。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特殊需要》这节课,你还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么?
2.请同学们看题目《特殊需要》其中“特殊”有着什么含义?这篇课文幽默在哪,请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体会爱因斯坦的不同的幽默。

4.与上一篇课文相比,爱因斯坦的幽默与马克吐温的有什么不同?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
在读文时,要捕捉到这一中心词,再循着它去品读故事内容,会领略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构之妙,同时,会强烈地感受到由于思维的严密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幽默。

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要关注“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一些纸张和铅笔就行了。

啊,对了,还有一个大大的废纸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等词句,体会到这些词句的妙用,会进一步感悟到故事的幽默所在。

三、布置作业,总结:
收集名人幽默。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感受文中文字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爱因斯坦严于律己、勇于改正错误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的幽默。

教学难点:感受爱因斯坦幽默、机智与简朴。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爱因斯坦吗?谁来介绍一下?
2.板书课题,齐读,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2.边读边注意不认识的生字,用查字典、相互交流的方式学习生字。

3.组内学习生字、交流学习的成果。

4.教师检查学习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
,体会幽默。

1.你读懂其中的幽默了吗?
2.是谁提出了特殊的需要?
3.这个需要为什么特殊?
4.读文章,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四、如果你是那个秘书,听了爱因斯坦的“特殊需要”你会怎么想?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把幽默讲给家长听第二课时
一、读文复习
二、完成游戏
1.明确要求
2.分组,学生提问。

3.宣布获胜同学。

三、作业
复述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