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音韵十三辙

汉语音韵十三辙

汉语音韵十三辙问题导入:音韵学的发展,对歌唱语言的规范和演唱技巧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汉语音韵十三辙?十三辙在歌唱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我国的诗词、曲等韵文体都各有其格律,比较讲究语言的声韵,有合辙押韵的特点。

所谓格律,包括句式,句逗节奏、四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

押韵(又称“压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中国诗歌、歌曲、戏曲、曲艺唱词的一个特点,也是汉语音乐性特征在歌词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押韵,押韵,就是指在一首歌词中,把韵母相同或相近(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如有的韵尾是收尾音相同)的字,放在句子的相同字位上。

因为一般都放在句子的末一字上,故又称为“韵脚”,合辙的意思与押韵意思相近,“辙”的本义是车轮在运行中压出的轨迹,是“韵”的通俗称谓,汉语十三辙指的就是汉语的十三个韵部。

“合辙”就是“押韵”。

十三辙与元代的《中原音韵》是一脉相承的,都属于北音曲韵,不过是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使得语音有所变化,现将较通用的(以北京音系为准)一种十三辙的情况附表于下。

辙名 合辙的韵母 合辙部分 收音 例字a巴、拔、霸i a 家、夹、甲、驾1、发花U a a蛙、娃、瓦、袜e 歌、革、葛、各o 坡、婆、笸、破2、梭波u o eo郭、国、果、过êi e 阶、节、姐、借3、乜斜üe ê靴、学、雪、血4、姑苏 u u夫、扶、府、付 I逼、鼻、笔、 ü 居、局举具 -i [ʅ] 思、死、四 [ʅ] 诗、十、史、事 5、一 七(衣期)E riü e r儿、耳、二 a i 哀、呆、矮、爱 6、怀来u a i a i拐、怪e i飞、肥、匪、费 7、灰堆u e i (u i ) e ii 威、围、尾、位 a o滔、桃、讨、套8、遥条i a o a oo (u )消、淆、晓、笑 o u抽、绸、丑、臭9、由求i o u (i u ) o uu优、游、友、幼 a n 滩、谈、坦、探 i a n千、前、浅、欠 u a n 欢、环、缓、换 10、言前üa n a n冤、元、远、院 e n 分、焚、粉 i n拼、贫、品、聘 u e n (u n ) 村、存、忖、寸 11、人辰ün(e )nn晕、云、允、运 12、江阳a n ga n gn g 方、房、访、放i a n g 枪、强、抢、呛 u a n g 荒、黄、谎、晃 e n g 风、逢、讽、奉 i n g星、形、醒、性 u e n g 翁、滃、瓮 o n g 通、同、统、痛 13、中东i o n gi n ge n g o n g庸、永、用、顒如果从人的语音发声响度大小和音色明暗的不同考虑,那么有辙口的字在听感上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和特点的。

结合本讲的“元音舌位图”、“普通话韵母表”和 “十三辙情况表”,可知人的语音的发声响度和口腔的开阔度、有无鼻腔共鸣以及舌位的高、低、前、后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共鸣作用相关。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歌唱教学实践中,如能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将语音与唱段的内容、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发挥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音韵十三辙:38个韵母中,有些韵母的音是比较接近的。

过去曾把音相近的韵母,归纳为十三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三辙。

现把每辙的代字及所包含的韵母分列如下:江 阳 a n g i a n g u a n g中 东 e n g u e n g i n g i o n g o n g 人 辰 e n i n u e n u n 言 前 a n i a n u a n u a n怀 来 a i u a i 灰 堆 e i u i 遥 条 a o i a o 由 求 o u i u 发 花 a i a u a 梭 波 o e u o 乜 斜 i e u e一 七 i u -i (z h i c h i s h i z i c i s i r i ) e r 姑 苏 u辙名合辙的韵母合辙部分收音例字 a巴、拔、霸 i a 家、夹、甲、驾 1、发花U a a蛙、娃、瓦、袜 e歌、革、葛、各o 坡、婆、笸、破 2、梭波u o eo郭、国、果、过êi e 阶、节、姐、借 3、乜斜üeê靴、学、雪、血 4、姑苏uu夫、扶、府、付 I逼、鼻、笔、ü居、局举具 -i [ʅ] 思、死、四 [ʅ] 诗、十、史、事 5、一 七 (衣期)E r i ü e r儿、耳、二 a i哀、呆、矮、爱6、怀来u a ia i拐、怪e i飞、肥、匪、费7、灰堆u e i (u i )e ii威、围、尾、位a o 滔、桃、讨、套 8、遥条i a o a o o (u )消、淆、晓、笑 o u抽、绸、丑、臭9、由求i o u (i u ) o u u优、游、友、幼 a n 滩、谈、坦、探 i a n千、前、浅、欠u a n 欢、环、缓、换 10、言前üa na n冤、元、远、院e n 分、焚、粉 i n拼、贫、品、聘u e n (u n ) 村、存、忖、寸 11、人辰ün (e )nn晕、云、允、运 a n g方、房、访、放i a n g 枪、强、抢、呛 12、江阳 u a n g a n g荒、黄、谎、晃 e n g风、逢、讽、奉i n g星、形、醒、性 u e n g 翁、滃、瓮 o n g 通、同、统、痛 13、中东 i o n gi n g e n g o n gn g庸、永、用、顒十三辙与十八韵平水韵 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

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

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又把其并为106个韵部;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

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

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宗敬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

十三辙 就是在北方说唱艺术中,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使诵说、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

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

十八韵 指的就是中华新韵一:十三辙1、 发花辙:韵母包括a、u a、i a。

举例: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

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注:带括号的字为合辙的字〕〔注:绕口令〕2、 梭波辙:韵母包括:e、o、u o。

举例:襄阳府东阳县名叫罗(德),那本是奴的前夫名叫蒋兴(哥)。

〔注:出自评剧《珍珠衫》,曾被马三立先生在《三字经》中当作学校的校歌〕3、 乜斜辙:韵母包括ê、i e、üe。

举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岳飞《满江红》〕4、 一七辙:i、ü、e r。

举例:龙游浅水招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注:俗语〕5、 姑苏辙:韵母是u。

举例:出南门,走七(步),拾块麂皮(补)皮(裤)。

是麂皮,(补)皮(裤),(不)是麂皮,(不)必(补)皮(裤)。

〔注:绕口令〕6、 怀来辙:韵母是a i和u a i。

举例: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注:刘若英《后来》]7、 灰堆辙:韵母是e i和u e i(u i)。

举例:你的心情总在(飞),什么事都要去(追),想抓住一点安(慰)。

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注:在流行歌曲中“徊{h u a i(二声)}”有时唱作“h u i(二声)”〕,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

〔注:《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8、 遥条辙:韵母是a o和i a o。

举例:(一)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注:《天安门诗抄》中的两首诗〕9、 由求辙:韵母是o u和i o u(i u)。

举例:六十六岁的刘老(六),盖了六十六间好高(楼),买了六十六篓桂花(油),养了六十六头大黄(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注:绕口令]10、 言前辙:韵母是a n、i a n、u a n、üa n。

举例:我的儿汾河湾前去打(雁),天到了这般时,不见回(还)。

将身儿坐至在窑门以外,等我儿他到来同把饭(餐)。

〔注:传统相声《汾河湾》〕11、 人辰辙:韵母有e n、i n、u e n(u n)、ün。

举例: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注:《唱支山歌给党听》〕12、 江阳辙:韵母有a n g、i a n g、u a n g。

举例:梦下园林草木(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黛玉回到潇湘馆,一病奄奄不起(床)。

〔注:京韵大鼓《黛玉焚稿》〕13、 中东辙:韵母有e n g、i n g、u e n g(w e n g)、举例:正月里来正月(正),我请小妹看花(灯)。

中华新韵(十八韵)韵部表一、麻花韵 a,i a,u a二、波歌韵 o,e,u o三、儿 韵 e r四、街斜韵 i e,üe五、衣期韵 i六、支思韵 (-i)七、姑苏韵 u八、居趋韵 ü九、开怀韵 a i,u a i十、飞灰韵 e i,u i,u e i十一、高标韵 a o,i a o十二、谋求韵 o u,i u,i o u十三、寒山韵 a n,u a n十四、先天韵 i a n,üa n十五、人文韵 e n,i n,i e n,u n,u e n,ün,<e n十六、江阳韵a n g,i a n g,u a n g十七、庚青韵 e n g,i e n g,i n g,u e n g,<e n g十八、东钟韵 o n g,i o n g十三辙和戏曲的关系字音问题是京剧唱腔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京剧唱腔讲究“字、味、劲”,也就是字音准确,韵味悠长,喷口有力,行腔刚健而有弹力,严格说来,这些都和字音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字”,不仅是指把字唱清楚,也就是字头字腹字尾清楚,还包括把声调唱对。

相关主题